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鈞釉瓷那些事兒|詩歌裡的鈞窯事(全文)

作者:了忘谷賣瓜老王
聊聊鈞釉瓷那些事兒|詩歌裡的鈞窯事(全文)
聊聊鈞釉瓷那些事兒|詩歌裡的鈞窯事(全文)

詩歌裡的鈞窯事(全文)

時光的劍客,挑揄着日子,閃綴出歲月痕迹的斑斓。

詩詞歌賦的四季輪回流淌,不曾虛度。一首一會,映刻每一日的美與妙,不曾辜負。

歲月尤微歌,想着了沁潤着人間煙火美好的鈞,想着了陶器裡的鈞與書冊裡的詩,想着了古文字裡那些承載着曆史底蘊的鈞的記錄,想是應有會意的。于是,在排排書架前,在浩瀚無垠古詩詞歌賦中,找尋一下鈞窯和鈞的蹤迹。

應了“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漢語詞彙,在這書與那書中,覓得描繪各地域瓷器的詩詞歌賦甚多,溢美之辭也是洋洋灑灑鋪滿了書頁,若是一直讀下去,怕是十天半月也讀不完的。而有關鈞窯和鈞窯瓷器的,寥寥數幾,且大多為近現代的,尤以當代居多。莫非那些曾寫下流傳千古名句的詩詞大家,無有體察窯變釉瓷--鈞的美奂?!

著名宋史學家鄧廣銘在《北大宋史專題課》這樣評價宋朝在中國的曆史地位:“宋代是大陸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與公德心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曆史時期之内,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鈞窯為大陸古代著名的瓷窯,j據說“始于唐盛于宋”,向來以曆史悠久,窯變釉色美妙而馳名中外,其工藝精湛,品質兼優,為一般窯口所不及。曆來被喜好鈞窯和鈞窯釉瓷的人稱之為“國之瑰寶”,被明清學士稱之為“宋代五大名窯”時。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岚”等詩句來形容宋朝鈞窯釉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鈞窯釉瓷窯變色質之美,具有極大的藝術魅力。

盛世繁華間,鈞窯瓷器釉色之美位居各窯口翹楚,窯變釉以其驚心動魄的美麗震動了朝野。史料記載,鈞窯釉瓷成了文人雅士、王公貴族的最愛。至宋徽宗初年(公元1101年),于鈞台附近建官窯為皇宮燒制貢瓷,有了鈞官窯。

遙想徽宗皇帝,也是文人雅士中的昌行者。和文化這種風雅之事沾邊兒的,他都是信手拈來,且是傑俊之舉。想這鈞窯釉瓷之美,尤為愛戴,建造鈞官窯,專供皇宮使用,怎會無有隻字片語留于後世呢?

再者,宋朝文人墨客尤其居多。唐宋八大家宋人占據六席,蘇轍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又在穎昌(今許昌)居留。期間,蘇轼也曾與颍川(今禹州)搭界的郏城縣(今郏縣)與蘇轍遊山玩水。更有“六十年間萬首詩”的陸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詞中之龍”--辛棄疾等等大家的詩詞仍是今人吟誦的經典。而“盛于宋”的鈞,卻無有他們的詩詞歌賦“眷顧”,即使一些“小衆”詩詞人的鈞窯釉瓷詩篇也是找尋不來,禁不住有些憨然。究其何因,唯有曆史自知了。怎麼在宋代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呢?!

史料無記載,不能說明這段曆史不存在。由此我想到了宋慈和他的《洗怨集錄》。

《洗怨集錄》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法醫學專著,然而著作者宋慈在《宋史》上無有文字記載,不僅如此,宋元時期的重要典籍《文獻通考》也沒有宋慈的蹤迹,甚至連宋慈的家鄉福建建陽,關于他的一切也是“惜字如金”,找不到痕迹,直到明嘉靖的《建陽縣志》,宋慈的名字才出現,也不過加上名字在内隻有六個字。到了清代《四庫全書總目》介紹《洗冤集錄》時,也才提到了作者宋慈,用“始末未詳”記之。藏書家晚清的陸心源有感于《宋史》不足,寫了一本《宋史翼》,從北宋刊本7部80冊,南宋刊本114部2611冊,元刊本109部1999冊中,找到了我們了解宋慈一生的視窗--宋慈好友南宋詩人劉克莊為宋慈寫的2000多字的墓志銘,也就是這2000多字的墓志銘,有了93集《大宋提刑官》電視連續劇。假如沒有陸心源先生的藏書豐盛和史學溯源的執念,我們能說《宋史》沒有記錄的宋慈不存在?《洗冤集錄》第一個不答應。

