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氪首發|“複亞智能”完成數千萬A2輪融資,推進無人機DaaS營運

近日,36氪獲悉,無人機DaaS營運服務平台複亞智能完成數千萬A2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彙金集團連續多輪投資,浪潮資本擔任獨家财務顧問。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将主要用于全自動飛行系統的研發和DaaS營運服務平台的部署。此前,公司曾獲得中彙金集團、維思資本、圖靈創投、永徽資本、國宏嘉信資本的投資。

複亞智能成立于2017年,提供以自動飛行算法為核心的工業無人機軟硬體系統及服務,服務電網、交通、應急、安防、水務等多個行業的巡邏、巡檢場景。

随着低空域法規标準體系逐漸完善,無人機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快速打開。在複亞智能CEO曹亞兵看來,工業無人機應用經曆了三個階段,硬體階段、智能化階段和服務化階段,無人機的核心競争已從硬體的參數競争轉向自動飛行替代人工控制,通過深入場景的自動飛行算法與應用軟體滿足使用者場景需求。無人機的應用逐漸回歸業務價值,行業應用向飛行服務化方向發展。

2018年,複亞最早提出工業無人機2.0——取代飛手操控,實作無人機系統的全自動化運作。在此基礎上,複亞研發了無人機全自動飛行系統。複亞智能的全自動飛行系統由自動機場、自動飛行算法、智能分析平台和雲平台4個子產品構成。其自動機場能實作24H無人機自動運作,自動機場和無人機在使用者現場分散部署,以提高事件發生時的反應速度。

複亞目前已服務了交通、電網、風機、水利、應急等行業的10多個巡邏巡檢場景,以交通領域為例,無人機可以在巡邏過程中完成發現路面異常狀态、拍攝違規車輛行為等任務。複亞的自動飛行無人機系統目前已銷售出數百套,公司自成立以來業績連年實作100%增速。

36氪首發|“複亞智能”完成數千萬A2輪融資,推進無人機DaaS營運

多場景概念圖

與大量在無人機硬體進行同質化竟争的廠商不同,複亞專注在自動飛行算法研發、深入應用場景資料沉澱和DaaS營運服務平台建設上。

曹亞兵告訴36氪,複亞通過多年來自動飛行系統銷售積累的經驗發現,客戶需要的是業務價值,而非無人機硬體或系統。一方面,客戶鮮少培養飛手,臨時飛手的作業成本較高且通勤時間長,反應速度有限,另一方面,無人機在客戶手中的開機率有限,存在較大的空置,而城市場景客戶空間高度重合,城市共享能帶來資源複用的機會,基于上述認識,複亞向着全自動飛行和DaaS分時租賃營運化發展。

自動飛行算法方面,複亞目前能根據其自研的核心算法實作無人機自主巡檢巡邏,且對巡邏巡檢标的實作精準定位和跟蹤拍攝,即通過AI算法實作實時感覺與自動定位。在無飛手情況下“自動駕駛”,完成飛行路線和拍攝任務。截止目前,複亞傳遞後累計工作150萬小時,飛行作業15萬小時,沉澱大量場景化飛行資料,不斷強化其飛行算法應對不同場景的自動飛行能力。

複亞将無人機自動飛行能力分為航點飛行、輔助自動飛行、進階輔助自動飛行、有限自動飛行和全自動飛行(DL1-DL5)5個飛行級别。複亞目前大部分場景處于DL3-DL4場景,可實作自主目标跟蹤、SLAM視覺路徑規劃、違章車輛跟蹤、動态目标跟随等功能,極大提高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覆寫能力與反應能力;未來随着進一步深入場景,沉澱算法和産品,複亞将向着DL5級别,即在任何情況下自主飛行方向發展。

36氪首發|“複亞智能”完成數千萬A2輪融資,推進無人機DaaS營運

無人機機場

基于其自動飛行能力建設,2021年複亞在業界率先提出了“無人機DaaS營運服務平台”,引領行業由無人機系統銷售轉向自動化營運服務。客戶可租賃無人機某一工作時段獲得飛行服務,以此降低客戶的使用成本和提升無人機的使用率。目前,複亞已完成三個城市批量部署并實作複用,據曹亞兵介紹,客戶使用成本下降50%以上、初始投資下降78%以上;區域化部署将應急性提升3倍以上;設施使用率提升4倍以上;長尾場景增量10多個。基于目前積累的業務能力,複亞将逐漸向更多城市部署DaaS平台,拓展DaaS服務業務。

36氪首發|“複亞智能”完成數千萬A2輪融資,推進無人機DaaS營運

DaaS平台部署圖

在創始團隊背景上,公司創始人兼CEO曹亞兵是上海傑出創業青年,有着10多年的創業和企業營運經驗;公司CTO程亮是複旦大學博士,有着多年火箭衛星控制研究和無人機飛控與算法開發的經驗,曾多次參與火箭、衛星、無人機控制項目的開發;首席科學家馮輝是複旦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機器視覺、無人機AI應用、無人機自動駕駛等領域,有着無人機判别車輛方位等多項專利。目前,複亞共有120名員工,研發占比超過40%。公司研發團隊在自動飛行算法、感覺、控制、決策等算法上積累較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