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作者:中國科學報

作者 | 楊麗娟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黃汲清(1904—1995)

地質學家,大陸近現代地質事業開拓者和創始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1904年3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壽縣。1924年進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1935年獲瑞士濃霞台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出版《中國南部二疊紀地層》,提出了中國二疊紀的三分方案;撰寫《新疆油田地質調查報告》,提出了陸相生油論和多期多層生儲油論;出版《中國主要地質構造機關》,創立多旋回構造運動說,奠定了中國大地構造學的基礎;主編中國東部14幅1:100萬國際分幅地質圖及1:300萬的中國地質圖,對全國礦産普查起到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參與部署全國石油普查,為大慶油田的發現作出了重大貢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二等獎,1994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1941 年,黃汲清(前車坐者左一)等在河西走廊考察石油地質。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1955 年,黃汲清(中)帶領北京地質學院學生到北京西山野外考察。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黃汲清(坐者左一)在大慶與地質、地球實體工作者座談。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黃汲清展示地質構造圖。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黃汲清在工作中。
黃汲清院士:他在抗戰彈“老調”
黃汲清(中)和學生們在一起。

“手把錘子出大門”

黃汲清,原名黃德淦,1904年3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壽縣青崗鄉的一個書香之家。幼時受過私塾教育,後在父親主辦的青崗場同化國小讀書,1917年入四川省立第一中學。

1921年6月,黃汲清中學畢業後回家與父親商議升學事宜,其時這位少年已有科學救國之抱負。是年秋天,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學預科,後因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24年黃汲清複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

大學時期的黃汲清勤奮好學,才華初現,1927年完成學術論文《北京西山之寒武紀及奧陶紀地層》并發表于《中國地質學會志》第六卷。該文為他公開發表的第一篇地質學學術論文。

1928年,黃汲清大學畢業後進入農商部地質調查所(1941年改名為中央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地質調查所)工作,從此開始地質科學生涯。入職不久,他即随王竹泉前往遼東、遼西進行地質考察。

1929年3月,黃汲清又同青年地質學家趙亞曾赴西北、西南考察。黃汲清從西安出發,越秦嶺、四川,入雲南、貴州,徒步萬裡,調查秦嶺四川之地質及勘察川廣鐵路,曆時15個月,直至1930年6月方完成調查任務。

他後來自編一首《青年地質學家的山歌》以鞭策自己,“手把錘子出大門,上高坡,下深谷,越大山,爬峻嶺,前行前行複前行”,對野外考察工作的熱情躍然紙上。

1930—1932年,黃汲清利用實地調查獲得的大量一手材料,潛心研究、專心著書,短短兩年内發表了《秦嶺山及四川地質之研究》《中國南部二疊紀珊瑚化石》《中國南部二疊紀地層》等6部專著。

其中,《中國南部二疊紀地層》是大陸第一部斷代地層總結,奠定了中國二疊紀地層劃分的基礎,受到國内外地學界的高度評價。黃汲清由此獲得“黃二疊”之美譽。

1932年,黃汲清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選派赴瑞士留學,師從著名大地構造學家Emile Argand。

1935年,黃汲清以法文完成博士論文《瑞士華萊線素女峰——破金瓜峰地區之地質研究》,著名學者Rudolf Staub認為此文對阿爾卑斯彭甯帶的研究有重要貢獻。

1977年國際地科聯主席Rudolf Trümpy通路中國時指出黃汲清的博士論文“至今仍有價值”。

在歐洲,黃汲清不僅全面研究了阿爾卑斯山地質,而且對意大利、德國、比利時、法國等國也進行了實地考察。

1935年秋他在考察英格蘭和蘇格蘭地質後,又前往美國3個月,重點考察了美國油氣田地質。

1936年春,黃汲清自美國傳回中國。

“還是彈我們的老調罷”

黃汲清回國之後,即被任命為地質調查所地質主任。同年9月,地質調查所與湖南地質調查所合作,組織南嶺地質調查隊,分五組進入贛、湘、粵、桂、黔五省區進行地質考察。

黃汲清對南嶺地質做了全面調查,繪制了大量地質圖和地質礦産圖,并找到了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資興煤田。