現有據可查的以鈞窯釉瓷為意,題詩作賦的,最早追溯至清朝深得康熙帝知遇的名士高士奇,其中有幾句是這樣“詩雲”鈞窯釉瓷:

《酬蒼林宋韻鈞窯歌》:

古來窯器崇樸質,瓦罂土缸無奇特。

越窯傳自李唐開,青瓷共寶柴皇式。

雅具偏從趙宋多,錦邊白定嫌芒棘。

勒使新窯建汝州,熊熊瑪瑙流光澤。

渡江邵局襲故京,澄泥範士何輕明。

燒成惟獻至尊用,鄭重特以古窯名。

處州二章巧更過,生一新興百圾碎。

一器争酬數十湣,河矛龍泉名并播。

近來纖美說宣成,麗彩寒芒照四座。

寶碗鳴缸盤積紅,市中輪價稱奇貨。

僧寮偶見雙耳瓶,黛色濃淡光冷冷。

異哉鈞州舊時造,幾經兵燹猶完形。

蒼公為言出内府,亂雜遣棄等塵土。

當今所寶惟蒸民,焚襲裂錦輕圖譜。

不爾搜求焉得存,此物早同簋簠尊。

禅家本意絕貪愛,贈君持去娛朝昏。

雨過秋天白露時,小齋飒飒涼飕吹。

題詩燈前記佳話,紙窗木榻生陸雜。

京師地鹵艱花木,花開花謝空寒燠.。

得此大足消清愁,般勤滿插東籬菊。”

“寶碗雞缸盤積紅”與“黛色濃淡光泠泠”描繪了鈞窯釉瓷的釉色與意境,“異哉均州舊時造”道出了瓷器的出處—均州(明朝禹州稱為“均平縣”,後清朝文字有稱“均州”為禹州一說)。

之後,應是乾隆了。雍正、乾隆時期,仿制鈞窯釉瓷在南方頗為盛行,尤以乾隆,貴為天子,最喜均器。吟詩題字,興趣所緻。他吟頌瓷器的詩作有十幾首之多,其中就有兩首是與鈞窯釉瓷有關的。不過,是在流傳下來甚少的宋鈞上,留下墨寶,也是隻有皇帝敢為了。他的《題均窯碗》、《題均窯硯》應了物以稀為貴和皇帝的名氣,又與名貴宋鈞相得益彰,增值不少,竟在當下古玩市場拍出千萬以上的高價,為鈞窯釉瓷價值樹立了典範。從曆史留存到造型、窯變、燒制方式、賞析,一一道之,乃有天子風範。

(一)鈞窯碗歌

承漿小盂謂之碗。 古惟用木因從木。

越器始乃出中唐, 椎輪其制猶淳樸。

鈞窯瓶宋修内司, 黛質冰紋潤如玉。

八棱分辨如菱花, 底圓鐵色為之足。

細銅箝口具深意, 那許腥葷污清穆。

宜盛明水取方諸, 遙将柴桑以黃菊。

(二)題鈞窯碗

青器欣存北宋傳,閱曆八百尚完全。

圜匡底用以銅鎖,口足原看以鐵堅。

摩扶天成豈茅蔑,萬規月樣鎮團圓。

柴瓷罕見茲稱古,望古因之意睾然。

(三)題鈞窯碗

鈞窯都出修内司,至今盤多碗艱緻。

内府藏盤近數百,碗則星辰見一二。

何物不可窮其理,碗大難藏盤小易。

于斯亦當知懼哉,愈大愈難守其器。

(四)永鈞窯水盂

修内遣來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

況非髻墾不入市,卻是清真可設筵。

讵必古時無碗制,由來君道重孟圓。

細紋如拟冰之裂,在玉壺中可并看。

(五)題鈞窯乳耳爐

貯火恐傷質,熏香久罷馨。

曰爐名徒甲,題什實相丁。

耳兩乳為拱,足三鐵作釘。

均稱甄氏具,信未負其形。

(注:大内玩器一等者為甲)

