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球獎大改革!梅、羅就此絕緣?

上周末,金球獎評選組織方《法國足球》公開表示從今年開始,金球獎評選将進行大規模改革。針對曆年評選當中出現的諸多争議,金球獎似乎準備來一次集中回應甚至是“整改”。

重大改變:評選時間!

金球獎大改革!梅、羅就此絕緣?

根據《法國足球》透露的消息,本次評選改革主要涉及“時間、投票者群體、候選名單提名和評判标準”,總共四個層面。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變化自然是評選時間。往年金球獎和國際足聯的年度最佳球員(世界足球先生/小姐)都是在年末歲初頒發,那麼評選周期自然就是過去的一整個自然年裡,從上次頒獎到本次投票結束之間,所有球星們的成績和表現。

這種評選周期的問題在于,它無法涵蓋一個完整的五大聯賽賽季——以2021年度為例,金球獎頒獎典禮是11月30号,國際足聯頒獎典禮是22年的1月17号,評委們投票的時候,能夠觀察與考量的範圍是2020-21賽季的下半賽季和2021-22賽季的上半賽季。前後兩個賽季各一半,而不是完完整整從頭到尾的一整個連續賽季。

應該說這次更改更加科學,因為每年上半年都是重要冠軍(聯賽、歐冠、洲際杯賽等等)誕生的時間,下半年作為新一個賽季的展開和鋪墊雖然也非常重要,但畢竟不是出“結論”,定賽季成敗的時候。然而以往評選當中,一些上半年沒有突出收獲球星卻往往會憑借下半年的個人表現擷取更多的“近期印象分”,無形間對上一個完整賽季當中取得巨大成就、但新賽季因為各種因素狀态回落的球員們不夠公平。

金球獎大改革!梅、羅就此絕緣?

2010年金球獎評選,獲得世界杯的哈維(中)和伊涅斯塔(右)最後不敵梅西

按照調整後的評選周期,大賽剛一結束評選立馬開始,趁熱打鐵。歐冠、世界杯、歐洲杯、美洲杯這樣的夏季大賽正應時節,非洲杯這種一般在年頭舉行的大賽也不至于離評選太遠。

《法國足球》也不忘表示,評選依舊要優先評判球員個人表現、其次再參考團隊榮譽,但我認為這更像是對評選時間節點調整的一種有意平衡。因為調整之後,評委“近期印象”自然會被重大錦标歸屬所充斥,心中的判斷标準就可能天然偏向冠軍隊成員,此時強調一下優先評判個人表現,也算是平衡之舉——畢竟足球是一項天意難測的運動,最高光的個人發揮,并不一定能換來最終的錦标。

更改評委,更權重威?

投票群體的調整,可能會有些毀譽參半。限定來自國際足聯世界排名前100國家和地區的媒體(女足是前50)才有投票權,對于金球獎作為一個獎項的普及性和參與度自然有所損害,但也的确增強了評選投票的“精英屬性”,避免一些來自歐洲職業足球傳播程度相對較低地區的評委,隻憑借口耳相傳和媒體報道去投“印象票”。

金球獎大改革!梅、羅就此絕緣?

C羅

我們參考一下現行的國際足聯世界排名(公布于今年2月10号),第100位是亞足聯成員巴勒斯坦,101位是中北美加勒比地區的千裡達托貝哥。前100名當中,有41位,接近半數是歐足聯成員協會。這一調整,歐洲足球記者們在評選當中的存在感自然更強——但這也無可厚非,說到底,這個獎項還是“歐洲”金球獎,關注對象也基本上是活躍在歐洲五大聯賽的球員,當年的尤尼斯等極少數個例除外。

這樣的調整也無法完全排除争議。比如印度(FIFA排名104)、菲律賓(FIFA排名129)、中國香港(FIFA排名148)、新加坡(FIFA排名161),這些國際足聯成員受聯賽發展水準、人口體量、足球發展軟硬體等等因素影響沒有很高的世界排名,但是五大聯賽也都在這些地方擁有非常廣泛甚至粘度極高的閱聽人群體,能說這些地方的大型體育媒體們不關注歐洲足壇,無法準确評估球星們的狀态動向嗎?

金球獎大改革!梅、羅就此絕緣?

雖然在2020年有着優異的發揮,但金球獎取消了評選,萊萬多夫斯基沒有得償所願

說到底,金球獎投票對評委的要求并不是踢球厲不厲害,而是你能不能在過去一個評選周期裡持續關注歐洲足壇,對候選者們有足夠全面的客觀認知并給出真知灼見。踢不踢球不重要,重要的是懂不懂球!但很遺憾,前者有FIFA排名這個現成的參照标準,而“懂球程度”完全無法量化。隻能說世事難兩全,愛沙尼亞(FIFA排名106)和拉脫維亞(FIFA排名135)這些歐足聯成員,同樣也被金球獎改革拒之門外了。

最後,值得玩味的是《法國足球》聲明裡有一句:“細心的人會注意到【考慮球員整個職業生涯表現】的标準已經消失。這是一種将金球獎競争作為公開競賽而非特定範圍競争的方式。”長期而言,這是讓每屆金球獎評委們都把視線專注在單個賽季上,避免金球獎變成論資排輩乃至“終身成就獎”。短期來看,這可能也是以明文方式點了一下所有評委——或許是時候變天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