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特斯拉漲價 電動汽車漲價成新常态

3月16日,比亞迪通過媒體平台發文: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比亞迪汽車将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000元-6000元不等。價格調整自3月16日零時起生效。

比亞迪、特斯拉漲價 電動汽車漲價成新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比亞迪自1月21日宣布漲價以來的第二次價格調整。巧合的是比亞迪的老對手——特斯拉,5天将價格提升2次。

是以,自然會有媒體發問今年電動汽車持續漲價會是常态嗎?

迫不得已的漲價

" 新能源市場情況良好,接下來還會有宣布漲價的車企。"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如此表示。

早在前幾天,筆者就釋出過文章《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飙漲,近40款電動車漲價》進入 3 月份以來,已經有近 20 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 40 款。

1、鎳價格的持續

3 月 15 日,鎳現貨價格小幅上漲,現報價 228333.33 元 / 噸,較前一交易日小幅上漲 2.20%。鎳價依然處在偏高的位置,市場波動也較大,走勢也并未回歸常,三元锂電池成本也随之波動。

鎳、磷礦、锂礦等資源價格上漲,導緻一個現象。即下遊為為上遊打工,車企上方有代理商、緊接着是供應商、再然後才是類似于贛鋒锂業、億緯锂能等上遊企業。

比亞迪、特斯拉漲價 電動汽車漲價成新常态

以贛鋒锂業為例,其1-2月扣非淨利暴漲10倍,賺了14億。去年的淨利潤為51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價格持續飙升,那車企如果不提升價格,最終隻能淪落為最辛苦的打工者。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也表示:“此次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單靠産業鍊的某一環節很難消納全部上漲。”在他看來,由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期是由财政補貼培育而成,市場不會接受新能源汽車價格明顯高于同級别燃油汽車的現象。是以,新能源汽車漲價空間極小。但如果電池漲價幅度超過新能源整車企業可承受的程度,極有可能出現兩年前新能源汽車産銷量下降的局面。

2、補貼退坡

與2021相比,2022年的補貼政策也繼續退坡30%,補貼标準為:續航裡程300-400公裡(含30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0.91萬元,續航裡程大于400公裡(含40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1.26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補貼0.48萬元。

作為1月份第一批宣布漲價的車企之一,小鵬汽車表示車企“漲價”并不是因為原材料上漲,而是新能源車補貼退坡造成的購車支出增加。

衆所周知,因高漲的成本壓力,某些品牌已出現價格倒挂的現象,每賣出一台車虧損一萬元左右。電池原材料價格瘋漲、晶片短缺、妖鎳惹禍、補貼退坡卡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喉嚨。

3、賣積分也難以盈虧

今年3月2日,蔚來釋出了其2020年第四季度财報及全年業績,根據資料顯示,公司毛利率終于由負轉正,全年毛利率實作11.5%,而其中的第四季度高于前三個季度,達17.2%——對此,公司透露,系因在第四季度中通過“積分”變現1.2億元所緻。

比亞迪、特斯拉漲價 電動汽車漲價成新常态

另外,蔚來創始人、CEO李斌還透露,公司還存有20萬個積分,将在2021年進行銷售。

由于此前新能源汽車積分價格一直較低(最低約為800元/分),而積分制修改後,價格出現了增長。特别在去年底前,部分傳統燃油車企出現了強烈求購“積分”的态勢,導緻“積分”市場供不應求,進而使得去年底的價格升至約3000元/分。

不過,就目前情勢來看,國内新能源廠商的盈虧還難以靠售賣積分轉正。過去,賣積分的确可以對沖風險,但是今年随着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加速新能源戰略,勢必導緻新能源積分價格波動。

今年是買新能源好時機麼?

前幾年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從政策層面先後出台了不限行、不限購、免購置稅、新能源購車補貼等,通過一系列利好措施吸引消費者購車。不過,當時出于對新能源汽車的不信任,以及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等客觀因素影響,不少人還是沒有将新能源汽車納入首選車範圍之中。

接下來我們從4個角度看現在是否适合入手新能源汽車。

1、油價角度

據媒體報道,3月17日24時大陸油價将迎來調價視窗,而本輪周期,國際原油高位震蕩,波動幅度較大。

分析人士指出,95号汽油将全面來到“9元”時代。

油價的上漲,令部分燃油車主開始“恐慌”。有車主留言表示:“與時俱進,準備進入跑步上班時代”“我感覺受到制裁的是我。”随着油價的不斷上漲,電動車的用車成本優勢則趨于明顯。有網友表示,已後悔購買燃油車型。

算一筆賬,以年跑20000公裡,加注92号汽油且每百公裡油耗8L的小型私家車計算,若3月17日最新一輪國内成品油價格上調了1040元/噸,該車每年的油費約為14128元,較2021年底上漲近3000元。

2、新能源還會漲麼?

與汽油一樣,鎳、钴、錳等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低價隻能成為曆史,除非電池發生了革命性的更新,否則價格回調的可能性不大。

比亞迪、特斯拉漲價 電動汽車漲價成新常态

這意味着新能源價格再次上調是必然事件。

特斯拉和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企業,其漲價正釋放着一種信号。不排除會有其他企業跟風漲價。有意思的是,從資料上來看,價格上漲并未影響到新能源汽車銷量,國内新能源汽車仍然呈現熱銷姿态。前不久,中汽協釋出資料,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76.5萬輛,同比增長1.5倍。

3、政策角度看,新能源依舊有優勢

上綠牌、不限行、沒有購置稅。目前依舊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優勢。

3月6日,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消費持續恢複”,并部署了具體措施。在政策方面,國家持續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在購置補貼、免征購置稅、路權等政策的推動之下,國内新能源汽車實作快速發展。

不過,2022年初,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尤其是特斯拉車主,由于傳聞保費上漲的最高幅度達到了80%,使得用車成本陡增,引發了不少不滿的聲音。除了特斯拉之外,小鵬、蔚來、理想汽車等品牌,其車型的保費也上漲了不少。雖然負擔不算太重,但同樣引發了車主和潛在消費者的強烈不滿。

4、配套設施看 新能源正在彌補短闆

“十四五”規劃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中心等建設。新基建具有強外部性、效用外溢性、公共産品屬性、受益範圍廣、規模經濟等特點,其基礎性地位決定需要走在經濟社會發展前面。

比亞迪、特斯拉漲價 電動汽車漲價成新常态

受益于政策激勵和需求拉動,大陸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充電樁保有量從2015年6.6萬台增加到2021年的261.7萬台。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021年為784萬輛,車樁比為3:1,按照車樁比1:1測算,未來十年建設6300萬台,預計将形成1.02萬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電駒小結:

從今年初至目前,已宣布新能源車漲價的品牌包括了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哪吒汽車、廣汽埃安、飛凡汽車、比亞迪、歐拉、上汽通用五菱、大衆汽車、零跑汽車、極氪、幾何汽車、福特汽車、威馬汽車、榮威等,涉及車型有40款左右,幾乎囊括了市場上大部分主流的新能源車。

2022年,您會在今年購入一台新能源汽車麼?歡迎在留言區留下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