(六)詠鈞窯雙耳瓶

耳雙穿紐提攜便,修内當時位置宜。

欲問宜和精實體,達聽虞訓可曾思。

(七)詠宋鈞窯硯

越器曾稀見,宋窯今始題。

石堪比老洞,磁本是澄泥。

磨已興雲蔚,呵如帶露凄。

文房珍别品,蘇語慢須提。

(八)題鈞窯硯

趙宋鈞窯制硯台,面平去釉有池碾。

老坑佳品應難得,别裁澄泥用作陪。

特别是最後這首《題鈞窯硯》,從另一個側面給予了我們一個鈞窯釉瓷“科普”:“瓷釉不生墨,去釉則與澄泥無異,可磨墨矣。”很長一個時期,人們認為鈞窯釉瓷特點在釉色,而胎質不細,有礙雅賞。南宋官窯鈞窯釉瓷硯以澄泥制胎,是一大創新。如何在風格上展現時代特質,又如何在品質上經得起時光洗禮?古代工匠與時俱進的智慧、精益求精的作風,或許對當代鈞窯釉瓷有所啟示。感悟之餘,不僅佩服起皇帝的學問淵博,那是讀書産生的效應了。

關于乾隆有關鈞窯釉瓷詩文,還有一篇被有些人題為《賞鈞紅》,僅用“暈如雨後霁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寶石緻難同”述之。值得商榷。這是乾隆衆多以瓷器詠詩的一首《詠宣窯霁紅瓶》,還有後四句: 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畫翻嗤畫是空。 數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祐德尤崇。 宣窯是宣德窯的省稱。如此摘句引申為描寫鈞窯釉瓷詩句,難免有些牽強了。

乾隆之後,有一位字儀姞,名趙棻的才女,她是戶部侍郎趙秉沖的女兒,有詩一首:

《南宋宮閨雜詠》

論詩贊畫侍宸遊,

豔才清絕數大劉。

想見芝泥紅沁紙,

奉華小印最風流。

這本是一首詩,初讀者,美感之外,會意而已。在愛鈞識鈞迷鈞又通曉文采之士眼裡,就是一首絕佳吟誦鈞窯釉瓷的詩了。對鈞窯釉瓷鐘愛的人看到的“大劉”,卻是物與神遊、昂揚天外、意蘊深長的“鈞窯釉瓷”作品。因為,宋鈞的清新、雅逸、俊美、婉麗、綽約、暢遠……恰恰是南宋高宗承繼父皇徽宗趙佶的藝術情結的呈現和追求。

隻是以有這樣的感悟,是因為此詩,時時處處隐約含蓄而又真實強勁地張揚着鈞窯釉瓷這一“精靈”。讓我們随着那位愛着鈞的人的講述,認識一下女子眼中的鈞之美。

首先,點題的是“大劉”。有人認為大劉是高宗趙構的一位愛妃,這未嘗不可,但“大劉”實實在在與鈞窯釉瓷的故鄉神垕鎮密不可分。

神垕的鈞窯釉瓷就産于大劉山下。究其大劉山,還是很有來頭的。大劉龍原名古龍山,是經漢高祖劉邦祭天敬封而得名的,自漢至今,皆用“大劉山”之名。筆者祖居大劉山南麓,又酷愛鈞窯釉瓷,在詩中看到的處處是對鈞窯釉瓷的贊歌,認為詩中以“大劉”代指鈞窯釉瓷也未嘗不可。

