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作者:迪爾說史

近日,俄軍和頓涅茨克民兵在包圍了烏克蘭亞速海北岸城市馬裡烏波爾數日後,終于對困守該城的烏克蘭國民警衛隊亞速營及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餘部發起猛攻,目前戰鬥仍在繼續進行中,城内守軍自知已時日無多,仍在作無意義的最後抵抗。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俄軍繳獲的第36海軍陸戰旅旗幟

對于亞速營,想必很多同學都已知道,這是一支以東烏本地人和外國志願者為主的極右翼武裝,2014年在頓巴斯執行所謂的“反恐”任務時,在當地欠下累累血債,俄軍甚至已公開表示将不接受該營人員的投降。那麼,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又是什麼部隊,為何選擇也要作如此頑固的困獸猶鬥呢?筆者就來介紹一下這支部隊。

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與第53獨立機械化旅一樣,是烏克蘭政府軍序列中的一支新軍,不過其既往史稍長,其前身是組建于2003年12月的第36獨立海防旅,由陸軍第32軍抽調部分機關組成,包括一個山地步兵營和一個海軍陸戰營,這個海軍陸戰營則為組建于1993年的第27獨立海軍陸戰營,後改稱第1獨立海軍陸戰營。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2015年該旅裝備的BMP裝甲車

2013年12月,烏克蘭局勢開始複雜化之際,為加強在克裡米亞的守備力量,烏軍将原駐守亞速地區第501獨立機械化營改組為海軍陸戰營,并調入第36獨立海防旅建制内。盡管如此,在兩個多月後發生的克裡米亞事變中,包括第36獨立海防旅在内的絕大部分烏克蘭駐軍還是都被迫放下武器,向俄國人繳械投降。

由于第36獨立海防旅官兵大部分都不是克裡米亞本地人,俄國人也知道強留他們毫無意義,便按照去留自便的原則将他們遣散。該旅官兵回到大陸後被烏軍收容,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軍人榮辱氣節教育,2015年7月烏軍總參謀部頒布第D-322/1/21号指令,宣布在原第36獨立海防旅基礎上組建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并将7月22日定為烏克蘭海軍陸戰隊日。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該旅與駐地居民之間的共建親善活動

重組僅一個月後,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就參加了當年8月24日的烏克蘭獨立活動閱兵式,首任旅長德米特羅·德利亞蒂茨基中校向記者放言,要去找俄國人報之前的覆師之仇。9月,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就被調往臨近前線的馬裡烏波爾地區,與亞速營一起參與針對東烏武裝的聯合反恐行動。2017年,出于作戰需要,該旅又新增編一個第503獨立海軍陸戰營,并接收了20輛T-80BV主戰坦克,戰力大大增強。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該旅的T-80坦克

2019年7月5日,根據新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的指令,烏軍方特别授予該旅“米哈伊洛·比林斯基(Михайла Білинського)海軍少将”的榮譽稱号。比林斯基出生于1883年一個沙俄貴族家庭,曾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十月革命後,比林斯基參加烏克蘭獨立運動,曾任烏克蘭海軍部少将部長,并招募人手組建海軍陸戰師對抗紅軍,最終于1921年11月在沃倫省奧夫魯奇地區被紅軍包圍後擊斃。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比林斯基少将

除了下屬的三個獨立海軍陸戰營外,目前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下屬的其他機關包括坦克營、偵察連、狙擊兵連、防空飛彈營、反坦克分隊、修理營、工兵分隊、電子戰連、化學戰連、旅直屬炮兵叢集、後勤運輸營、野戰通信中心和醫療連,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重武器則包括烏軍常見的T-80BV坦克、哥薩克-2步兵機動車、2S1自行火炮和BM-21火箭炮等。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該旅裝備的自行火炮

在2015-2021年的邊境輪戰期間,總的來說馬裡烏波爾方向戰事規模相對較小,并非沖突熱點地區,比如整個2021年間,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總共隻折損了4名大兵。這六年間最慘重的一次損失則發生于2019年8月6日,該旅的四名大兵——一名31歲的上士和三個20出頭的小夥——在陣地上挖戰壕時突然遭到頓涅茨克民兵的炮擊,全部當場斃命,僅當月一個月該旅共損失了5名大兵,超過2021年一年的總和。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頓涅茨克民兵宣稱2021年該旅有44名陸戰隊員投奔民兵,但未獲烏軍方面承認。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2019年該旅參與西方友邦聯合軍演

2022年2月25日俄聯邦武裝力量在烏克蘭東部的特别軍事行動開展後,駐防在尼古拉耶夫地區的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的一個營很快發現自己身處交火的最前線,雖然他們裝備有英國佬援助的NLAW反坦克飛彈,結果是使用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這玩意居然打不響!受此心理打擊,50多名該旅官兵成為開戰以來首批向俄軍繳械投降的烏軍。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因為飛彈打不響而投降的該旅官兵

該營其餘官兵見勢不妙,在經過旅長許可後,與頓涅茨克民兵進行了戰場聯絡,要求開辟人道主義走廊予以放行,民兵方面自然也非常大度的同意了。這樣,有340多名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官兵得以撤往馬裡烏波爾,剩下的還有70餘名死硬分子則集結起來組成了一個獨立連隊,在尼古拉耶夫市中心進行了一定抵抗,最後被民兵全部殲滅。

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在前線的殘餘部隊之是以逃往馬裡烏波爾,是因為該旅所有重裝和後勤機關都集結在這座亞速海北部城市内。然而大概是因為通信不暢的問題,也或許是平日裡正規軍和國民警衛隊之間積怨太深的緣故,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在撤入馬裡烏波爾時,遭到在城内防禦的亞速營的伏擊,雙方小打一場,互有傷亡。

曾在克裡米亞繳械投降的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如今死守馬裡烏波爾

馬裡烏波爾城區被摧毀的裝甲車殘骸

然而誤會歸誤會,大敵目前,眼看馬裡烏波爾已經被俄軍和民兵圍困得如同鐵桶一般,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殘部隻能和亞速營做困獸猶鬥。雖然俄軍方面早在10多天前就已自信滿滿地宣布“第36海軍陸戰旅已經不複存在”,但現在來看這一聲明還是有些樂觀。

截止昨天,面對頓涅茨克民兵主力多個旅及所屬炮兵營的圍攻,第36獨立海軍陸戰旅殘部仍在馬裡烏波爾市區負隅頑抗,看來作戰意志還是比較頑強的,雖然俄軍“不接受投降”的聲明隻針對城内的亞速營,但該旅殘部顯然沒有要投降的意思。雖說距離該旅的覆滅也隻不過是時間問題,但筆者覺得他們的表現的确無愧于軍人的稱号,這一點還是值得令人尊敬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