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題圖 / 畫江湖之不良人再給武俠動畫一些時間。在中國文娛市場,“武俠已死”似乎已成定論。從形式、内容到立意缺乏創新,武俠故事難以脫離窠臼。原本培養出大批閱聽人的武俠影視劇,近年來也停留在翻拍、吃老本階段。最終,以網際網路為土壤成長起來的玄幻題材成為武俠題材的接班者,天馬行空的幻想情節成了當代年輕人精神世界的一種寄托。武俠題材的式微,與本身的問題和時代大背景的變化脫不了幹系。

然而,文學領域、真人影視領域不再吃香的武俠題材,卻在動畫領域裡新作不斷。

2月,《枕刀歌之塵世行》開播。它的前作,于2021年上半年開播的《枕刀歌》第一季,在豆瓣評分8.2。同期播出的《畫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将唐末亂世少年的成長故事鋪得更遠。另一部改編自新派武俠小說的動畫《少年歌行》的新作“風花雪月篇”,則引入更多勢力和個性鮮明的角色,試圖向動畫觀衆還原架空世界裡少年們“策馬江湖夢,倚劍踏歌行”的武俠奇遇。

去年年初由“年更”變周更的《風靈玉秀》,再加上曾經小爆的《少年錦衣衛》、武俠經典之作《秦時明月》系列——在國産網絡動畫領域,武俠題材數量雖不多,但各個作品評價卻不低。“國産動畫裡,武俠故事總是能給我驚喜。”有觀衆在社交平台敲下這樣的感慨。

為什麼如今在整個大文娛領域唱衰的武俠題材,在動畫領域仍舊可以發光發亮?依托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武俠動畫,到底又靠哪些獨特之處吸引當今的年輕觀衆?吸引特定閱聽人的武俠動畫,它遵循的仍舊是相同的發展模式:一條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而另一條則是基于現代流行元素的創新,雙線交叉,才呈現出了适合當下年輕觀衆喜歡的武俠故事。

三部面向兒童觀衆的經典武俠電視動畫在十多年前,有三部武俠題材電視動畫給中國95後、00後的年輕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們分别是2006年播出的《虹貓藍兔七俠傳》,2007年的《秦時明月》和2012年的《俠岚》。

這3部武俠動畫以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有力的人物塑造,對兒童觀衆産生了極大吸引力,在播出期間均收獲了極高收視率。但是,站在武俠影視内容創作的角度,制作方其實是遵循兒童動畫的特點,做了很多“減法”的。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首先是相對簡單的人設、世界觀和故事主線。為了貼合兒童觀衆,《虹貓藍兔七俠傳》采取了動物拟人的方式,《俠岚》則以少年為主角。無論是虹貓尋找六劍傳人打敗黑心虎,又或是孤兒輾遲成長為俠岚,打敗窮奇救回姐姐,武俠動畫在劇情上盡量簡潔,其人物、事件都完全虛構,世界觀也盡量模糊化。即使是《秦時明月》,也在原著小說基礎上大大簡化了前期的戰争情節,以荊天明的登場作為故事開端。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其次,則是動作場面“減法”。《虹貓藍兔七俠傳》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期間被緊急停播的事件,至今仍屢屢被不少動畫觀衆提及。而今有觀衆在社交平台回顧《俠岚》時,還會提及動畫中打鬥場面較少,主角“突然就明白了什麼道理,一下子變得很厲害秒殺了對手”的情節。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以兒童為主閱聽人的武俠動畫,考慮到兒童的接受程度和畫面表現,很難去強化武俠故事“武”的一面。而對于“俠”,兒童觀衆的認知與成人有差異,畢竟“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這也使得當年不少小觀衆在長大後,再去重溫自己童年的美好記憶時,發現這美好記憶其實是有濾鏡的:除了《秦時明月》第一季因為有原著小說背書可以保持劇情的流暢外,其他兩部原創動畫雖然在故事背景建構和角色設定方面有亮點,但是故事線拉長後,劇情或多或少都有些後繼無力。