其次,“芝泥紅沁紙”一詞,也讓筆者心動。“芝泥”在鈞窯釉瓷研究中常指“蚯蚓走泥紋”。而“蜿蜒迂回、曲折泥濘”的蚯蚓走泥紋是鈞窯釉瓷特有的現象,宋代也隻有宮庭中存在,故此看來,小詩作者趙棻是對趙宋皇室中鈞窯釉瓷的描述。

倘若“芝泥”表述不足,其後的“紅沁紙”便将鈞窯釉瓷的神彩表露得更為充分。宋代鈞窯釉瓷以“雨過天晴”初泛紅霞“改寫了青白瓷一統天下的局面”,以“官窯瓷器玉為泥”的珍視著稱,其中的詩情、畫意、美感、哲理、領悟……都讓徽宗趙佶、高宗趙構所癡迷。從傳世的宋鈞來看,正是由于瑩潤含蓄,紅霞欲醉的意境美的展現,讓人留戀忘返,才讓作者不惜情感地贊頌。至此,人們也許會對柴窯的“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顔色捉将來”的禦求詩有一種新的了解。

其三,“奉華小印擅風流”中的“奉華”也是鈞窯釉瓷界考證鈞窯釉瓷常用的術語。“奉華”全稱“奉華堂”,是南宋宮室中德壽宮的配殿。鈞窯釉瓷特有的兩個文字底款,就是“奉華”和“省符”。據傳世的奉華尊、奉華瓶等來看,鈞窯釉瓷确實在奉華堂珍藏把賞過,并且确認為官瓷的“汝瓷”“定瓷”也有“奉華”銘文,這就進一步證明,帶有奉華底款的鈞窯釉瓷正是作者傾情的贊美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風流”一詞有褒貶雙重意義。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褒;但指女子時,常有貶義,更指男女放蕩不拘的行為。在封建理學盛行的宋代,可以設想對宮閨女子這樣來描述,似乎不是很妥。

其四,《南宋宮閨雜詠》的标題,更有傾向鈞窯釉瓷贊歌的可能,因為,高宗是一位藝術天分很高的皇帝,其熱愛瓷器的程度不亞于他的父親徽宗趙佶。也正是父子意氣相投,趙構攜父皇餘威能夠偏安杭州支撐起半壁河山。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紹興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張浚進奉珍異品中,内有汝窯酒瓶一對、洗一、香爐一、香盒一、香毯一、盞四隻、盂子二、出香一對、大奁一、小奁一。”

可以想象,宋時文人士大夫喜瓷愛文風氣的盛行;也可以想象宋高宗對瓷器的熱愛程度。元代詩人馬祖常曾贊頌道“貢篚銀貂金作籍,官器瓷器玉為泥”,把五大官窯瓷器的美上升到一種極至。

旁征博引,令人傾佩這位“筆者”知識儲備的豐潤。

唐英是清代著名的陶瓷學家,曾經主持景德鎮禦器廠的工作,生産了很多高品質的仿鈞窯釉瓷器。雍正七年(1729) 三月,唐英派廠署幕友吳堯圃調查鈞窯釉料配制法。現存唐英送别吳窯圃的詩歌一首,題目是《春暮送吳堯圃之均州》:

絮落花飛春已暮,幾欲留春春不住。

離筵黯黯趁春開,春風引客均州路。

山山水水幾許長,帆牆雲樹愁蒼茫。

谷城黃石岘首淚,酒材詩料攜輕裝。

丈夫出門各有道,知己情深在懷抱。

此行陶冶賴成功,鐘鼎尊罍關國寶。

玫瑰翡翠倘流傳,搜物探書尋故老。

君不見,

善遊昔日太史公,名山大川收胸中,

陶镕一發天地秘,神工鬼斧驚才雄,

文章制度雖各别,以今仿古将毋同。

不惜骊駒三疊唱,内顧無憂行色壯。

荊襄一水遊有方,不比天涯成孟浪。

荷香蒲綠棹歸舟,倚闾白發颙颙望。

吳堯圃此行的目的是進行考古調查,向當地的父老鄉親打聽一些鈞窯釉瓷生産的掌故,詩中“玫瑰”、“翡翠”指的是鈞窯釉瓷的釉色品種。吳堯圃鈞州之行,開辟了通過實地考察仿燒瓷器的道路,此後的仿古瓷器生産,多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進行。這首詩中,均州“均”字為“土”字邊,不是“金”字邊。

