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資超115億 他55歲1年造5萬台車

作者:零跑汽車—宋霜莉

在“蔚小理”之後,造車新勢力中第四家上市企業将要出現。

1月26日,證監會公布已接收零跑汽車申請上市的材料,這意味着,零跑汽車可能将要赴港上市。這家和理想汽車同年同月出現的企業,有着不小的背景,但是路走得并不順。耗時三年造出的首款車,連續兩年隻賣出千餘輛;團隊曾經認為不需要資質,媒體試駕也鬧出笑話……

不過,零跑汽車融資能力卻十分強勁。其先後融資7次,除了兩次未披露融資金額,剩餘五次融資約115.6億元。其資方,除興業證券(601377)、紅杉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和企業外,還有合肥市政府和杭州市政府的相關投資平台的身影。

2021年,零跑汽車銷量翻身,成為它沖刺上市的底氣。2021年,其全年累計傳遞更是高達43121輛,同比增長278.6%,在造車新勢力中擠進前五名。

銷量雖然上去了,但是其問題卻層出不窮。在2020年5月,200多名零跑S01首批車主集體維權。此後,又有多位零跑T03車主投訴。而零跑汽車新的銷量支柱C11口碑也并不好,被車主聲讨……

如果零跑汽車IPO成功,在充裕的資金條件下,其研發水準和品牌建設或許有大幅提高的可能。不過,這都是後話。

-01 -

造車新勢力“批量上市”

造車新勢力中,可能又增一家上市公司。

據證監會網站顯示,已于1月26日接收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跑汽車”所屬企業)《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雖然材料中未提到零跑汽車具體選擇哪個資本市場上市,但在業内人士看來,其選擇赴港上市的可能性大。據媒體報道,零跑汽車已向媒體确認遞交上市申請,已有專職部門負責此事。

早在2020年,零跑汽車聯合創始人吳保軍就曾提過上市計劃。他表示,零跑汽車計劃2021年下半年送出IPO檔案,将于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在科創闆上市。此外,他還提到,在IPO之前,零跑汽車還将進行一輪融資。

在兩個時間點中間,也曾有消息傳出,零跑汽車會放棄科創闆,考慮赴港IPO,籌資至少10億美元,并且已與顧問公司進行初步接洽。不過,零跑汽車并未肯定此消息,隻是表示“此消息非零跑官方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查查上,零跑汽車于2021年4月變更過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資、未上市)”。

現在可以看到,零跑汽車對上市一事終于吹響了号角,踏出了後一步。

對造車新勢力而言,上市是必須要做的抉擇。因為以造車的燒錢速度,融資和售車收入目前難以支撐。

哪吒汽車CEO張勇就曾直白地表示過缺錢。“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的錢,要說我們不缺錢那是假的,就是現在已經上市融到錢的(企業),它們也還得再融。對于企業來說,錢越多越好,我們希望哪吒能夠融到更多資金。”張勇還提到,對處于量産傳遞關鍵期的新造車企業來說,對資金的需求無限大。

上市融資成為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找錢”的途徑。目前,在造車新勢力中,位列梯隊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已在美股上市,其中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更是先後登陸港股,實作雙重上市。雖然蔚來汽車在港股上市受阻,但近又傳出了可能在新加坡上市的消息。此外,哪吒汽車、威馬汽車、高合汽車等均表達過IPO的想法。

和零跑汽車一樣,哪吒汽車和威馬汽車早瞄準的都是科創闆。不過在近期有消息透露,這兩家企業後可能會選擇港股。有證券從業者分析,車企在A股上市稽核嚴格,比港股難度更大。而港股機制靈活,上市準備時間也更短,是以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才會選擇港股。

-02 -

艱難存活的“腰部新勢力”

在衆多奔赴上市的國内造車新勢力中,如果零跑汽車進展順利,有可能成為第四家上市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零跑汽車成立于2015年7月,和理想汽車幾乎同時成立,當時也是造車新勢力紮堆出世的時間段。和其他友商不同,零跑汽車在汽車圈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也承認,“過去我們給業界留下的印象是太過低調”。

雖然低調,但是零跑汽車的背景卻不容小觑。在創立零跑汽車之前,朱江明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深交所上市公司大華股份(002236)的創始人之一。在2015年,大華股份已是安防行業全球第二巨頭。截至發稿前,大華股份的市值為571.36億元。

從安防到造車跨度很大,朱江明曾道出大華股份踏入造車賽道的真實緣由:“大華股份雖有一個千億市值的夢想,而現在安防産業全球市場也就1000多億,不可能由一家獨得,而汽車行業的蛋糕足夠大。”

在成立零跑汽車時,朱江明已經接近50歲,在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中算是高齡,但是也從側面看出大華股份對造車的決心。

依托于大華的資金、人才以及創業經驗,零跑汽車初是站在高起跑線上,但是後續發展卻不盡人意。

和理想汽車一樣,零跑汽車首款汽車S01也是耗費三年多時間。2019年年初S01上市,售價約18.99萬-22.99萬元之間,補貼後售價約10.99萬-14.99萬元。這個價位在新能源汽車中,算是中等以下的價位。按道理可能會赢得消費者的喜愛,但是銷量卻十分慘淡:當年傳遞僅千餘輛,第二年也僅賣出1125輛。