不過,當年的兒童觀衆至今仍對《虹貓藍兔七俠傳》裡既剛烈又柔情的藍兔印象深刻;還記得《俠岚》輾遲與千鈞、辰月的友情,會為鸾天殿三人組重逢而感動。顯然,武俠故事裡刻畫的重情重義的人物,兒童也能感受得到。

動畫作品具備長線開發的優勢,盡管中國兒童動漫市場在若幹年前已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業鍊,但這三部作品的後續發展并非全都一帆風順,這和制作公司生存狀況以及播放管道的變更都有密切關系。

《虹貓藍兔七俠傳》後,嘗到了甜頭的制作/出品方宏夢卡通陸續制作了一系列《虹貓藍兔》動畫以及各類外傳,然而系列動畫的推出操之過急,在故事方面套路化、低幼化,再未曾獲得前作一般的熱度。2015年,長城動漫收購宏夢卡通後,将該IP進行了出售。

制作《俠岚》的若森數字,在主線故事結束後嗅到了網際網路内容崛起的新風口,砸鍋賣鐵開始做劇情偏成人向的動畫《畫江湖之不良人》。而此時的《秦時明月》,已經制作播出了4季動畫,将内容靠向網際網路平台,依靠相對成功的衍生開發,成為了國産動畫内容領域的頭部IP。

網際網路内容市場,武俠動畫的多要素融合毫無疑問,依托于網際網路的播出管道,閱聽人人群年齡層面得以擴大,再加上動畫在表現力、制作模式和播出形式等各個方面的獨特性,都使得武俠動畫在表現形式和故事構架上可以更加大膽。不過,也需要注意到網際網路上潛在閱聽人對于武俠文化的接受程度。

武俠動畫的閱聽人主要集中于95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群體中,這些年輕觀衆盡管曾在幼年受到過兒童武俠動畫的熏陶,但更是浸淫在玄幻故事中長大,無論是對武俠文化的認知,或是透過故事去了解武俠故事核心,他們都需要較長時間。也是以,這些基于網際網路管道的武俠網絡動畫,其創作方式呈現出兩種形态。

一種是在作品中糅合年輕動畫觀衆喜愛的動畫要素。

在早期的《畫江湖之不良人》裡,人物設定、大量刻意搞笑的情節,或多或少參考了日式動漫,更别提高人氣角色黑白無常在第一季死掉後竟然又在第二季複活這樣的設定。《畫江湖之不良人》的作品調性,符合早期國産網絡動畫的内容特點。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少年錦衣衛》熱炒九公主和段雲的CP感,但是不佳的故事表現備受觀衆吐槽。不少觀衆直指兩季故事“講了個寂寞”,第一季進行大量鋪墊的鬼街,第二季說炸就炸,而整個故事主線更是不夠明朗。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2018年,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動畫《少年歌行》為了盡可能擴大閱聽人,制作方在動畫裡熱炒“男男”CP,吸引了大量女觀衆。這與當時的整個網絡内容市場傾向于挖掘女性閱聽人群體的更多可能性不無關系。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在仙俠修真故事裡常見的能力體系設定,也出現在了《畫江湖之不良人》前3季、《風靈玉秀》和《少年歌行》中。這種設定便于動畫觀衆快速了解登場的大量人物之間武力值的差別,不過其中的主角們倒是甚少出現“越級殺人”這種違背武俠世界設定的情節。

另一種,則是在視覺層面去再現傳統武俠影視作品特點。

在《枕刀歌》和《風靈玉秀》這兩部在表現手法上更貼近傳統武俠影視片的動畫裡,快節奏的打戲是各自的賣點。無論是面對任何時代的觀衆,流暢灑脫的動作場面一直都是影視作品的大看點。精彩紛呈的武打設計、特效不僅豐富了視聽表現,另一個重要作用則是為了貼合人物設定和故事主題。實際上,在如今網絡内容的稽核力度下,武俠動畫的動作戲暴力場面已經大大削弱。