說到清朝,還有一些人士,有詠鈞的篇章。

細細研讀清代許謹齋的《戲紫蘅中丞》,全詩雖是睹物言志示友人,末尾一句:“雨過天青紅琢玉,貢之廊廟光鴻鈞”,倒是貼切了鈞窯釉瓷的韻緻和榮光。

還是清代的一個詩人龔鉽,他在其詩作《陶歌》裡這樣寫道:

出手坯成闆上鋪,新坯未削等泥塗;

鈞陶自古宗良匠,怪得呈材要楷模。

從字面上釋義,應是符合鈞窯釉瓷的工藝流程和鈞窯釉瓷匠人匠心的。而從“鈞陶”二字來商榷,可又與清代“均”與“鈞”的應用,值得考究了。姑且算是有關鈞窯釉瓷的一首詩吧。

清末一位畫家黃璟,足迹所曆每以詩畫紀事。他曾遊曆古鎮神垕,寫下了一首,被記載。詩曰:

昨訪空同墓,今登神垕山。

同遊償夙願,為政有餘閑。

既雨深耕後,三峰一水間。

林巒似圖畫,可惜近塵寰。

本是鈞州地,鈞陶勝汝窯。

手民安舊業,眼福飽今朝。

難得青天色,無妨劫火燒。

加餐勸努力,鼎鼐有人調。

遊記題材的詩句,占了清字起始的朝代稱謂,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通體記載鈞窯釉瓷地域水文、瓷界地位、燒制技法娴熟等等内容的“古詩”了。

或許詩家名人大多為宋朝之前,或許查閱史料有限,或許真的少有名人名詩與鈞“紙短情長”。或許隻能是或許了,因為曆史的記載是無法或許的······

在寂園叟的《詠陶詩·均盆歌》中,對均(亦作鈞)瓷作了比較全面的評價:

柴窯不可見,存者惟禹鈞,

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陳,

欹斜屈曲若隐現,以此辨其赝與真。

宋後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

汝窯糊以瑪瑙釉,末若均紫彌可珍。

均窯較多汝較少,宋均聲價高無論。

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麗色輝千春。

青者俗謂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溫純。

元瓷青者偶類紫,均紫竟體膩且勻,

底間稍垩芝麻醬,單數雙數号碼新,

或以單雙判青紫,無乃齊之東野人。

花盆有座狀如碗,一枚動值千餅銀。

我得一盆大于鬥,容顔嬌美盼日頻。

仿紫最精世所罕,傳之子孫非長貧,

千峰翠色浮幾案,雨過雲破無纖塵。

紫者不貴有者貴。世事翻轉猶飚輪。

蚓泥變幻哪能揣,淚痕流下方津津,

蚓走淚流不一态,一燥一潤名有因。

淚痕奇絕傲泥蚓,要以瑩澤勝枯皴。

底竊有五碼則四,六角凹形淺淺唇。

深藏寶刹七百載,何必瓦玺誇漢秦。

一朝流傳屬村叟,使武件爾老病身。

小松叢菊頗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2·

還有一些古文描寫了鈞窯釉瓷之美。我們以古文觀止的主題簡要記述如下:

明朝張應文撰《清秘藏》:均州窯,紅若臙脂者為最,青若蔥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純而底有一二數目字号者佳,其雜色者無足取,均之釉無論深淺濃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濃處有時或起條文,淺處有時仍見水浪。

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贊美曰:窯變之器有二、一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窯變。蚯蚓走泥紋,是鈞窯的另一大特點,在古籍中同樣有記載。

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鈞訛作均,相沿已久,胎質細,性堅其體略重。釉具五色,渾厚濃潤,有兔絲文。紅若胭脂朱砂者為最,青若蔥翠紫若墨者次之。其釉分為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屬後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無釉之處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均稱厚而勻、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細、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無論深淺濃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濃處有時或起條文,淺處有時仍見水浪。鈞窯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現粗紋垂垂而直下者謂之淚痕,屈曲蟠折者謂之蚯蚓走泥印,是鈞窯之特點也。

