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士”之精神:尊嚴比命重要

作者:謙謙經史

昨晚刷抖音聽易中天先生講了個曆史典故。說春秋時期“養士”之風很盛,僅孟嘗君就有“食客三千”。據說當時吃飯采取分餐制,每人面前放一個“幾”,大家對着“幾”席地而坐,坐好之後再由侍者把飯菜放在各人“幾”上,孟嘗君本人也跟着一起吃。

其中有一個“士”被安排在角落裡,他覺得自己并沒有得到重視,再加上光線暗看不清别人“幾”上的東西,于是發脾氣罷食,直接走到孟嘗君面前問“我吃的是不是比大家更差的”,孟嘗君說“我吃的也是一樣的呀”。

其仔細一看還真是,便向孟嘗君深掬一躬說“不好意思我錯怪你了”,當場便拔劍抹了脖子以死謝罪了。假設孟嘗君當時吃的是更好的獨食,估計他的劍就不是指向自己而是孟嘗君了。這就是古代的“士”,尊嚴比命重要,錯了敢于負責。

“士”之精神:尊嚴比命重要

曆代統治者都對“士”特别頭疼,你讓讀書人滿意了,啥都好說;如果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站在對立面并形成共識,離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士”不好駕馭,但“士”比任何人都更單純。

曆史上駕馭“士”最典範的恐怕要數劉備劉玄德。沒有人懷疑諸葛亮的能力,但要拿劉備跟同時代的曹操孫權比恐怕還差好幾條街。劉備的出身就是個織涼席賣草鞋的,别人看他不順眼時都罵他“織席小兒”“大耳兒”。

劉備最大的本事就是哭哭啼啼,一有事就拿眼淚當武器。當然耳朵大這優點也不能忽略,或許耳朵大的人更善于聽取别人的意見吧。

諸葛亮之是以跟定劉備,表面上是看劉備身份有“中山靖王之後”這一光環,跟着他混比較名正言順;但更重要的,是劉備給足了諸葛亮面子給足了尊重給足了信任。劉備“三顧茅廬”之後便當起了“甩手掌櫃”,這甚至引起了歇業的不滿。

可諸葛亮也會犯錯也會打敗仗呀,六出祁山勞民傷财,街亭之敗幾乎導緻全軍覆沒。但劉備從不責怪他,自己的一副本錢任由諸葛亮愛怎麼玩怎麼玩。這自然是劉備寬厚,但事實上劉備也沒有更好的玩法,更沒有其他可以倚重的人。

白帝城托孤那出戲,應該是劉備駕馭諸葛亮最精彩的部分。即将走向人生盡頭的劉備,臉上挂滿一貫動人的眼淚,緊握着諸葛亮的手,緩緩說道: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
“士”之精神:尊嚴比命重要

這看似輕描淡寫的幾句話暗藏玄機特别厲害,大概包含二層意思。一是說諸葛亮有絕對的才幹,看似誇贊,其實是表明自己心存顧慮:我死了,我兒子可駕馭不了你啊;二是說以後怎麼辦,誰做老大:你諸葛亮完全可以“自取”,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要我兒子不行了,你再自取,好嗎?

諸葛亮一聽便冷汗直冒,“自取”就是大逆不道啊,馬上也眼淚花花的表忠心,說: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一聽算是把心放肚子裡了,既然諸葛亮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表态了,肯定不好意思反悔。劉備的高明正如他的先祖劉邦,劉邦說:

“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饷,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是以取天下也。”
“士”之精神:尊嚴比命重要

如果不是遭受過宋元和明清這兩次政權更替的重創,“國士之風”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真正脊梁。正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随着中國文化精英階層的淪亡,其氣節也幾乎喪失殆盡。

我一直認為,金庸所寫的武林高手,其原型就是文化界的大佬,金庸筆下的江湖,其實就是一衆文人的思想空間和生存狀态。金庸将中國文化哲學寓于武俠之中,達到“文武融合”釋儒道三家統一。正因為如此,金庸才有資格被公認為大師,他的武俠小說才沒有淪為俗品。

為什麼幾乎每部武俠都那麼熱衷于推舉武林盟主?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形式的“華山論劍”? 為什麼武俠中一言不合就要動刀動劍?這其實不是“武德”而是“文風”。

我認為習武之人應該是很謹慎的,是不會輕易出手的,因為武鬥随時都可能奪人性命或搭上自己性命。但文鬥不至于血濺當場,是以文化界的争鬥永遠比武林紛争更複雜、更常态化。

“士”之精神:尊嚴比命重要

說實話,文化圈是最像江湖的,每個人都有一身武功而且自視甚高,手中的筆就是他們的武器。别看他們一個個謙謙君子樣,事實上骨子裡就沒有服過誰。

搞文藝的或者說研究學術的應該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官方的那一套,但誰要是真當上了文化界某個領域的“盟主”,又忍不住要過過官瘾,耍耍官威。這不,聽不慣發号施令的人多了,這圈子便成為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