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目前最黑暗和最深遠的困境之一”

作者:光明網

核心閱讀

美國私營監獄将國家懲教職能變為資本逐利的工具,把懲罰犯罪變成利潤豐厚的生意,成為侵犯人權、強迫勞動、暴力犯罪頻發、加劇種族不平等的“奴隸工廠”。

聯合國官網日前刊發文章指出,聯合國人權專家敦促美國“取消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拘留設施”,強調被拘留者不應成為營利對象。事實上,近40年來,美國私營監獄不斷曝出剝削勞動、侵犯人權、種族歧視、政商勾結等醜聞,廣受各界譴責和批評。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為緩解公立監獄人滿為患的壓力,以購買服務方式委托部分企業開辦私營監獄。經過40年發展,私營監獄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利潤豐厚的産業和龐大的遊說集團。

美國懲教公司和GEO集團是其中兩大巨頭,二者均為上市公司,在全美擁有100餘座監禁設施。美國刑事判決研究所網站資料顯示,2019年,美國私營監獄共關押約11.6萬人,占聯邦和各州關押囚犯總人數的8%。超過30個州與私營監獄公司有合作關系。其中,得克薩斯州的私營監獄關押着超過1.2萬名囚犯,在各州中名列第一。

“(營運私營監獄)就像是你在賣車、賣房子或是賣漢堡。”美國懲教公司的共同創始人托馬斯·比斯利曾如是形容私營監獄的性質。私營監獄的首要目标是賺錢,其利潤主要來自政府定向補貼、強迫勞動和低廉的經營成本。美國聯邦和州縣政府與私營監獄簽訂的合同中大多包含“床位保證條款”,即政府按照一定入住率向私營監獄付款。例如“佛羅裡達海灣懲教所”與政府合同中最低入住率條款規定,監獄方至少按照90%入住率收取費用。

為了實作“入住率”,私營監獄想方設法收買司法官員,對服刑人員輕罪重判或延長刑期。

美國紀錄片《孩子換金錢》講述了一起“孩子換美元”的案件。賓夕法尼亞州盧澤恩縣兩名法官收取私營監獄企業數百萬美元回扣,從2003年到2008年,他們先後把數千名青少年在沒有律師辯護的情況下,輕罪重判送進私營監獄。被監禁者中最小的隻有10歲,其中很多是犯了小額盜竊等輕罪的初次犯罪者。

華盛頓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私營監獄導緻每百萬人口增加178名犯人,而刑期也開始變長,在那些法官有着較大自由裁判權的非暴力犯罪案件中,上述情況更為突出。

美國私營監獄從關押囚犯中獲得了巨額收益。據美國媒體報道,2020年,美國懲教公司的收入高達19億美元,其中82.2%來自私營監獄業務,GEO集團的收入更是高達23億美元。美國《勞動經濟學》期刊刊文指出:“各州把監獄交給私人營運,隻會導緻更多的人被關起來,刑期也會更長。”

“在這裡,暴力随時會落到你頭上”

美國私營監獄為壓低經營成本,其設施一般按照與政府簽訂合同的最低标準建設,條件大多非常簡陋,許多本應單獨關押的犯人被共同關押。監獄管教人員數量少,一些人甚至上崗前沒有接受過教育訓練,素質良莠不齊。更有甚者,監獄方默許黑幫分子、獄霸來“維持”秩序。監獄日常管理和安保措施存在諸多漏洞,導緻幫派活動猖獗,暴力事件時有發生。

美國公共電視網報道說,賓夕法尼亞州特拉華縣喬治·希爾懲教所被報告有令人不安的囚犯死亡和虐待囚犯的曆史。2002年至2008年,該設施發生12起囚犯死亡事件。有囚犯家屬向私營公司提出了過失緻死訴訟。2015年,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座私營監獄爆發大規模騷亂,有多達300名囚犯參與,造成多名囚犯和獄警傷亡。

美國司法部資料顯示,私營監獄的囚犯鬥毆事件比公立監獄多65%,囚犯襲擊獄警的次數比公立監獄多49%。曾在堪薩斯州萊文沃思拘留中心擔任看守的威廉姆斯·羅傑斯說,他在那裡工作的4年半中,被襲擊7次,其中有3次因傷被送往醫院。堪薩斯州聯邦公設辯護人梅洛迪·布蘭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很多囚犯都害怕私營監獄,因為在那裡每天都要面臨生命危險。

“在這裡,暴力随時會落到你頭上。”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在《美國陷阱》裡講述美國私營監獄惡性案件頻發的狀況:“囚室的環境日趨惡劣,言語争吵與身體挑釁越來越頻繁”“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變成了動物……沒有自由,不能反抗”“那裡實行的簡直是現代奴隸制”。

“被困在不斷增加的體力勞動、痛苦和剝削之中”

“我的一天從淩晨4點開始。我要去廚房給1200人做早飯,然後是午飯、晚飯。我一天賺2.25美元。”服刑于内布拉斯加州奧馬哈懲教中心的多米尼克·摩根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采訪時說,即便她剛進監獄時就被診斷患有疾病,缺乏在廚房工作12個小時的精力,但必須得工作,否則就是違反“規定”。她說:“這裡沒有休息日,不準有病假。”

私營監獄讓囚犯成為“現代奴隸”。美國威拉姆特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拉·艾普曼在其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血錢:監獄勞工和監獄利潤》中指出,美國私營監獄的曆史是殘酷的監獄勞動的曆史。私營監獄是一種“有害的奴役形式”,服刑人員“被困在不斷增加的體力勞動、痛苦和剝削之中”。

在私營監獄裡,服刑人員被強制從事高強度、長時間、低報酬的勞動,基本人權難以得到保障。“如果一所監獄可以如此盈利的話,它還會在乎犯人被改造成什麼樣子嗎?”美國記者肖恩·鮑爾曾卧底私營監獄4個月,将其見聞寫成《美國監獄:美國資本和權力的遊戲》一書,揭露了私營監獄強迫勞動、壓榨盤剝、暴力、虐待、腐敗等諸多亂象。在私營監獄,罪犯被當作勞動機器,其衣食等各項花費被壓縮,甚至當囚犯病情危重必須送醫時,私營監獄也會漠視其需求,故意拖延。

肖恩·鮑爾的書在美國社會引發震動,美國權威書評雜志指出,這本書對美國私營監獄的殘酷無情和難以想象的腐敗進行了一次深刻揭露,幾乎每一頁都有令人震驚的非人道案例。美國知名文學網站“文學中心”評論稱:“這是對美國目前最黑暗和最深遠的困境之一的可怕一瞥。”

作者:本報記者 張博岚

來源: 人民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