同載:鈞紫最豔麗。為古今所豔稱。初制最濃。有類長熟之葡萄,後制則近鮮。有類開透之玫瑰,故有葡萄紫、玫瑰紫等名。全器純紫者,近已不易見。蘭紫相間成垂涎紋,如蔚藍水中泛出片片紫浪。絢異彩也。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古瓷不重彩繪,所有之器皆純色,市肆中人呼為一道釉。其實高貴之品,自以一道釉為古雅,青花亦較五彩隽逸。世風漸薄,彩瓷風行一世,不知古意既失,價值自低,唐宋人尚青,明清尚紅,近日西商則重紫,均窯紫器一枚價值萬金,安得起古人而正之哉?雖然彼亦有說以處之矣。宋時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濃麗無比,紫定,紫均,其器皆純色,元瓷則于青釉中夾紫釉數片而已。古窯瓷器,釉汁滋潤,均窯之釉如脂膏。”語雲:“天地生物,天賦之以精,而地受之以形,物皆神妙内含而形質外彰,能明神妙于外現天地變化之象者,天下之寶物也。 鈞窯釉瓷,真寶瓷也。

陳萬裡《中國曆代燒制瓷器的成就與特點》載:鈞窯釉瓷的釉色。有綠中微顯藍色光彩的,也有呈紫紅色彩的,藍呈月白。或是蔚藍一色。紫呈玫瑰般紫紅,或象晚霞一片。更有的是斑斑點點。青藍與紫紅相間。此種錯綜複雜的色彩,極盡絢麗燦爛之緻。

馮先銘題詞:禹縣燒瓷始于唐。宋代為五大名窯之一,以玫瑰紫、海棠紅、天藍、月白釉著稱。建國後恢複了優良傳統。創燒了絢麗多姿的窯變花釉,使古代名窯重放異彩。

·3·

倒是現當代時期,鈞窯瓷器的魅力,吸引了不少中外名家、學者來鈞窯探勝,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詩篇。

現代以古詩詞題材吟誦鈞窯釉瓷的名人志士,仍不多見。在神垕古鎮的街頭走一走,倒是會有一些店鋪楹聯“詩意盎然”。猜想現如今一些大的窯口,留下了一些詩詞大作,這是無法貿然前往查證的。隻能在公共圖書資料或者網絡上去撲捉侵染着窯變幻萬彩的當下人的鈞窯釉瓷詩作。

他們當中有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學者和一些鈞窯釉瓷技藝發燒友(排名不分先後,以查閱資料記錄順序為實)

寒雅歸林·姚雪垠

出窯一幅元人畫,落葉寒林返暮鴉

晚霞微茫潭影靜,殘陽一抹淡流霞

詠鈞窯釉瓷·李铎

烘爐幅透厚泥身,釉色斑斓數寶鈞

極品信從窯變得,成功一件價無論

為鈞窯釉瓷題詩四首·鄧白

(一)

越瓷自古如冰玉,更喜鈞窯奪化工

絕色争誇玫瑰紫,嘉名偏愛海棠紅

(二)

名瓷産地出鈞州,燦若朝霞占上遊

一自銅釉創奇迹,宣紅雍紫亦千秋

(三)

青如雨過天晴色,紅勝霞迎日出時

始信匠心通造化,天然氣韻獨淋漓

(四)

