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月嫂故事:不少人月入過萬,有人還受邀給大學老師講課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 儀首歌 濟南報道

放開三孩生育、持續老齡化……近年來,中國“一老一小”的資料越來越受關注。

在山東,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是在“家裡”就能月薪過萬的人,也是離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壓力最近的一群人。她們就是穿梭在各個城市中的月嫂們。

國家衛健委資料顯示,現階段,大陸3歲以下嬰幼兒數量超過4000萬,但照護服務供給不足,60歲及以上人口也将邁向3億,而目前家政行業的就業人員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這份資料之下,又一代年輕人迎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

在人們眼中,這群原本不太起眼的女性,緩解着城市越來越大的帶娃壓力和養老壓力。

月薪過萬、出書、給大學老師上課……從簡單的“看孩子”到科學育兒,新時代給傳統的“保姆”這個角色賦予了新的意義。以濟南月嫂時召萍為代表的一批頂級月嫂,不僅迎來了高薪,也迎來了人生的新角色。

新月嫂故事:不少人月入過萬,有人還受邀給大學老師講課

時召萍正在照顧寶寶 儀首歌 攝

月薪過萬的月嫂們

“抱寶寶,來,咱們輕輕地抱。”時召萍轉過頭輕輕笑着說。

高挑個,娃娃臉,額前齊劉海,今年49歲的月嫂時召萍聲音溫柔可親。她懷抱剛出生18天的小寶寶,正給旁邊的新手媽媽示範。

這位工作18年的月嫂,臉上總是笑意盈盈。她快人快語、手腳麻利、豪爽開朗。

時召萍的工作節奏是這樣的,每天早上8點到寶爸寶媽家,就開始忙碌起來。早上,她先照顧寶媽吃早飯,然後按照流程照顧寶寶和寶媽,包括給剛出生的小寶寶洗澡、做撫觸等,年輕的寶媽梁女士和丈夫則時常在一邊跟着學習。

時召萍告訴記者,專業月嫂的工作不僅是簡單照顧孩子和産婦,從進家的第一天起,往往還要接手寶寶的早教工作。作為寶寶出生期見到的最初的“教育者”之一,月嫂的責任重大。

新月嫂故事:不少人月入過萬,有人還受邀給大學老師講課

時召萍正在教寶媽抱寶寶 儀首歌 攝

忙碌一上午後,迎來了重頭戲——寶媽的午餐。好的月嫂不僅會做飯,還要成為一名“營養師”。

“寶媽月子餐有15-30種,我會一一搭配着花樣給你做。”時召萍笑着說,做月子餐是很專業的一件事,并不是大魚大肉才好。她透露,一個受歡迎的專業月嫂會幾十甚至上百種月子餐做法。

時召萍忙碌的一上午,也是濟南一名頂級月嫂工作的縮影。事實上,作為一名頂級月嫂,她的業務能力已經超越了濟南月嫂圈的絕大多數人。

入行18年,如今她不僅是濟南家政圈有名的陽光大姐首席技師母嬰生活護理員,先後照顧過兩三百個家庭,還獲得過全國巾帼家政職業大賽冠軍,山東省家庭服務職業技能風采大賽一等獎。

作為家政教育訓練指導師,她教育訓練過學員超5000人,在濟南家政圈,有近百名搶手的金牌月嫂也是她一手帶出來的。

作為全濟南最搶手的月嫂,工資到底有多少?

“每天工作8小時,再加上業餘時間給學員教育訓練授課,一個月收入過萬應該沒問題。”時召萍說,在濟南,像她這樣收入的月嫂遠不止她一人。

和時召萍一樣月入過萬的,還有今年53歲的郭永勤。

郭永勤是一名全日制住家月嫂,月薪在1.1萬元左右。據介紹,她馬上升“首席金牌月嫂”,是以工資很快還會漲一兩千。作為一名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農村婦女,郭永勤也沒想到,經過持續學習,她已經能月薪過萬。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女兒徐薇大學畢業後,也加入了這個行業。“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月入過萬的,她們也是我的目标和榜樣。”徐薇說。

徐薇感慨說,和許多人印象中不同,其實在家政行業要拿到高薪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是要經過層層教育訓練,一步步提升自己。

“這職業确實有高薪,但大多還是集中在四五千到一萬元左右。”陽光大姐副總經理高玉芝介紹,月薪過萬往往和技能強、經驗足、工作時間長等因素有關。

“拿我們的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舉例,一共有8個級别,隻有到了較高的級别,才有可能拿到月薪過萬這個工資。”高玉芝說,像時召萍、郭永勤這樣受歡迎的“月薪過萬”的保姆,在濟南至少一千多人。而這一千多人,大多是全日制住家的月嫂,由于工作時間長、技能全面等原因,工資是普通月嫂的兩倍。

除了月嫂,未來還有許多從傳統的“家政服務”這一行衍生出來的新工種,如整理收納師、高端管家等,這些職業也将很有可能月薪過萬。高玉芝感慨,未來,在家政這個行業,随着人們需求标準的提高以及服務者能力的提升、職業化程度提高,将有越來越多的人拿到時召萍這樣的工資,甚至,更多的人會超過她目前的收入。

搶月嫂“大戰”

頂尖的月嫂永遠是市場上的稀缺資源。

放眼全國,搶訂月嫂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像時召萍這樣的月嫂更是大家“搶”的目标。