1937年春,黃汲清出任地質調查所代理所長。地質調查所與顧維鈞上司的中國煤油勘探公司合作,選派孫健初與該公司聘請的美國地質學家赴西北考察油田,發現了老君廟含油構造,即後來著名的玉門油田。

是年6月,黃汲清赴莫斯科參加第17屆國際地質大會,并在蘇聯境内進行了廣泛的地質勘察,曆時4個月,10月歸國。

其時,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南京告急,黃汲清歸國後随即主持地質調查所西遷工作。短短一年之内,地質調查所幾度搬家,個中艱辛可想而知。

“回憶當時所中接到撤退指令之後,上下職員全部動員‘制箱’,于三日三夜間把大部圖書、儀器、标本、檔卷裝滿兩百多大木箱,運到下關碼頭待輸西運。……十二月間調查所全部搬到長沙,并開始與湖南地質調查所合作,詳細研究湖南之地質礦産,哪知喘息方定,敵人軍艦已迫武漢,不得已于二十七年七月再遷重慶。旋因渝市房屋不敷應用,并為避免空襲起見,再度遷北碚。” 黃汲清後來曾如是記錄那段曆程。

七七事變前,中國地質事業各項工作已步入正軌,呈欣欣向榮之勢,黃汲清認為當時地質工作“照此加速進行,十年或二十年間中國的地質學不難與歐美并駕齊驅”。不料戰争爆發,大陸科學事業嚴重受挫,幾乎處于停滞狀态。

他亦感歎:“當此空前國難,中華民族之最大目标在于争自由求生存,什麼科學研究實在無從說起!不過地質學者縱有殺敵報國之心,而無投筆從戎之路,欲以平日所學獻于抗戰,而國家又沒有‘軍事地質’和相似工作,可以羅緻大量的技術人員。于是他們隻得歎一口氣‘還是彈我們的老調罷’。”

何謂地質工作者的“老調”?自然是開展地質考察工作。抗戰期間地質調查機構被迫西遷,西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地質資源引起了地質學家們的注意,使地質事業在艱苦的抗戰歲月中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在北碚,黃汲清組織、參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質調查和礦産勘探工作。

1939年,他和陳秉範調查了隆昌聖燈山地質構造,布置了鑽孔,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工業天然氣田——聖燈山氣田。

1938—1941年,黃汲清上司并參加了四川威遠地區1:1萬地質填圖和天然氣普查工作,并率隊到四川江油、自流井、五通橋和嘉定等地進行石油地質調查,在大渡河畔的銅街子二疊紀茅口灰岩中發現天然氣苗,糾正了外國學者關于四川天然氣來自上二疊統煤系、經濟價值很小的錯誤認識。

1940年夏,孔祥熙經由當時的經濟部令黃汲清重點調查涪陵彭水鐵礦,黃汲清因抵制此事,憤然辭去所長職務。辭職後,他将全部精力傾注于地質調查和科學研究。

1941年秋至次年春,他率隊赴甘肅、青海進行以石油為重點的西北地質調查;1942年夏赴華蓥山研究二疊紀地層剖面;1942年秋至次年夏,率領新疆石油地質調查隊,與楊鐘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翁文波等地質工作者一起,對新疆(特别是天山南北)做了大範圍的實地考察,同時研究了天山南麓的冰川地質。

1943年10月,黃汲清完成《新疆油田地質調查報告》。就是在這份報告中,他提出了陸相生油論和多期多層生儲油論,認為陸相地層也可以形成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油田。

1945年,黃汲清完成專著《中國主要地質構造機關》,這是他利用大量實地考察的一手資料、總結國内外文獻完成的中國大地構造的經典著作。該書第一次系統劃分了中國的基本構造單元和大地構造旋回,全面論述了中國及鄰區的大地構造特征及其演化曆史,提出了多旋回構造運動的著名論斷,對大陸地球科學研究和礦産普查勘探起到了長期指導作用。

