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最近這段時間國産攀爬機車也算是發力迅速,前有RE3攀爬版,後有GK500攀爬版,但是這兩個攀爬車型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沒有高位排氣,這就讓衆多複古愛好者覺得很不了解。

你一個攀爬機車,為什麼不帶着高位排氣?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高位排氣和攀爬車的淵源可是能追溯到上個世紀。

Scrambler(攀爬)準确來說是一種改裝風格,源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民間競速比賽,當時歐洲經濟不景氣,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年輕人沒有錢下賽道,于是便在公路上PK,車手們也隻能通過改裝量産車去滿足更極限的賽車需求。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在CAFA RACER比賽風靡的同時,車手将點與點之間直線最近的原理發揮到極緻,途徑地形複雜多樣,這種Off-Road的行車方式對于普通民用機車是極大的考驗。為了獲得更快的速度,騎士們開始改裝自己的機車(街車):拆去多餘的部件,增加車輛的動力,改為高位排氣防止泥水倒灌或雜草被引燃等。于是逐漸演化出我們當今看到的,具有高位排氣,輻條輪毂,長行程減震,越野輪胎這四大标準配置下的scrambler車型風格。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這套配置一直陪着scrambler車型發展與進步,不過随着時代的推移,Scrambler車型慢慢的被被劃為複古車,其特征已經不再局限于那些原有的條件。現代的Scrambler車型更像是城市中的SUV,也慢慢更偏向于城市使用,輪胎換成了街道胎,部分車型輪毂也換成了鋁合金,減震的調校也更偏向舒适化,更适合城市穿梭代步。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寶馬拿鐵和凱旋大攀爬算是兩個典型,一個向通勤妥協,一個依舊執着于非鋪裝性能)

但是即便如此,即便大家已經很少用攀爬車去跑越野路段,可傳統攀爬車依舊保留着高位排氣這個看似沒啥用的東西。

大家真的指望騎着攀爬去越野嗎?

肯定不是,此時的高位排氣其實更像是一種圖騰,一種大衆對攀爬車的信仰,這個零部件保留着大家對攀爬車那種原始的、有着越野能力的期望。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那為何現在的國産scrambler車型越來越不像scrambler?甚至連高位排氣都懶得裝了呢?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不止是國産,就連杜卡迪這個濃眉大眼的家夥也取消了高位排氣)

這就得從車型細分方面開始說起了,随着越野車、adv車型的出現,以及道路基建越來越好,傳統scrambler車型在越野性能已經不再是必須,而是被其他車型慢慢取代,scrambler車型的設定也逐漸向鋪裝路面變更,即便是越野能力出衆的凱旋大攀爬,其出廠輪胎也是比較保守的公路與非鋪裝兩用胎。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這是為啥?還不是因為攀爬車已經成為小衆文化了(就國内市場來說)!

對于廠家來說,具有一定通過能力的adv車型、跨界踏闆xadv、部分休旅車型,以及可以專門豁泥巴的越野車型,無疑都分走了scrambler風格車型的使用者,更何況現在都講究一車多用。

複古與攀爬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傳統的SCRAMBLER不再适用于日常代步已經是一個趨勢,高位排氣的防泥水倒灌的作用也不再有它本該具有的實際功能,對于廠家來說,加不加這個東西其實隻是一道算術題。

加上高位排氣的攀爬車一定能賣得好嗎?

對市場前景的預期,廠家無法做出充分的判斷。但是從成本上考慮,不加高位排氣一定能減少開模成本,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宗申賽科龍Re3 scrambler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高金GK500攀爬版

(國内廠家推出scrambler風格車型,在外觀方面已經不錯了,還原了17寸後輻條輪毂與前19寸輻條輪毂以及加高離地間隙的設定,可惜缺失了高位排氣)

國内近兩年小排量仿賽市場的大熱,以及當下現代複古街車的跨界車型的定位趨勢,再加上國内scrambler車型風格消費者群體小衆化,這種種迹象都表明下本去做一輛更純粹的scrambler風格的複古車是一件付出小于回報的事情。就單從國内目前已有的,具有一定scrambler車型風格的車款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此scrambler非彼scrsmbler。

簡單來說國産scrsmbler可以看成是複古車的非鋪裝性能加強版。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是以我們目前看到的國産scrambler,最終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對于這個現狀,我想說的隻有兩點。

首先,高位排氣肯定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第一:作為有曆史文化積澱的車型風格,抛開高位排氣的功能以及配置的實用性,作為機車曆史中經典的一部分它也該存在,而不是被遺忘在曆史的長河裡。

第二:在當今各類跨界車型的湧現下,國内廠家更應該推出更純粹,更符合消費者關注的scrambler車型,小衆的東西做精才能出彩。這樣還可以加強企業形象,帶來更好的市場關注度與知名度。比如奔達的巡航車款金吉拉300和阿普利亞的gpr125,小+精+符合消費者認知=爆款(當然口碑企業與定價也不能與大衆認知産生偏差,SWM的SD650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在大陸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下,大環境并不支援消費者對車輛進行改裝排氣的行為,消費者想要實作改裝高位排氣要扛着非法改裝的名義,如果廠家能出廠即改裝,能為我們消費者省下很多力氣。

其次,我們國産攀爬玩家雖說沒法正大光明改裝,但是也沒有必要是以攻擊這類車型是垃圾,隻有我們開始玩了,攀爬車的圈子變大了,我們才可以迎來更好的攀爬産品。

我很喜歡一位名up主(郵差的國王日記),他将一台鑫源銀瓶改得更具攀爬味道。怕侵權就不截圖了,感興趣的大家可以去逛逛這個UP的首頁。

攀爬車高位排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國産攀爬車少有高位排氣?

scrambler精神是一個很虛的東西,有人說它是冒險、還有人說它是不屈、但我感覺“動手能力”其實更能代表scrambler精神,畢竟這是他的起源,也極有可能是他的歸宿。希望國内的關于scrambler氛圍越來越好,也希望大家日後都能“安全”的改出符合自己心意的scrambler車型。

總結:

Scrambler 風格車型本身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民用車型加以改裝演化而來的,而作為scrambler風格車型的經典高位排氣被國内廠家忽略我認為不妥,既然選擇冠名scrambler 或者攀爬,那為何不一步到位呢?或許可以選擇以官方改裝選配件的形式推出,這樣即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照顧到消費者的需求,也可以緻敬經典車型,何樂而不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