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有沒有時間上線幫我打下《劍網3》嗎?我最近突然被公司安排出差,不能上号,幫我做下公會任務吧,不然我充的六萬塊都白費了”。

很久沒聯系的室友朱軒給我打來電話,電話中他對《劍網3》找人做任務的心情異常急切。

聽說朱軒又充了好幾萬,我大為震驚。想起兩年前畢業時,他充值還不到一萬元,我不太能了解其中緣由,在詢問了身邊的同僚和親友後卻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有在遊戲中“氪金”的習慣,不同的是“氪金”的被動或主動、多或少。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劍網3官網頁面。圖源 /《劍網3》官網

連續抽卡好幾萬,新角色的誘惑難以抵擋

“我發誓,我絕不氪金《原神》這類抽獎遊戲,玩遊戲就應該買皮膚,而不是抽卡影響遊戲平衡!”

《原神》剛出來時,好友洪傑作為《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的終極粉絲,極度鄙視《原神》抽卡遊戲,“除了氪金提升人物能力外,沒有任何技巧可言,也沒有任何競技性”。

但僅僅一年,洪傑就告訴我,他在《原神》中充值了1.5萬元,平均每個月花費1250元。“我自己也控制不了氪金的欲望,好像會陷入一種人物收集癖中,出新角色就想要擁有”。他曾算過一筆賬,按照《原神》現在的角色,自己想要拿到所有英雄,并且滿“命座”的話,每個五星角色需要1萬元。

如此計算,在每次抽卡都出保底活動的情況下最少需要花上24.3萬元,如果再算上武器的價格,原神全員“滿命”且人手一把武器,則最少需要32萬元的抽卡金額。

洪傑“氪金”,到底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還是因為遊戲商家的套路?

為了搞清楚原因,我也下載下傳了《原神》這款遊戲,我發現,問題也出現在我身上。開始幾天,每當角色打副本有難度時我便會想着,“如果是新人物,強度很高,應該很好打吧。”又或者是當遊戲爆出非常出色的“聖遺物”(裝備)時,也會想着“要不要稍微氪金一下,不然這麼好的裝備就浪費了”。

看着好不容易每天做任務獲得的“原石”,再看看手裡屬性完美的“聖遺物”,我還是克制不住打開了抽獎頁面。畢竟,我自己連續一個月做任務得到的原石,能抽七個十連,在不出“保底”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拿到想要的角色——“雷神”。

然而在七個十連抽後,我還沒抽到。距離我的“保底”還剩下兩個十連抽(注:保底,《原神》抽獎機制為9個10連抽必得一個SSR角色),為了抽中“雷神”,我頭腦一熱,直接往遊戲中充值648元,心裡想着“這還不夠吃兩頓海底撈的錢”。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原神》抽卡畫面。圖源 / 奇偶派截圖

有專家分析稱,“遊戲研發與行為心理學密切相關,遊戲會調動玩家的競争欲,比如内置抽獎‘開箱’系統,把一些能大幅提高玩家遊戲體驗的物品道具放入抽獎系統中誘惑玩家,即便中獎機率不高,玩家一次抽中進階别遊戲道具後,也會上瘾似地繼續抽獎、‘開箱’。”

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和洪傑都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遊戲商家的“開箱”套路之中了,僅“雷神”一個角色卡就讓我從“保底的九十連抽”到“首充30元”、再到月卡、年卡等,一“氪”到底。同時除了人民币的真實支出外,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換取遊戲道具和遊戲裝備上面,每日簽到、每日登入等任務讓我在遊戲中不知不覺長期“搬磚”,為遊戲商家提供了活躍度。

獲得極緻滿足,氪金買皮膚就像信仰

前段時間,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與中國遊戲産業研究院釋出的《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2】顯示,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255.38億元,同比增長7.57%,移動遊戲使用者規模達6.56億人,同比增長0.23%,人均使用者氪金344元。

看到這個資料,大量網友發出疑問:“遊戲氪金誰拖我後腿了?”

