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昆相聲水準下降,這個鍋戴志誠不背,别再罵戴志誠了

作者:北京程池

網絡上有一個提問,姜昆近二十年來對相聲藝術有何貢獻。我看了非常多的回答,其中最典型的是——姜昆過去的作品很好、落地、幽默,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引領了80年代的相聲藝術。但自從跟戴志誠合作以後,開始走下坡路,甚至束縛了全國相聲藝術的發展。

姜昆相聲水準下降,這個鍋戴志誠不背,别再罵戴志誠了

姜昆在八十年代初和搭檔李文華同志

這種回答一般都肯定姜昆前期的貢獻,對其後期尤其是近十五六年來的表現批評居多,而且都把罪責歸咎于戴志誠。

對于這種回答我是強烈反對的。我認為不該由戴志誠來背這個鍋。

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姜昆在前期能如此優秀?

很簡單,每個人在事業上都有上升期和下降期。文革剛結束,三十出頭的姜昆,生活閱曆有一定基礎,精力旺盛,創作欲望強烈,而且當時對于文藝工作者下基層體驗生活的制度執行的非常到位。是以姜昆好作品一個接着一個,把他推向藝術人生的巅峰。

姜昆相聲水準下降,這個鍋戴志誠不背,别再罵戴志誠了

姜昆和唐傑忠同志1987年《虎口遐想》

我還要着重強調的是,當時的曲協主席都是經曆過舊社會的老藝人,放手藝人創作,給予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那個時代,由于創作空氣自由,文藝氛圍濃郁,是以除了姜昆,老一輩相聲藝人諸如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等都老樹發新枝,新作不斷。

豈止是相聲領域,曲藝的其他藝術門類也是一片生機勃勃。比如評書領域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劉蘭芳(女)等大家,一個個精彩不斷。

因為姜昆個人藝術成就斐然,很快一方面擔任中央重要文藝團體上司,經一方面順理成章進入曲協擔任重要職務。巧合就在于此,當姜昆進入曲協擔任重要職務時,搭檔唐傑忠同志因病去世,當時就把天津說唱團最優秀的青年相聲演員戴志誠調到北京,作為中生代優秀相聲演員姜昆的搭檔。從藝術上看,這是非常好的搭配,堪稱強強聯合。

姜昆相聲水準下降,這個鍋戴志誠不背,别再罵戴志誠了

問題在于,由于擔任雙重上司,一方面姜昆擔任中央說唱藝術團的一把手,另一方面還是曲協的副主席,社會活動、會議等等,各種繁瑣事務纏身,而且随着身份的變化,姜昆開始強調相聲等曲藝藝術隻能歌頌,本質上看,隻能歌頌必然喪失現實主義批判精神,而相聲的幽默絕大部分是建構在批判和諷刺的基礎上的。

雖然戴志誠是姜昆的搭檔,按說創作上是平等的,但其實二人身份地位懸殊,姜昆主張的東西,戴志誠是無法改變的。是以很多朋友就産生這樣一種感受,是戴志誠擔任姜昆搭檔以後,姜昆的作品才不搞笑了的。

姜昆相聲水準下降,這個鍋戴志誠不背,别再罵戴志誠了

嚴格的說,姜昆也希望恢複自己在80年代的輝煌,奈何身份不允許自己再去随便批判和諷刺,同時創作上由于梁左離世多年,确實沒有了高品質的腳本基礎。

戴志誠作為搭檔,近年來才在曲協内部有了理事一職,政治地位跟姜昆不可同日而語,根本不可能實作創作平等。

我再說一遍,姜昆近二十年在相聲藝術上少有作為,是其自身的原因,也是無法改變的原因,這一切跟優秀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戴志誠沒有任何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