1952年,著名大地構造學家N. S. Shatsky在為該書俄文版所寫的序言中說:“作者—— 一位有經驗的野外地質學家和著名學者,提供了關于中國大地構造發展的嚴整圖畫。”著名美籍日本地質學家都城秋穗于該書出版40年後,稱贊此書是“亞洲大地構造研究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著作”。該書使得黃汲清成為中國大地構造學無可争辯的創始人和創始者。

1947年,黃汲清重返南京,主編中國東部14幅1:100萬國際分幅地質圖和1:300萬中國地質圖。這是大陸地質界首次編制的系統的全國性地質圖件,綜合了至20世紀40年代末大陸地質調查的全部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20世紀50年代全國大規模礦産勘探和1:20萬區域地質調查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1948年夏,黃汲清應英國文化委員會邀請,赴英國通路,參加倫敦第19屆國際地質大會,會後又通路了瑞典、丹麥、瑞士。是年年底,他自歐洲再次赴美,在美國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學術通路和地質考察。

1949年6月,黃汲清由舊金山抵達香港,他拒絕了傅斯年讓他赴台主持台灣大學地質系的邀請,回到重慶北碚,迎接新中國的成立。

探礦找油三十年

重慶解放後,黃汲清受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和鄧小平之托,建立西南地質調查所,并擔任所長。1952年,西南地質調查所改為地質部西南地質局,黃汲清任局長。

任職期間,他組織了西南地區的礦産調查和石油普查,包括重慶中梁山煤田、綦江鐵礦、彭縣銅礦、遵義錳礦、水城觀音山鐵礦、東川銅礦等礦産勘探,其中中梁山煤田現已成為重慶能源供應的主要基地。針對部分人對四川天然氣遠景的悲觀認識,黃汲清明确指出四川盆地的天然氣儲存和開采有很好的前景,一定要繼續勘探,不能停止。

1954年,地質部成立礦産普查委員會(以下簡稱普委),黃汲清任常務委員,負責技術指導工作。普委将石油普查列為重點任務。

1954年底至1955年初,為了籌備第一次石油普查會議,黃汲清同謝家榮一起,全力組織普委和地礦司燃料室的技術人員,廣泛收集材料,進行分析研究,讨論工作安排。

根據陸相地層也适宜于生油、儲油的理論和對中國大地構造的深入研究,黃汲清強調中、新生代大型盆地應是主要的找油對象。

第一次石油普查會議結束後,作為普委技術負責人的黃汲清将松遼平原作為首要關注地區。他授意技術員蘇雲山查閱資料,起草松遼平原石油地質勘探任務書,并親自修改後由普委下達到東北地質局。

1954年8月初,由韓景行等組成的勘察組開始了松遼平原的石油普查。

次年5月至10月,黃汲清到新疆、柴達木、鄂爾多斯西緣等地進行了為期4個半月的野外檢查和指導,11月至12月又到四川石油普查大隊指導野外工作。

1956年2月,地質部召開第二次石油普查會議,黃汲清作《一年來石油普查地質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對今後工作的建議》的報告。

此後,普委進一步擴大了油氣勘察的範圍和規模,新組成松遼平原等9個石油普查大隊。

聲勢浩大的全國石油普查工作在西起新疆戈壁沙漠,東至東海、黃海之濱,北達松遼平原,南到滇、黔高原的範圍内蓬勃開展。

1956年9月,普委改組為石油地質局,黃汲清任總工程師,兼任建立立的地質部地質礦産研究所副所長。

1957年3月8日,在地質部石油地質專業會議上,黃汲清展示了由他主編的1:300萬中國含油遠景分區圖,并作了《對大陸含油遠景分區的初步意見》的學術報告。

在各大盆地的石油普查中,黃汲清特别關注四川、鄂爾多斯、松遼、華北四大盆地,指出華北盆地主要是尋找中新生代的含油氣層,松遼盆地應沿松花江進行路線調查,鄂爾多斯盆地應把重點放在西部邊緣,四川盆地要向川中及川南挺進。

