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雲南知名水企“石林天外天”宣稱喝pH9.3堿性礦泉水能顯著抗衰老、降血糖、緩解高尿酸血症及代謝身體酸性等。對此,專家表示“堿性水”概念是營銷噱頭,還不如白開水。

堿性水能“治病”和“酸堿體質論”的養生大騙局早被揭穿,但不少中老年朋友依然相信長期喝堿性水有利于健康。基于此,市場上不少水企打出堿性水的概念推銷産品。

以在雲南家喻戶曉的雲南天外天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礦泉水和桶裝水為例,該企業的官方網站、公衆号、小程式、對外營銷的廣告語、水瓶包裝、瓶身和熱線客服,都有意無意地打着擦邊球,引導暗示消費者認知堿性水對惡性良性腫瘤、痛風、骨質疏松、血糖、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有“治療”的作用。堿性水真有利于健康嗎?國家進階食品檢驗師、食品安全科普專家王思露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堿性水”的概念不過是商家營造宣傳的噱頭,市面上有多種多樣不同概念的堿性水,食用之後對于身體并無好處,而且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營造出來的概念,從營養及現代醫學角度,不推薦大家過分迷戀和推崇。

黑龍江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員王子谛曾做過國内市場大部分礦泉水的檢驗測評,他承認天外天礦泉水确實是少見的高堿水,但他表示不一定堿性度越高水就越好。

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科主任徐健看來,水企大肆宣傳飲用堿性水對痛風等人群有好處完全是炒作,對人體的幫助還不如家常白開水。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石林天外天礦泉水的宣傳智語,在昆明随處可見。 本文圖檔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彭渝 攝

水企宣傳暗示堿性水“治病”

“為健康,喝堿性水。”這是昆明知名水企雲南天外天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的營銷廣告語,在昆明街頭随處可見。

打開該企業的官方網站,石林天外天天然礦泉水堿性9.3、堿性水與健康、堿性水研究、堿治療合集等子欄目無一不宣稱堿性水有利于健康。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天天外桶裝水的瓶身特意強調高堿性水。

其中,在該公司官方網站的堿性水與健康子欄目中,釋出有昆明醫科大學關于堿性水對惡性良性腫瘤等疾病的幹預研究、堿性水對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的幹預研究、堿性水對谷丙轉氨酶/脂肪肝的幹預研究,及堿性水對骨質疏松、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抗衰老、痛風等疾病的作用,每一個研究都以小視訊的形式宣稱堿性水對疾病的積極作用,盡管内容中沒有直言“治病”,但毫不吝啬“有助于”、“緩解”等對産品有功效的字眼,有意無意地引導着消費者。

該水企産品宣傳單上稱,2020年雲南中醫藥大學楊齡教授用pH9.3堿性礦泉水對代謝綜合征的動物幹預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喝pH9.3堿性礦泉水能顯著降低血糖(P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該企業小程式裡關于痛風與飲用水的知識(企業小程式截圖)

同時,名為“石林天外天堿性礦泉水”的公衆号上釋出有一些視訊,由患者現身講述喝了該公司的堿性礦泉水後痛風發作明顯減少,尿酸值大幅下降,胃酸反流症狀也得到緩解等功效。此外,無論是該企業産品的包裝、瓶身還是小程式等載體,都有堿性水與健康的相關内容,反正是“堿性水有百利而無一害”。

該公司客服更是直言,人體體質酸性較多,他們的石林天外天礦泉水堿性度高,能代謝人體酸性體質,特别是對痛風、尿酸偏高的患者和反酸性胃炎的人群,長期喝有助于身體健康,“不會有副作用,能達到調節分解平衡的效果,但是要堅持喝。”

測評員:并不是堿性越高水就越好

“無論什麼水,隻要不是藥,對痛風都是沒有治療作用的。”黑龍江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員王子谛直言不諱,他曾作過國内55款礦泉水的檢驗測評。