《枕刀歌》裡每一集都有大段酣暢淋漓的高品質打戲,不止有徒手搏鬥,刀、弩、槍、劍、戟、棍、環等中各種兵器都出現在動畫中,動作場面精彩卻不重複。

《風靈玉秀》中主角白钰袖看似柔弱的身軀與拳拳到肉的招式形成對比,觀衆可以感受到動畫傳遞出來的武俠打鬥之美。

武俠動畫并非國産網絡動畫市場的主流,這些作品依靠各種成熟的動畫要素,以及武俠故事本身極具視覺吸引力的動作戲以吸引年輕觀衆的關注、讨論、分享,其實無可厚非。也正因為如此,以上諸多動畫作品實際上缺乏足夠的内容長度去實作從武到俠的投射。單從《畫江湖之不良人》用了3季才基本講完了李星雲和不良帥之間的故事,可見一斑。

江湖人,江湖事

武俠故事與玄幻故事不同,前者着力于描述人與人之間的故事,而後者則在于描述主角通過更新打怪曆練變強的過程。可以說前者是以人的變化隐射江湖,而後者是以人的努力逆天改命,也是以武俠故事的核心,其實是以人物的成長、變化去展現彼時社會之沖突。

讀者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們一直沒有細談《秦時明月》。這部跨越了電視和網際網路的武俠動畫系列,是傳統武俠故事與動畫高度結合的産物。該系列動畫融合曆史,借助真實曆史事件節點構築故事,闡述“俠高于武”的核心價值,極富人生哲理意義的台詞至今仍讓動畫粉絲念念不忘。由《秦時明月》動畫的設定,可以窺見而今武俠動畫發展必需兩大要素:合理的故事背景建構和成功的角色塑造。

其一,完善的故事背景建構。

絕大多數武俠故事都以真實的亂世為背景,這不僅可以讓觀衆在開篇對故事本身有一個大概預期,還能給予登場角色清晰的曆史和形象坐标。通過對服化道進行曆史次元的還原,亦能代表制作方的誠意,讓觀衆産生真實感,快速代入到故事中。

《秦時明月》就是以秦朝曆史為架空背景,蓋聶、李斯、蒙恬、季布等大量角色都是中國曆史中曾經存在過的人物。動畫借秦朝曆史發展的幾個關鍵事件節點為根本,将傳統國學思想、理論和曆史典故融入到虛構情節中去,以此引發年輕觀衆對這段曆史的興趣。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畫江湖之不良人》的故事發生在唐末的五代十國時期,這是曆史上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片中的不良人屬于唐朝底層執法人員,由于不像其他官吏有明确記載,則更容易為後世進行再創作。而袁天罡、李淳風作為唐朝知名玄學家,曾多次出現在唐朝相關的影視作品中,動畫裡二人更是成了謀定唐朝江山的兩個重要角色。動畫第三季最後一集不良帥袁天罡之死,至今仍令不少動畫粉絲難以釋懷。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少年錦衣衛》《枕刀歌》的故事皆發生在明朝,作為曆史上史料記載相對完整,曆史素材豐富且多樣的朝代,本身早已成為後世武俠熱門故事背景。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完全虛構故事背景的《少年歌行》《風靈玉秀》,則由主角在江湖遊曆逐漸引出整個世界觀。《少年歌行》依靠登場角色帶出雪月城、無雙城、天外天、唐門、雷家堡等各門各派,北離皇子争位的故事主線也在第二季中逐漸清晰。《風靈玉秀》則靠兩位女主闖蕩江湖引出青龍會、蟲谷等各方勢力,由于動畫目前僅播出了一季,世界觀、故事背景并非完全清晰,仍需要靠後續更新去逐漸補完。

其二,主角成長、配角塑造缺一不可。

這些武俠動畫無一例外均采用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為主角,李星雲、袁小棠、荊天明、項少羽、何方知、雷無桀、蕭瑟,少年們或許勢力單薄,或許一開始懵懂無知,但是卻一腔熱血,這給角色成長留夠了空間,其後續成長易引發觀衆共情。