陶瓷美學又開新,窯變由來世所珍

豈僅雍乾多效仿,廣鈞之外有宜鈞

詠鈞窯釉瓷·黃苗子

聲播人間說宋窯,推陳出新數今朝

天青月白已難得,變色海棠紅更嬌

詠鈞窯釉瓷·費新我

雨過天晴蚯蚓紋,雞紅茄紫火焰青

鈞窯釉瓷煥彩由來久,今日推陳又出新

鈞窯釉瓷始于唐·沈甸之

鈞窯釉瓷始于唐,宋代盛名揚

光彩照環宇,神垕是故鄉

鈞窯釉瓷贊

張天正

高山雲霧霞一朵, 煙光淩空星滿天

峽谷飛瀑兔絲縷, 夕陽紫翠忽成岚

無題二首·楊宗安

月夜望星空,輝暈自然成

玉兔照垕土,烏金育藝工

釉重垂胎露,漿白閃淺青

古為今用記,得教有燒成

玫瑰丁香紫,海棠荷花型

千年傳世古,今日有發明

色比朗窯重,潤凝赤火瑩

五州賞鈞工,督燒精益精

鄭許得捷報,山鎮開窯紅

望江南·啟功

鈞窯釉瓷好

異彩溯長源

擅勝四朝稱美器

重蘇古址炫中原

薄海舉聲宣

鈞窯釉瓷詩二首·葉喆民

昨從汝窯歸,今觀鈞器展

琳琅喜滿目,成績更蜚然

拭目看來日,重登百尺竿

語道鈞汝不可分,神前神後地昆鄰

天青和色猶相近,各有千秋均超群

無題·許麟廬

神垕鈞窯真奇異

巧匠陶鈞尤精緻

開窯光彩驚奇器

銅色如硃青如玉

鹧鸪天·賞鈞窯釉瓷·胡秋萍

乖巧玲珑鬼斧工

泥丸幻化在爐中

一潭碧水懸新月

萬朵流雲翺太空

瑩似玉

皓如瞳

纖纖清脆扣心聲

點染缤紛句

難了因緣意氣融

無題·安金槐

禹州夏時古鈞台

鈞瓷聲譽襲此來

北宋名聞國内

推陳繼往出新材

畫作題詩·馮建吳

有價黃金不及鈞

寶活千載國家珍

而今工藝非神力

染得明霞更眩人

題鈞窯釉瓷·汪曾祺

鈞瓷天下奇

釉彩世無比

雨濕海棠紅

雲開天缥碧

茄皮葡萄紫

冰片雨子粒

孰能為此巧

神工由人力

無題·由甲申

鈞瓷數千秋

榮貫滿神州

再創新異彩

光豔耀全球

無題·徐國桢

高山雲霧霞一朵

煙光淩空星滿天

峽谷飛瀑兔絲縷

夕陽紫翠忽成岚

詠河南省神垕鎮鈞瓷窯·湯賢非

煉土成功可補天,五顔瓷石勝從前

女娲費解徒嗟歎,神垕奇珍具萬千

舉世瑰藏無價寶,此窯锺聚有靈泉

中州往古多陳迹,陶藝光芒獨領先

采桑子-聖火·泥猴張(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五光十色

聖母獻

年年誠虔

今更誠度

垕土聖水神火煉

紅霞秋雨

彩雲間

不似山川

勝似山川

燦爛輝煌留人間

還有一些美術家、書畫家直接揮毫潑墨,直抒胸臆,表達對鈞窯釉瓷的贊美之情。

範曾:千秋藝苑傳鈞窯,白玉為魂豔不妖。

韓美林:衆爐之首。

陳天然:神州之寶,釉色絕妙。神州古鈞,瑩玉生輝。

劉開渠:繼承古法構思奇,火調彩釉意境新。

陳叔亮:古有悠久傳統,今有不斷革新。美哉鈞窯釉瓷藝術,千家萬戶歡迎。

也有部分禹州仁人志士把對鈞窯釉瓷的喜愛,傾注筆尖,書寫着詩篇。

國之瑰寶·白喜臣

古鎮二度鈞窯釉瓷花,國之瑰寶走天涯,

昔日皇宮禦用品,今朝流入萬民家。

詠鈞窯釉瓷開片·苗錫錦

似紋非紋凝無痕

神工鬼斧藝絕倫

聲聲開片傳神韻

塊塊冰裂現奇珍

畫家擱筆難描繪

樂師停弦怎定音

借問此寶何處有

世間唯有鈞州尋

釉彩·張自立

雨過天晴潤如玉,花留水彩凝成珠

品綠評紅幻萬象,疑是畫聖神筆圖

造型·郭水林

造型求端莊,不學輕佻樣

既有君子風,又具帝王像

無題·李山

冰晶玉潔奪天工

神垕鈞瓷素有名

翠竹芳草鹦哥綠

