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足球圈外的獨幕喜劇演員鞏漢林與足球圈内的人士,比如說董路、馮潇霆開起了“對戰”的模式,無非就是讨論球員這個薪資待遇問題是不是超乎尋常,還有中國足球沒有成績。大家的角度不同,說來說去也沒有一個結果,無非就是圖個熱鬧。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永遠是把别人的問題看成是問題,把自己的問題看成不是問題,我們說換位思考,換位思考,那麼打嘴仗的這些人有沒有換位思考呢?說到底,中國足球的根源并不在薪水的高低,而在于成績的好壞。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但是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一個前國腳,一個著名獨幕喜劇演員,都為中國足球操碎了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論你支援誰,或許都有道理。

隻是這場網絡“對戰”,被戲稱為“馮鞏大戰”了。馮鞏到底得罪誰了?竟然要大戰。“馮鞏大戰”,本來好好的,結果卻把馮鞏給拖進來了。您叫馮鞏老師支援誰呢?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行業的亂象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中國的足球充斥着急功近利和拜金主義。而很多拿國足說事的人,并不真正了解這項運動和産業的内在規律。進而誕生了很多鍵盤俠,各懷目的,其結果卻對中國足球造成了傷害。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這件事情說起來千頭萬緒,不是幾千字就能完全說透。從足協存在和管理的必要性,到資本介入的好處和壞處,再到青少年教育訓練,媒體傳播的導向,出問題的地方太多,不一而足。就事論事,鞏漢林不該拿男足說事兒,演藝圈是不是賺的更多?更輕松?一個足球運動員,或者說每個行業的頂尖從業者,都有自己的榮譽感,沒幹好本職工作是丢人的事。總是幹不好那就是一個行業的問題。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欠薪問題,個人認為不管是農民工、還是職業球員,欠薪從法律上講雇主肯定是違法的,不能因為球沒有踢好。球隊虧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踐踏法律。拖欠球員的工資,簽了合同就要履行,球員的權益也需要得到維護。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足球的環境,缺乏包容,個人認為說得比較中肯,球場上出現失誤、輸球很正常,可是輿論壓力讓他們在球場上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為啥呢?怕出錯成為輿論攻擊對象!動不動就這個承擔、那個下課,國足、國足教練成了高危行業,是以足球踢不出士氣和應有水準,也是不争事實!

馮潇霆和鞏漢林“對戰”,扯人家馮鞏幹嘛,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

面對質疑,都聽姚明的,姚明:興你打成這樣,不興别人說?要把不利因素轉化,比賽打好!面對外界批評和質疑,你永遠可以相信姚明,歸根結底是在球場上用球說話,打的不好或踢得不好,多從自身找原因,少找理由和借口,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技術和戰績上,球迷更喜歡看到“知恥而後勇”的球員而不是“你行你上啊”這樣的态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