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近日,馮潇霆和鞏漢林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喊話”,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聲演員鞏漢林與前國足隊長馮潇霆的隔空喊話,連續兩天霸占熱搜,自春節後漸漸平息的有關國足的“全民大讨論”再度如潮水般湧現。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時間倒退回上周。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相聲演員鞏漢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抨擊了足球運動員高薪現象,他稱,“某足球隊(隊員),年收入三百萬、五百萬甚至上千萬了,球場上沒有看到他們進球,完全給中國人丢臉。”鞏漢林的發言雖未點名,但指向性已足夠明顯。再加上網友對國足大年初一1比3負于越南隊後的失望尚未完全退散,一時之間,嘲諷批評之聲再度一股腦倒向中國足球。

幾日後,話題熱度下降。正當人們以為這次對國足的間歇性大吐槽将要告一段落之時,前國足隊長馮潇霆的一句話,給這股漸熄之火又添了一把柴。3月11日,馮潇霆在社交媒體上回複網友關于其退役問題時,調侃道,“退了,讓位給鞏漢林”。

此話一出,馮潇霆立刻被卷入輿論漩渦,除去一衆網友對其冷嘲熱諷之外,也有部分網友認為鞏漢林不懂球亂評論。總之,馮潇霆的一句話,将熱度漸熄的話題再度推上高位。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3月14日,鞏漢林在抖音釋出短視訊回應了網上稱其“不懂球還評價”的質疑,表示“我是不懂足球,但是我會看比分”,“我這演獨幕喜劇的怎麼就丢臉了”。

14日深夜,馮潇霆發表長文,将“馮鞏之争”推向高潮。馮潇霆在文中回應針對中國足球引發的各類争論,并稱自己并不是在回應鞏漢林,隻是想說說心裡話。在長文中,馮潇霆先用2018年世界杯日本隊被比利時隊逆轉淘汰舉例,以此說明“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有它付諸的時間成本,和投入成本”。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随後,馮潇霆又回憶起自己在2019年亞洲杯四分之一決賽對陣伊朗隊比賽中自己的失誤,并在此次失誤後淡出國家隊,稱自己“承擔了所有”,并表示國足此次輸給越南“并不意外”,“又有球員出來承擔責任”。

在馮潇霆的長文中,他更像是一個球員代表,将所有球員的苦衷一并道出:“一個失誤就會被罵得狗血噴頭”、高薪降薪“是市場規律”、俱樂部不尊重球員合同等等等等……最後,馮潇霆也表示,希望大家“從更好的角度去報道和挖掘故事,用更敏銳的正能量去探索和思考足球”。馮潇霆的長文一出,了解的聲音有,但更多的還是嘲諷謾罵之聲,認為馮潇霆及“馮潇霆們”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還有臉回怼,是自取其辱。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從頭到尾回顧一下“馮鞏之争”,本質上還是那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中國足球一直是廣大人民群衆的痰盂。從馮鞏在相聲舞台上的那句“中國足球才是好樣的,十多年來就是不沖出亞洲”的調侃,到宋丹丹口中的“中國足球,何日出頭”的感歎,二三十年來,中國足球一直是大陸群眾的吐槽對象,究其根本原因就隻有一個,國足實力不濟。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獲得人們最多的關注也是理所應當。然而就在全民“關注”之下,中國足球雖但沒有越來越強,反倒越來越差,從最初的亞洲一流,到後來被日韓甩下,再到今天輸給越南,成績越來越差,不罵你罵誰?久而久之,國足每一次輸球,都能成為全民吐槽的狂歡。該罵嗎?該!踢得不好,作為球迷有理由表達不滿。但同時我們也要找到罵的側重點。咱們的國足目前的實力在這擺着,有的時候即便輸了球,也真的隻是技不如人罷了。這時候咱們是罵球員呢,還是該另有所“罵”呢?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罵着罵着,有人發現,中國足球在實力“越來越差”的同時,球員們的收入卻随之水漲船高,這也是在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鞏漢林所抨擊的“怪現象”。十年前開始的“金元足球”時代,讓球員們的收入成倍上漲,然而就像上文所說的“足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一樣,足球也是大陸市場化最好的運動。市場決定價值,而不是球員決定價值。有人認為球員球踢得越來越差,還能賺那麼多,财不配身。于是罵得更起勁了。因為球員高收入而罵的人,到底是為中國足球怒其不争而罵,還是因“酸葡萄心理”而罵呢?

在這個任人都可以拉踩國足一腳的年代裡,“馮鞏之争”的爆發,并不讓人覺得意外。而且,“馮方”的每一次回應,換來的不是了解與支援,而是更多不知内情群衆的聲讨。沒有多少人願意了解這個行業内面臨的困難,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傾聽局内人的苦衷。更多的人隻願意在這個“全民痰盂”裡猛啐一口,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等待着下一次發洩時刻的到來。

文|肥貓

編輯|肥貓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熱議|“馮鞏”隔空battle一時爽,可然後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