群像戲是武俠故事的一大特色,在主角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不少亦師亦友的角色。比如李星雲與張子凡、李星雲與袁天罡,荊天明與項少羽、荊天明與蓋聶,蕭瑟與司空長風、雷無桀與李寒衣等等。再加上各門派、勢力對故事情節有重要推動作用的代表性人物,每個人的過往單獨也可以成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産生愛恨、情仇、悲歡、俠義,身處其中的主角需要成長,配角需要凸顯價值,這不僅僅要給角色配置設定合理的劇情,通過角色凸顯大時代背景下個體的命運随時代變化而改變,這正是武俠故事以江湖為衣,展世間百态的核心。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實際上,動畫創作者們也深谙豐富作品世界觀和人物背景的重要性。在劇場版動畫《枕刀歌之塵世行》裡,觀衆終于知道羅通與紅娘的糾葛,又是如何從漕幫少幫主變得孤立無援,人性唏噓與命運無常在配角的故事中更顯立體。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少年歌行風花雪月篇》耗費了不少劇情講述李寒衣、司空長風、宋雁回、雷千虎等上一代江湖人的故事,反襯出無心、雷無桀、司空千落、無雙等這一輩個性鮮明的年輕人“随心而動”的少年江湖氣。

一方面是将動畫觀衆喜愛的熱門要素糅合在故事中,一方面去再現武俠故事裡有關于“俠”的各種解讀,即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多種關聯,這正是如今基于網際網路内容市場的武俠動畫創作形态。而其優勢已然明顯,多季、劇場版、番外篇等各種動畫形式的靈活運用,可以逐漸将武俠故事的世界觀、登場人物衆多的特點補完,這是其他影視内容形式難以實作的。但是,這就需要制作團隊在劇情編排和人物弧光的設定方面更加審慎。

已更新數季的《秦時明月》《畫江湖之不良人》,建構起了龐大且完整的世界觀、數量衆多且極具個人魅力的角色、相對清晰完整的故事主線,也獲得了大批擁趸,是武俠動畫裡從内容到衍生開發都比較成功的先行者。不過,各自最新季的表現引發了粉絲争議:《秦時明月》第六季耗費大量劇情篇幅聚焦于農家支線,由此引發主角團“掉線”、劇情節奏拖沓等問題;在播的《畫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主線劇情進入了新階段,男主李星雲人設轉變缺乏過度卻引發了粉絲争議,部分粉絲認為人設的重塑過程簡單粗暴,但是另一些粉絲卻認為“人狠話不多”代表男主的全新成長。

文學、真人影視劇到動畫,武俠故事的變與不變(下)

從故事背景的建構到角色的塑造,武俠故事并非是完全用于消磨時間的娛樂内容形式。在基于網際網路内容範疇中,盡管武俠動畫已經盡可能貼合如今閱聽人市場的接受度,但是觀衆對武俠故事的了解,也會根據年齡、喜好、審美的不同,進而對人物刻畫、故事情節、故事核心等各個方面有所偏好。站在創作者一方面,但凡想要将幼時讀到武俠故事、看到武俠影視劇而産生的洶湧澎湃的心情再傳遞給如今年輕人的創作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時間去摸索如今閱聽人的喜好。

如何用視聽語言進行重組和表述,去傳遞武俠這種傳統文化,如何讓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并存,如何去讓盡可能多的年輕人從武俠動畫中汲取中國人的價值觀,這正是武俠動畫于中國網絡動畫市場的重要意義。

随着國産動畫的閱聽人群體越來越龐大,武俠作品未來會成為一個國産動畫領域的重要類别麼?《新秦時明月》正在播出,《俠岚》在10周年之際開啟新篇章,《少年歌行》即将推出其他特别篇,《少年錦衣衛》第三季不久将和觀衆見面,《風靈玉秀》第二季、《枕刀歌》第二季也将在今年上線,再加上在做的漫改動畫《镖人》——我們不妨再給武俠動畫一些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