王子谛進一步解釋,痛風患者需要多喝水,有時候醫生會建議患者喝一些蘇打水,這是因為堿性水和蘇打水含有碳酸氫根,碳酸氫根是一個緩沖性離子,可以一定程度上中和強酸,但是普通的礦泉水和蘇打水不一定碳酸氫根含量和堿性鹽較高,這些礦泉水跟普通自來水沒啥差別。

至于緩解骨質疏松,王子谛解釋,很多消費者認為礦泉水就是礦物質含量高,其實國内很多礦泉水的總礦物質含量還不及家常自來水,且裡面鈣含量也不高,盡管是離子型的,在理論上有利于人體吸收,不過相比牛奶等高鈣食品,其含量差距明顯,就以石林天外天礦泉水來說,它的鈉含量也低,“一般所謂的天然礦泉水,其實它的名額有起伏,跟季節、降水都有關系。”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超市貨架上的天外天礦泉水。

王子谛承認,在他檢測過的礦泉水中,石林天外天礦泉水确實是堿性度最高的水。但他提醒,并不是堿性度越高的水,中和胃酸等的效果就越好,實則要看水裡面具體的離子組成,“本身作為食品,或是保健食品的,都不能宣稱療效,天外天礦泉水的宣傳有擦邊球嫌疑,對于健康的人來說,并不需要特意強調要喝堿性水、蘇打水。”

跟王子谛的觀點一樣,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科主任徐健看來,水企大肆宣傳飲用堿性水對痛風等人群有好處完全是炒作,對人體的幫助還不如家常白開水。

專家:堿性水是企業營造的噱頭

國家進階食品檢驗師、食品安全科普專家王思露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堿性水”不過是商家特意營造的一個宣傳噱頭。

王思露說,首先“酸堿體質論”從科學角度講,并不成立,在真正醫學的專有名詞術語當中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人的身體由各個部位來構成,各個部位的酸堿程度也不一樣,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支援飲用堿性水就能夠改變人體的PH值。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天外天礦泉水運載車車身上也宣傳着它的高堿性。

王思露表示,的确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體的酸堿性質,或是偏向會出現一些改變,比如在一些疾病的困擾下,可能會産生更多的酸或者堿,但是在這些疾病狀态下,單純的憑借食用堿性食物是不可能控制酸中毒的,恰恰相反,人體本身就有一個自我酸堿調節的體系,有能力将食物代謝後的酸堿物質和自身生理活動産生的酸堿物質進行自由調節,讓身體的體液維持在7.35--7.45的PH值,這是穩定的弱堿性内環境,因疾病而導緻酸堿失衡,寄希望于食物飲品來改變病症的作法不可取,“食品就是食品,它跟藥品不一樣,它不存在任何的療效。”

由此,王思露認為,市面上各種各樣不同概念的堿性水,檢測時确實是堿性,但其實是水企特意營造的概念,食用後對身體也并無好處,從營養及現代醫學角度而言,不推薦消費者過分迷戀和推崇。相比之下,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經消菌殺毒的自來水在煮沸晾溫後,其安全性和合理性更高。

堿性水神話:企業暗示能治病,專家稱還不如白開水

該公司宣傳單頁,暗示堿性水對一些疾病有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還以“堿性水、健康”等關鍵詞在網上搜尋後發現,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體檢科副主任醫師于汶在答複患者詢問“長期喝堿性水的危害”時答複稱,堿性水其實是一種理化表征和水的種類,水本身是否經過電解處理,或是水中的物質是天然的還是添加都沒有直接關系,是以飲用水還是要飲用符合衛生标準的水。人體體質的酸堿性和飲用水的酸堿性是沒有關系的,人體對酸堿度有很大的自我調節作用,通常不會因為飲食中的酸堿度而發生變化。相反,長期飲用堿性水,會加重腸胃道負擔,導緻腸胃功能紊亂,甚至消化不良,長期喝堿性水也會增加腎髒排堿的負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