朝輝夕霞胭脂紅

鄭和西洋送瑰寶

艾黎東來叙友情

奇葩再展工藝新

精神物質兩文明

國外友人的鈞窯現代詩

紐西蘭友人路易·艾察曾多次來鈞窯參觀通路,寫詩抒情。

(一)禹縣

禹縣,真個古趣酣醇

傳說禹王兼善工程

他服務人民

千秋後一郡尚樂道佳聞

隻顧治水的人

曾幾回往過家門

複憶北宋盛日

鈞器渾成

窯工絕技

攝我詩魂

(二)為神垕陶工而作

鈞窯釉瓷淡淡含蘊着

夕陽一般壯麗

和日出一般的光輝

智慧的神垕陶工

用他們靈巧的雙手

使鈞窯釉瓷獲得新生

每件鈞瓷都淺淺透着宋代陶瓷的神韻

是那麼燦爛多姿

看那新作

它們每從火中誕生

無論置放到哪裡

頓時使萬物增輝

(三)鈞窯釉瓷展覽

午後的陽光映入

照亮了巧妙陳列鈞瓷工藝奇迹

眼見一件件珍品

想起瓷工滿懷熱情

想起瓷工

心手并用

使宋代的榮耀再生

鈞窯釉瓷的精臻善

令人歎為觀止

以上詩作者,有作家、學者,也有書畫家、鈞窯釉瓷大師,也有仁人志士。身份各異,對鈞窯釉瓷的癡愛,是一樣一樣的。筆觸鈞情意,貼切韻緻。

日子如水,長流不息;鈞窯釉瓷靜美,歲月守望。

如今,也有許多書寫贊美鈞窯釉瓷鈞窯鈞藝的詩歌散文,由于篇幅衆多,不一一記之。

·5·

鈞窯瓷極其珍貴,這在民間有衆多的說法,下面粗略記錄一下:

黃金有價鈞無價

貴在一釉多變化

鈞窯釉瓷一件,變化萬千

欣賞不俗,餘味不盡

家有萬貫,不如鈎瓷一件

似玉非玉勝似玉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進入神垕山,七裡長街觀

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雲天

客商天下走,日進鬥金錢

神垕聚寶盆,泥土變成金

富了公子哥,苦了老藝人

要想窮,燒鈎紅,十窯九不成

驢肝馬肺雨後晴

不怕千招會,隻怕一招獨

三天不添鍋,撈着吃整桌

·6·

鈞窯和鈞窯瓷的有關歌曲

《鈞瓷謠》

作詞:朱海

作曲:張宏光

說是一幅畫

千年丹青難描她

紅若胭脂青如翠

都是情牽挂

入窯一色天

出窯萬彩霞

出神入化人間事

巧奪天工萬物花

畫千秋

歌盛世

中華鈞瓷美天下

燦爛大中原

禹州她的家

說是一首歌

如今又唱好年華

款款新意化新曲

走進千萬家

盛世鈞瓷謠

春風換奇葩

薪火相傳情未了

國寶代代傳佳話

《窯變》

作曲:鄒野

大河之上

天地之中

窯變一幅畫

千年丹青難描它

紅若胭脂

青如翠

都是心變化

心變化

入窯人間事

出窯萬古花

敢向大河訴兒女

一捧黃土捧出了你我他

你我他

尾聲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詩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的”。鈞人,文人;匠人,匠心。在歲月的長河裡,願他們的勞動創造出更多的美,一詩一意,增輝鈞窯釉瓷的榮光······

鑒于我的學識短淺,詩詞歌賦裡的鈞窯和鈞窯釉瓷器,應是有很多很多的。這裡難免挂一漏萬,再者,我乃莊稼人喜愛寫作為趣罷了,望陶瓷界大家們和鈞釉瓷大師們和傳統文化大咖們,多指導,并指正。

聊聊鈞釉瓷那些事兒|詩歌裡的鈞窯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