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潔篪沙利文共話烏克蘭,為求中方出面調停,美國又拿制裁說事?

作者:非 常道

根據環球網報道,經過中美雙方共同商定,在當地時間3月14日,楊潔篪将與沙利文在羅馬舉行會晤,雙方讨論的主要議題除了中美關系之外,烏克蘭自然也是避無可避的話題之一。

這也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美雙方高層舉行的首次會晤。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暗流正在悄悄湧動。

實際上美方尋求此次對話的用意并不難猜。在俄烏沖突持續擴大化的大背景下,美國并沒有達成預期的目标,在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之下,反而是美方的利益受損情況更為嚴重。但美俄關系已經徹底走向惡化,中國似乎成了化解美俄沖突的唯一選擇。

楊潔篪沙利文共話烏克蘭,為求中方出面調停,美國又拿制裁說事?

美國現在在俄烏問題上已經徹底“無牌可打”了。尤其是在“能源制裁”這張“王牌”沒能産生預期的效果之後,美國已經開始打起了“退堂鼓”。随着拜登宣布全面對俄能源實施制裁,美國國内的成品油價格一路飛漲,美國群眾也是怨聲載道。

為了緩解美國油價困境,白宮甚至不得不向阿聯酋、沙特等一衆産油國求助。但拜登打去的電話甚至還遭到拒接,最終也隻有阿聯酋一國表态願意“增産”。但這對于美國的油價來說仍然是隻能算是杯水車薪。隻要其他産油國不增産,就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同時美國的一衆“歐洲盟友”也在制裁俄羅斯能源的問題上踟蹰不前。

雖然有關制裁表态的聲音十分響亮,可到了真正出台制裁措施的時候,盟友們卻又表态各有各的難處。英國方面表示将在2022年底之前徹底禁止俄羅斯能源進口,但卻沒有給出禁止的具體時間表;德國的表态則更不給美方面子,其總理朔爾茨稱,俄德兩國的能源貿易聯系十分緊密,一時間德國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能源替代,因而德國方面暫時不會放棄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合作。

楊潔篪沙利文共話烏克蘭,為求中方出面調停,美國又拿制裁說事?

如此一來美國“能源制裁”計劃的效果便是大打折扣。俄羅斯的經濟不僅沒有出現大崩潰的場面,反而是在一系列針對性“反制裁”政策之下,令美國的經濟大受影響。包括将所有西方國家在俄企業與資産收歸國有,拒繳專利費等措施,雖然沒有傷到美國經濟的筋骨,但也狠狠“惡心”了美國一番。

既然好處沒有撈到,美國便也打算識趣地收手了。但目前擺在美國面前的問題是,在交鋒中占優的俄方并沒有速戰速決的打算。倘若長此以往地拖延下去,反而是美國很有可能成為因“失血過多”而率先倒下的一方。如此一來,美國便想讓中方出面做“調停人”。

實際上所謂隻有中國能夠充當俄烏“調停人”的論調,此前就有歐盟外交高官提出過一次。但彼時中方明确回應,鼓勵俄烏直接對話,并點明美國與北約才是沖突的始作俑者,言外之意便是要求美國自行讓步解決問題。

楊潔篪沙利文共話烏克蘭,為求中方出面調停,美國又拿制裁說事?

眼看着中方不願出面,美國此次打算再提調停問題時便也加上了籌碼,那便是以“制裁”恐吓中國。在出發之前,沙利文對于中國與俄烏沖突問題的表态就十分強硬,他強調倘若中方幫助俄羅斯規避美國的制裁,那麼中方有可能也會登上美國的制裁名單。

但這樣的恐吓顯然已經沒有什麼威懾效力了。如今的美國外強中幹,通脹高企,但凡是敢于在經濟上挑戰中國,那麼第一個倒下的必然是美國自己。如今的“制裁”大棒早已經失去了效力,想要中國出面為美國“止損”,白宮的如意算盤未免打得過于響亮了一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