寶媽梁女士和丈夫王冰就經曆了這樣的搶月嫂“大戰”,提前半年行動,才搶訂到了時召萍。

“我們是提前半年就搶訂月嫂了,熱門月嫂很難搶。”寶媽梁女士說,夫妻倆都是研究所學生學曆,她是省内一家著名醫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王先生則在國企上班。小夫妻很重視科學育兒,但照顧孩子完全沒有經驗。

梁女士說,當時寶寶預産期在春節左右,一直搶不到好月嫂。幸好家裡老人幫忙打聽了一圈,聽說時召萍春節恰好可能有空,就趕緊訂下了。

新月嫂故事:不少人月入過萬,有人還受邀給大學老師講課

時召萍正在廚房做營養餐 儀首歌 攝

正如這位寶媽所言,市場上并不是沒有月嫂可訂,要搶的是熱門月嫂。她說,為了訂上時召萍,她把自己找月嫂的預算提高了,因為像時召萍這樣級别的月嫂價位要高一些。

郭永勤也是不少人希望能搶訂到的對象。用她家人的話說,她幾乎沒有空檔的時候。

“常常這一家的合約還沒做完,就有人給介紹第二家、第三家了。”郭永勤的女兒徐薇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郭永勤去一家做月嫂,合約結束後,寶媽一家人再三挽留,希望她能留下照顧全家。為了能留住郭永勤,寶媽一家提出仍按月嫂的高價開工資,就這樣,她成了這個家庭一家三代人的“家政服務員”。

“我們身邊拿高薪的同僚不少,這些高薪熱門月嫂往往專業技能過硬,她們中有的還拿過全國家政大賽的冠軍。另外,熱門的月嫂往往人也随和開朗,相處起來很開心。”郭永勤說。

“一千個家庭中,有一千種相處方式。”時召萍說,當然,幹這一行兒,心要大,要有更多了解别人的能力,要能容得下更多委屈,要有把對方當成自己家人的能力。這些年,她服務了三百個家庭,大部分雇主都很好,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月嫂們的新角色

從一名失業的全職媽媽,到如今月入過萬,時召萍走了18年。

這18年來,時召萍的角色一直在變。

時召萍回憶,20年前,她還是一個“宅家三年”的家庭主婦,孩子上幼稚園後,她想走出家庭工作。因為喜歡小孩,也有照顧孩子的經驗,就想嘗試去當月嫂。

“我對象是公務員,他最開始不太同意。”時召萍回憶說,當年,月嫂還不像現在這樣是一個平等讓人尊重的職業,她特别了解丈夫的為難,因為就連她自己也有點難以向親友開口提起她的職業。

但18年來,丈夫越來越了解她,并漸漸為她的工作自豪。“我的工資1萬多,比他還高了。”時召萍感慨說,這些年來,夫妻二人共同努力,家裡買了新房子,也供孩子順利讀了大學。

從事這行18年,時召萍見證了行業越來越受重視。她說,近年來,各級上司都曾來看望過她們,媒體也常關注這個行業,甚至一些重要的活動上,也有了她們的身影。

如今,月嫂不僅和父母一樣,成為孩子出生最初的第一任“老師”,也成了年輕父母們的育兒“老師”。

新月嫂故事:不少人月入過萬,有人還受邀給大學老師講課

時召萍給家政人員上教育訓練課

這些年來,她也在适應新角色。她先後考取了進階育嬰師、進階家政服務員、進階保健按摩師等職業資格證書,從一名普通月嫂,變成了一名資深的育兒教育訓練講師。作為一名女性,她還獲得山東省技術能手、濟南市各行業傑出的女人标兵等榮譽稱号,被評為濟南市首席技師,享受政府津貼。

“我還給大學老師講課,這也是我年輕時沒想過的。”時召萍說,因為有着豐富的家政類實踐經驗,她還被邀請給大學老師講專業技能課。另外,她護理嬰幼兒的規範動作,還以圖解的形式被收入人社部出版的家政教育訓練教材。以她的實踐經驗總結提煉的《新生兒實戰護理法》也已面向全國發行。

和時召萍相比,郭永勤的故事要普通許多。

郭永勤老家在濟南周邊一個縣城。年輕時她靠在老家打零工生活,有時幹點建築活,有時在縫紉廠幫工,工作和收入都不穩定。20多年前,她聽鄰居說到濟南當保姆挺好,就想去試試。但這個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過了10多年,女兒大學畢業在濟南安家,郭永勤來濟南給女兒帶孩子。孩子上幼稚園後,閑下來的郭永勤沒有回老家,而是自己悄悄去報名參加教育訓練,當上了一名家政工。

“我個人很滿足,我喜歡這份工作,不用在外經受風雨和烈日,也不用擔心工資不穩定。”郭永勤說,自己仿佛有用不完的勁兒,對知識充滿了渴望,每當陽光大姐有什麼技能教育訓練、育兒講座,她總是興沖沖報名的第一批。

“如今我53歲又重回校園,成了一名濟南陽光職業中專幼兒保育等專業的學生,我很高興。”郭永勤說,如今,她不僅是隻追求高工資,而是希望自己能學到更多科學育兒和老年人護理知識,讓接受服務的孩子和老人更舒心、更幸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