零跑汽車一直被诟病的背後原因是團隊不懂造車。朱江明曾回憶,當時以為造出汽車檢測合格就能賣,甚至不知道汽車生産和銷售需要準入資質。而在S01的媒體試駕時也鬧出過笑話,有試駕媒體被交警扣12分,因為試駕汽車使用了假臨牌。零跑汽車是以事也遭遇衆嘲,更有人大膽預測零跑汽車活不過一年。

雖然看着危在旦夕,但是零跑汽車卻并未像其他新勢力一樣倒下,除了背後的大華股份助力外,外部融資輸血也是其活下來的主要支撐。

據企查查顯示,零跑汽車先後融資7次。除了兩次未披露融資金額,剩餘五次融資約115.6億元。在其資方中,除興業證券、紅杉基金、上海電氣(601727)、中金資本、中信建投等知名投資機構和企業外,還有合肥市政府、杭州市政府相關投資平台的身影。

除了融資能力外,零跑汽車也有令人歎服的地方,是其自研能力。據悉,零跑汽車是新勢力中唯一具備全面自研自造能力的企業,其業務範圍涵蓋智能電動汽車整車設計、研發制造、智能駕駛、電機電控、電池系統開發以及基于雲計算的車聯網解決方案。

在2020年,零跑汽車釋出第二款車T03,這是一款低價車,售價不到9萬元。也是在這一年,零跑才開始有了翻身的迹象。資料顯示,2020年,零跑汽車銷量為11391輛,其中T03占一萬多輛。

-03 -

翻身和前途

真正讓零跑有了上市的底氣是在2021年。這一年,零跑不僅融資累計超過88億元(分别是43億B輪融資和45億的Pre-IPO輪融資),還意外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的“準一線品牌”。

據零跑汽車官方資料,零跑汽車2021年全年累計傳遞43121輛,同比增長278.6%。其中,其中T03傳遞38463輛,C11傳遞4021輛,S01傳遞637輛。

而在2021年9月份,其全年累計銷量為27817輛,也就是說第四季度貢獻了超1/3的銷量。其官方提到,12月單月傳遞量創曆史新高,達7807台,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368%。

如果在造車新勢力中做排名,零跑汽車的傳遞量能排進前五,前面分别為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哪吒汽車。不過零跑汽車和前幾名相比還是有差距,哪吒汽車銷量超其兩萬多輛,蔚小理更是超其一倍,其中小鵬和蔚來都已快進入十萬大關。同時,威馬汽車雖然銷量低于零跑汽車,但是也以隻有幾百輛的差距,緊緊追擊。

不過朱江明對未來貌似很有信心。早在2020年,朱江明就提到,要在2023年進入造車新勢力TOP3,在2025年做到國内新能源汽車10%的市占率。在2021年7月,零跑汽車宣布“開啟2.0時代”,在當時的釋出會上,朱江明曾豪言:“在自動駕駛領域三年超越特斯拉,2025年銷量達80萬輛。”

然而,現實總沒有想象得美好。雖然銷量上去了,零跑汽車的品質卻在不斷遭受質疑。據媒體報道,在2020年5月,200多名零跑S01首批車主集體維權,在他們的中列舉了零跑S0衆多品質問題,涉及涉及制動系統故障、動力系統故障、車機系統故障、控制系統故障等。此後,又有多位零跑T03車主投訴稱,指其L2級智能輔助駕駛不成熟。而早在T03的試駕會上,就曾出現過人臉識别、L2智能駕駛輔助、自動泊車等方面的故障。

零跑汽車新的銷量支柱C11口碑也并不好。據悉,在C11未完全傳遞的情況下,零跑就“變卦了”。有車主表示,零跑C11豪華版車型和尊享版車型電機由水冷電機變為油冷電機,此外,還取消了終身質保服務,改成8年質保服務。随後,零跑汽車被車主聯合聲讨,品牌形象也無疑受損。

在中國網汽車品質投訴平台上,剛進入2022年,零跑汽車就收到20餘條投訴,幾乎都是投訴其經銷商收定金後遲遲不能提車。據悉,零跑汽車的銷售模式是“直營+城市合作夥伴”。截至2021年12月1日,零跑汽車全國管道數量超300家,其中2021年新增商超店200家。快速擴張的确帶來了高銷量,但是也可能帶來弊端,提車延遲或許是其中一個。

有業内人士提到,或許是因為零跑汽車自研标準不夠高,其軟體硬體都不夠成熟,才出現一些品質問題。在零跑汽車的品牌2.0戰略中提到,在2025年之前會推出8款車型,覆寫35萬元以下的價格區間。然而,如果品質提升不上去,或許消費者很難接受其高端産品。

資料顯示,2021年,特斯拉中國銷量為484130輛,同比增長235.1%。根據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