大多數朋友告訴我,自己在遊戲中充錢的原因無非兩種,“好看”和“變強”。

同僚張威,《王者榮耀》每次出新皮膚,特别是自己喜歡的皮膚時,他都會有想要購買的沖動,即便這些皮膚隻是好看,并沒有任何攻擊力或技巧上的加成。

“我在遊戲中劃船不用槳,全程隻靠浪,但是隻要皮膚炫酷,就會覺得自己是全場比賽中最耀眼的存在,并且還能起到‘威懾’作用。”張威說。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王者榮耀》八戒皮膚,圖源 / 《王者榮耀》官網

張威解釋,當對一個英雄的熟練度達到可以在召喚師峽谷立足的時候,“皮膚”是在開始時向對手展示自己實力的重要途徑,一定程度上也是用來區分彼此是否強大的一個标志。“酷炫的皮膚就是在告訴對手‘等會我要虐你了!’”

甚至,遊戲皮膚還可以帶來身心上的愉悅,就像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一般,特效一百分的英雄用起來也更加“絲滑”。

除此之外,不論是《英雄聯盟》,還是《王者榮耀》,大量遊戲皮膚都存在三國題材、青花瓷題材、西遊記題材等經典元素。張威就是三國題材的忠實粉絲,每次《王者榮耀》出這類題材的皮膚,他一定要氪金買下來,“就像是信仰”。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王者榮耀》關羽皮膚。圖源 / 《王者榮耀》官網

除了為了“好看”氪金,“變強”也是大量玩家“氪金”的理由。

張威充值最多的遊戲是新出的一款遊戲,“我今年在這款遊戲已經氪金了2000元,為了變強而氪金是必不可少的,隻有華麗的技能與強力的卡牌才能讓我有遊戲體驗感”。他繼續說道,“雖然我是微氪玩家,但已經能感受到現實中難以得到的尊重和認可,真爽!”

年輕人“氪金”最大的源動力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進而獲得幸福感,但這也是商家精心算計的結果。據光子星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王者榮耀》共計釋出了接近500款皮膚、108位英雄。比如看似免費贈送的戰令限定皮膚,除了保證遊戲時長外,還要花費388點券(38.8元)才能獲得第二款;奪寶限定皮膚需要平均花費1500元(榮耀水晶);而年度/周年限定、貴族限定、KPL限定則綁定了時間、場景、情緒,讓使用者心甘情願為之“氪金”。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圖源 /光子星球

财報資料顯示,騰訊在2021Q3,本土市場遊戲收入為人民币336億元,同比增長5%。國際市場遊戲收入為人民币113 億元,同比增長20%,騰訊在2021年一月釋出《王者榮耀》版本更新後,靠着8款皮膚入賬40多億元。

年輕人逃避生活的借口,終究治标不治本

過年期間,我在咖啡店與網吧中,随處可見拿着手機或是抱着電腦一起玩遊戲的年輕人。

氪金抽卡、買皮膚,在遊戲世界裡我控制不住自己

年輕人正在玩手機遊戲。圖 / 視覺中國

我曾問過我的一位好友,為何他能夠在遊戲中毫不猶豫地充值五萬元,而不是拿去吃喝玩樂。他的理論是,“不是我不想,隻是覺得不值得,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戀愛、工作、上班都已經很累了,再拿錢去應酬各種事情,真不如在遊戲中氪金”。

在他看來,現實中别人都瞧不起自己,而遊戲中的人“說話好聽”,隻要氪金就可以收獲現實中得不到的友誼。

“氪金”一詞在現代社會語境下,指向無意義而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在遊戲“氪金”中,我看到了喪文化的影子。在我采訪的30位好友玩家中,近一半提到了解壓。

朱軒是一名銀行經理,他每天起早貪黑上下班,在房貸、車貸、結婚的現實壓力下,每個月都會将三分之一工資交給虛拟世界。“你該結婚了吧”“人家賺這麼多你不覺得羞愧嗎”“鄰居家的兒子由買了新車”……聽着父母在耳邊的唠叨,朱軒選擇了逃避生活,日日沉迷于遊戲,無法自拔。

對于大多數年輕玩家來說,遊戲世界更像現實生活的補充,可以填補現實生活的空缺與不滿足,讓自己得到短暫的放松與治愈。不過,長此以往,這種過度逃避現實生活的方式,終究治标不治本。

參考資料:

1.《那些“氪金”“搬磚”的套路:遊戲公司是這樣讓玩家沉迷的》,半月談;

2.《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釋出,手遊玩家人均氪金344元;

3.《騰訊興亡,“皮膚”有責》,光子星球。

*文中洪傑、張威、朱軒均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