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王朝事略

作者:大湖子

一、開疆辟土、一統華夏

從努爾哈赤十三副铠甲起事,統一女真三部,建立後金政權,到康熙消滅三番、收複台灣、掃平戈爾丹,最終建立了大一統的華夏王朝,奠定了現在的中國版圖基礎。

大清王朝事略

大清

二、孤兒寡母、龍興大清

吳三桂投清,李自成潰敗,孝莊攜年幼順治入主中原,穩住了多爾衮、震懾了諸王子權臣,後又輔佐康熙8歲登基,最終造就了康熙朝的興盛。

大清王朝事略

野人女真

三、雍正圖治、康乾盛世

康熙朝用兵不歇,民困不以,晚年雖有盛世之象,但國貧民乏,經過雍正朝的勵精圖治,最終造就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但也正是由于所謂的盛世,讓統治者沉迷于所謂的“天朝上國”的虛境中,為王朝衰敗埋下了伏筆。

大清王朝事略

遊獵

四、興文字獄、文化自卑

文字獄,起于康熙、酷于雍正、濫于乾隆。康熙年間的“明史案”、““南山集”案”牽連甚廣,被處死、淩遲者近百餘人,流放者更是衆多。雍正在位僅十三年,文字獄就多大二十多次,“維民所止”本是“詩經”經典引用,被說成是砍雍正頭,雖然後面知道是冤枉的,但是還是把人給殺了。乾隆年間更是離譜,文字獄多達一百三十起以上,什麼“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連“古稀老人”都不能說。

文字獄是清王朝當權者對自身文化底蘊、政治正統性的不自行表現,其實跟人一樣都有護短心态。

大清王朝事略

圓明園

五、閉關鎖國、睜眼瞎子

早在順治、康熙時期,統治者就已經開始接觸到外界的變化及發展,湯諾望、南懷仁分别為順治、康熙的洋老師,了解天文地理、機輪鐵甲、火炮洋槍,到了乾隆年間,英國等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嘗試與天朝接觸互通,隻可惜乾隆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給後世君王帶了一個不好的頭,洋人的堅船利炮在他們眼裡隻是奇巧淫術,不足為用,最終導緻大清王朝被人打的趴在地上被人摩擦,着實可悲。

大清王朝事略

公車上書

六、孤兒寡母、帝國衰落

鹹豐死後,年僅6歲的同治即位,拉開了“兩宮垂簾”的序幕,一個把持中國半個多世紀的女人開始主宰大清的命脈——懿貴妃、慈禧太後。同治早逝,後面又立自己妹妹4歲的兒子光緒為帝,光緒親政後,本可以有所作為,無奈老佛爺控制欲太強,最終困死瀛台,大清也就基本上走到了盡頭。慈溪臨終,把幾歲的末帝溥儀送上了地位,國事為兒戲,小孩子過家家,這個國家哪有不滅的道理。

大清王朝事略

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