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睡眠機制,嬰兒是怎麼睡着的?哄睡的目的是什麼?

睡眠機制,嬰兒是怎麼睡着的?哄睡的目的是什麼?

要了解自主入睡跟怎麼去做到,就得先了解基礎的寶寶的睡眠機制,跟哄睡是什麼?

特别申明:自主入睡并不是衡量睡眠好壞的标準之一,睡眠的連續性才是衡量睡眠品質的标準。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因為睡眠聯想而造成睡眠問題,也不是每個寶寶都需要調整入睡方式。

寶寶的睡眠機制

嬰兒是怎麼睡着的?其實跟我們是怎麼睡着的一樣。

入睡分成内外驅動力:

内驅動力:困了,褪黑激素,生物鐘等

外驅動力:哄睡,環境,安撫物等

内驅動力包含:睡眠壓力,疲倦程度,生物鐘,褪黑激素這些,主要就是困了。

外驅動力包含:環境(合适的溫度,安靜的環境),安撫物(這個大人可能會認為不需要,但是其實自己的枕頭,或是伴侶的枕頭,就是一個安撫物,帶有熟悉氣味的床上用品就是了),還有對孩子來說就是哄睡了。

當一定的困意,加上合适的時間,環境,安撫等等,寶寶就能睡着了。

我們用數學的方式來量化這個睡覺,你們就會比較好了解,設定一個總分為10分,當你這些全部加起來有10分,就會睡着。

-當孩子不夠困,少一分怎麼辦,那就是哄睡要再加一分才行。

-過度疲勞呢,就是一個扣分項,分扣了不夠怎麼辦,還是哄睡來補。

-當溫度不合适,外面太吵怎麼辦,一樣哄睡來補。

是以這樣能了解了嗎,在一樣的情況條件下,如果基礎沒有做到,那安撫量隻能越來越高,越高了就越容易依賴。

睡眠機制,嬰兒是怎麼睡着的?哄睡的目的是什麼?

哄睡的目的

哄孩子睡,哄孩子睡,大家就會很直覺地認為孩子就是需要哄睡的,哄睡就是把孩子哄到睡着。

哄睡≠幫助孩子睡着

≠哄到孩子睡着

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幫助孩子适應這個世界的一個過程,所有的目的都是在讓他像我們一樣的可以自己去做。

睡覺也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孩子跟大人一樣,在困的時候可以放松下來睡着。

是以哄睡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孩子平靜下來,進入放松準備入睡的狀況”,而不是哄到睡着。

就像5S安撫法一樣,5S并不是哄睡法,意思就是他的目的是激發新生兒的鎮靜反射,讓寶寶平靜下來,目的并非一直哄到睡着。

這也就是有人會覺得5S安撫法是有效,但是最後不拍孩子就不睡,對拍睡依賴了。其實這個就是對哄睡本質上了解的錯誤。

睡眠機制,嬰兒是怎麼睡着的?哄睡的目的是什麼?

自主入睡,自我安撫,自我放松,

自主入睡:入睡是天生的,任何人天生就會睡覺,睡覺是本能,但自主入睡是一個發展出來的技能。

自我安撫:後天習得的能力,自我放松的能力,自主入睡能力是建立在自我安撫能力基礎之上。

自我放松:其實自我安撫這個形容我覺得不太對。開始是大人在安撫孩子幫助孩子入睡,然後孩子會模仿大人的安撫動作,比如發出“啊啊啊啊”的聲音來幫助自己放松,大人覺得孩子的這個能力是習得了自我安撫的技巧。

大人安撫孩子,認為孩子需要安撫,是以才會認為這個能力就是自我安撫。

應該說是孩子學會了自己怎麼放松下來去入睡,當孩子掌握放松的能力越來越好,就會發現他模仿的這些動作消失了。

----------------------------------------------------------

入睡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天生的能力,誰都會睡覺,就像外驅動力的各項都是0分,當寶寶累到極限,困意一個就爆表10分了,他也會睡着。

而孩子需要慢慢掌握的是自己怎麼去放松,也就是如何自我放松,學會自我放松後才能自主入睡。

當然也很多天使寶寶,個性溫和,天生就很放松,出生之後,喝飽困了就自己睡了,也可以說這些天使寶寶天生自帶的自我放松的天賦技能。

為什麼有些嬰兒無法自主入睡?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睡,怎麼放松。而且新奇的世界對他的吸引力是很強的,很容易就讓他錯過睡覺的時機。

是以需要大人協助他去放松跟轉移注意力。

比較好了解的一個就是“強制關機”,尤其小月齡0-2個月的寶寶,有一招可能很有效,就是直接蓋上孩子的眼睛,有些寶寶一幫他閉上眼睛就直接睡着了。

Joe爸爸的碎碎念

嗯,感覺又是看了個寂寞,對吧!

這個是最底層的基礎,所有的入睡行為改變都建立在這個邏輯基礎上。

是以,看了不虧,真的。

很快地介紹睡眠調整方法也會反複提到這些内容!

下一篇就是實操啦!

睡眠機制,嬰兒是怎麼睡着的?哄睡的目的是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