天天看點

華為P50 Pro新色釋出 華為影像TM已自成一派

3月16日,在2022年華為全屋智能及全場景春季釋出會上,華為釋出了丹霞橙、雲錦白、星河藍三款新配色的P50 Pro,這款手機所承載的華為影像TM能力,成為了使用者們關注的焦點。移動影像的出現,打破了專業攝影師對于光影的“壟斷地位”,強大的手機拍攝效果和功能,讓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影像的創造者。

華為P50 Pro新色釋出 華為影像TM已自成一派

而在移動影像的發展曆史當中,每一次的變革,我們都可以發現華為的身影。華為不斷的研發投入,技術實力的積累,每一次探索都在推動移動影像的發展與進步,如今的華為影像TM已經成為了移動影像領域的先驅者與引領者。今天,借着華為P50 Pro新色釋出的機會,我們不妨一起來回顧一下華為影像TM的發展曆程。

多年前,手機的攝影功能隻不過是一個附屬功能而已,相比較專業的攝影裝置,隻能說是有着十萬八千裡的差距,不管是鏡頭還是算法,都遠不及相機那麼強大,當時也不會有人想到如今的手機可以擁有如此強大的攝影能力。華為很早就開始了在移動影像方面的探索,從華為P9系列推出雙攝系統,華為P10系列的人像攝影,再到華為P20系列的超級夜景模式,再到華為P30系列的潛望式長焦架構,都是最好的例證。而前一代P系列産品——華為P40系列,搭載了全時段、全焦段超清影像,更是令人拍手稱奇。華為在移動影像方面的每一次進步,都深入開刀移動影像痛點,不僅是攝像頭和技術得到大幅提升,也為使用者們帶來了更多攝影的可能性。

記得多年前華為推出P10系列的時候,這款機型就搭載了精确的3D人臉識别技術,加上内置的深度ISP晶片,人像拍攝的時候可以采集到更多精準的輪廓資訊,帶來更為精緻的人像拍照效果。而華為P30 Pro推出的時候,華為在業界首次采用了全新的TOF攝像頭,拍攝的時候可以實作畫面縱深的測距,拍攝人像等畫面時,能夠帶來非常出色的大光圈效果。華為P40系列則以專業且多層次的感光元件和鏡頭組合,攻克了更加複雜的人像環境,再到華為P50系列,已經擁有了10通道超光譜傳感器、計算光學、超清圖像引擎、原色引擎等,算力得到了質的飛躍,能夠更加精準捕捉、計算色彩,真實還原人物的妝容色彩,甚至能夠展現出口紅不同色号的差別。

而在暗光拍攝方面,華為P20 Pro開創性地采用了1/1.7英寸傳感器,是當時智能手機市場最大的影像傳感器,擁有非常出色的感光能力。華為P30系列革命性地将傳統CMOS采用的RGGB像素排列方式替換成為RYYB陣列,在像素層面極大地提升了進光效率,華為P40系列的超感覺主攝擁有高達1/1.28英寸的感光面積,不僅是華為手機史上最大尺寸的傳感器,也引領着當時業界的傳感器尺寸。到了華為P50系列,華為又給移動影像領域帶來了跨時代的“計算光學”理念,超光譜超級影像單元讓使用者們可以發現可見光之外的細節,同時基于XD Fusion Pro的加持,為暗光場景帶來極佳的拍攝體驗。

華為P50 Pro新色釋出 華為影像TM已自成一派

長焦拍攝方面,華為P30 Pro内藏的潛望式長焦鏡頭,通過光學三棱鏡,讓光的軌迹發生90°轉折,超級變焦鏡頭能夠橫置在手機内部,進而實作了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以及50倍數位變焦。華為P40 Pro則是進一步更新,搭載“多反射潛望式長焦設計”,業界首創100倍雙目變焦,同時能夠實作業界最強的10倍超遠距光學變焦。華為P50系列則是搭載了一顆6400萬像素的潛望式長焦鏡頭,能夠支援3.5X光學變焦和100倍數字變焦,基于計算光學的加持,讓3.5倍光學變焦帶來的成像效果和10倍實體光學變焦效果一緻。

當然,華為P系列機型也在AI算力以及超廣角攝影等多個方面,不斷地在更新更新着,每一次新機的釋出都能夠為使用者們提供更加強大的攝影功能和體驗。直到華為釋出的P50之後,華為在計算攝影領域,從光學系統、成像技術、圖像處理三個次元,建構起了未來計算攝影的産業技術規範,并且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移動攝影技術體系。

與此同時,華為對移動影像文化的建構也先人一步。始于2017年的華為新影像大賽,僅在2021年就收獲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參與活動,作品投稿累計數量高達300萬件,互動次數達10億次。華為甚至還為移動攝影愛好者們上線了一個新影像社群,成為手機攝影愛好者随時随地分享和交流的“影像星球”。此外,華為與金雞百花電影節合作推出的“華為新影像·金雞手機電影計劃”,也在激勵着更多專業電影人和普通使用者使用手機進行影像創作。這些豐富的影像文化建設,也為華為影像TM品牌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華為P50 Pro新色釋出 華為影像TM已自成一派

正是憑借着各種裡程碑式的技術創新、極緻卓越的拍攝體驗、立足高端的影像文化等,華為影像TM已經自成一派,而且還在持續引領着移動影像的進步和跨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