在展示中國含油遠景分區圖時,他特意将松遼、華北、四川、鄂爾多斯四大盆地作為重點遠景區用醒目顔色圈出。

1959年春,時任地質部副部長何長工主持召開會議,會上指出,鑒于松遼平原很有可能有一個大型含油氣田盆地,地質部與石油部應密切協作,聯合在松遼平原進行石油勘探。

春節後,黃汲清即到長春,與李奔、韓景行、呂華等會晤,全面解析松遼盆地的地質、物探和鑽探資料,認為含油層系可能不是一層而是多層,應使用深鑽開展深部石油地質研究,并敦促布置基準井。

9月26日,松基三井噴出大量原油,證明松遼盆地的大同鎮長垣的确是一個大型油田,即後來的大慶油田。

1984年,80歲高齡的黃汲清出席成都國際喜馬拉雅學術會議。

同年9月,他又赴烏魯木齊參加第三次塔裡木油氣資源座談會,就塔裡木盆地的構造,主要生油氣層系、儲油氣層系,油氣田類型和勘探方向等發表長篇演講。

1986年夏,他再次赴大慶油田考察,在詳細了解油田勘探、開發的基礎上,對大慶油田工作提出了詳細的書面意見和建議。

他以專業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地經驗,為大陸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察開采及松遼、渤海灣等盆地大型油氣田的開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自然科學終吾身

晚年的黃汲清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他陸續發表了《對中國大地構造若幹特點的新認識》(1974)、《中國大地構造基本輪廓》(1977)、《試論地槽褶皺帶的多旋回發展》(1979)、《按照大地構造觀點進行中國地震地質區劃的嘗試》(1979)、《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領域上新世——第四紀磨拉斯的形成及其與印度闆塊活動的關系》(1980)等多篇論文,指導助手們撰寫完成《中國大地構造及其演化》(1980),并編制了1:1000萬和1:400萬中國大地構造圖,第一次在中國大地構造圖上詳細标繪了中國主要的闆塊縫合帶,把多旋回構造運動觀點與闆塊學說結合起來,把地質研究與地理實體資料分析結合起來,在新的起點上建立了中國大地構造演化模式。

1987年,黃汲清出版專著《中國及鄰區特提斯海的演化》,用大陸青藏高原考察的豐富資料,對東特提斯構造演化做出了全面總結。

黃汲清在開創中國區域地質調查和地質制圖事業、建立中國大地構造理論基礎、勘察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等方面的貢獻舉世矚目。

因在地質領域的突出成就,他于1980年被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授予名譽博士學位,1982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項(“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中國地質圖類和亞洲地質圖”)和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征”),1988年被蘇聯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1993年獲陳嘉庚地球科學獎,1994年與錢學森、王淦昌、王大珩一起榮獲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黃汲清重視曆史文物的儲存,關注地質學學科前沿發展和曆史程序,對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有冷靜、睿智的思考。

面對中國地質學蓬勃發展之勢,他曾感慨:“中國地質事業之偉大成就,是二三十年代老一輩地質學家們所夢想不到的!”

在1982年10月5日“第一屆全國地質學通史讨論會”上,他提議搶救曆史材料與進行人物訪談,指出搶救曆史材料的迫切性,對于未出版的曆史材料或老一輩地質學家們腦子裡的活史料,應有人整理或通過訪談等方式記錄儲存下來。

黃汲清還特别關注大陸地質教育,重視青年地質人才的培養工作。在“祝賀黃汲清先生九十壽辰”座談會上,黃汲清表示:“地質工作就好比是在搬一座大山,在過去的七十年中,我隻是為搬移這座大山,舉起地質錘,敲了幾塊石頭。我為祖國作的貢獻還很不夠,很多工作還沒有完成,以後的工作需要年輕一代去做,一代接一代地去搬這座大山。”

為鼓勵青年地質工作者從事野外第一線工作,多跟石頭打交道,他捐出何梁何利獎獎金,其家人和朋友又通過其他管道多方募集資金,設立“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用以支援青年地質工作者的研究。

1932年聖誕節,初到歐洲的黃汲清在給四川同鄉張弘伯的長函中寫到“我是想以自然科學終吾身的”。

從20世紀30年代起,黃汲清一直是大陸地球科學和地質礦産調查的上司人之一,直至去世前夕,他還在與助手商談利用何梁何利獎獎金設立獎學金,用以鼓勵青年地質學者的工作。

黃汲清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