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江湖,水下更精彩
讀《水浒傳》倘若隻關注好漢誰更厲害,雖未嘗不可,卻容易錯過水下面的東西。而正是這些水下的東西,才支撐起了“水浒江湖”。
比如筆者之前談過,《水浒傳》跟曆史的關系。為何必須是魯智深活捉方臘,不能是武松呢?因為魯智深的曆史原型,是後周太祖郭威。而這位“郭雀兒”,又是正牌皇上大哥。
方臘則屬于 “草頭天子”的地位。故而調侃來言就是,正牌皇上打假草頭天子。當然也有表示對方臘的尊重,承認方臘的曆史地位的意思——這是不是比武松單臂擒方臘,更有内涵?

還如雙槍将董平,他上山那麼晚,人品又那麼渣,為啥卻成了梁山五虎将之一?也是有曆史淵源的。
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曆史上的董平,堪稱“巨寇”一枚,“攢集強壯為兵”,搞得朝廷都不得不“因以為統制”。
也就是說董平,才是“招安得福貴”的代表人物。隻可惜招安後的他依舊放飛自我,先打跑了朝廷委任的唐州知府,又攻打德安府(今湖北安陸)。由于為人嚣張狠辣,手下人都對他又怕又恨。德安知府便抓住這個弱點,策反了董平的手下,反攻董平,最終被殺!
瞅瞅曆史上的董平,再看看《水浒傳》中的董平,都人品渣,死得慘,由于是巨寇身份,比曆史上的楊志要牛,自然梁山五虎将就要給他了——是出于對曆史原型人物地位考量的結果。
是以《水浒傳》,可謂是包羅萬象!不如此,不足以稱之為四大名著之一。哪怕被許多人,調侃或質疑的“玄幻内容”也是這種情況。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能否品嘗到其中滋味,全靠一個“悟”字。
公孫勝被稱為《水浒傳》中的最大BUG。什麼擁有“五雷天罡正法”,而且一出場,就能呼風喚雨什麼的。按理說這麼玄幻的人物,他劫持生辰綱,那不是手到擒來嗎。八十個楊志,也敵不過公孫勝施法。可為啥他卻非要找晁蓋——這不是BUG是啥?
但問題是,可知這個BUG的背後藏着什麼?瞅瞅《水浒傳》中,那位皇上大哥,他除了跟李師師那檔子事外,最有名的便是自号“道君皇帝”,最崇尚道家。而生辰綱卻是他手下太師,蔡京的賀壽——現在品出其中滋味了吧。
無論怎麼解讀,恐怕有一條誰也反駁不了,那就是:在水浒江湖中,道家的代表人物公孫勝,豈能公開反對“道君皇帝”?自然就必須把晁蓋(諧音:改朝換代),推到前面了。
這也是為啥宋江一上山,公孫勝就離開的隐喻,道不同不相為謀——推出晁蓋,是想改朝換代,宋江卻是招安得富貴,彼此玩不到一起。
除了公孫勝外,梁山上還有一位很玄幻的好漢,這就是戴宗,擁有日行八百裡的神行術。那麼在戴宗的身後,又隐藏着啥呢?遠比公孫勝背後的東西,更加水深,更精彩!
二、戴宗和岱宗
戴宗是《水浒傳》中的梁山好漢,那麼岱宗呢?則是泰山的古稱!直至春秋戰國時期,才改名為泰山!
從戴宗和岱宗這兩個名稱上便知,梁山好漢戴宗,跟泰山擁有不解之緣。那麼事實是如此嗎?當然如此。戴宗的最終結局便是“還了官诰,去到泰安州嶽廟裡,陪堂出家”(出自《水浒傳》)。
那麼“泰安州嶽廟”在何處,有啥講究?便是在泰山地區,又稱為“岱廟”,是古代皇上大哥們,祭祀泰山神時所修建的。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倘若說,玄幻的道家人公孫勝,僅是為了影射“道君皇帝”無道可言的話,那麼日行八百裡的戴宗,竟然跟實錘的泰山神,扯上了關系,這不是比公孫勝更水深是啥呢。
如今,我們有了這層了解和認知,再來分析戴宗的招牌絕技“神行術”,也就非常容易了解了。咱先看下原文,戴宗是如何施展“神行術”的。
(戴宗)身邊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肩上挑上兩個信籠,口裡念起神行法咒語來……
仿佛渾如駕霧,依稀好似騰雲。如飛兩腳蕩紅塵,越嶺登山去緊。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裡如同眼近。(出自《水浒傳》)
以上是宋江浔陽樓題反詩被緝拿後,知府蔡九命戴宗趕赴汴梁,去告知老爸蔡京時,戴宗施展“神行術”的描寫。雖然看着很牛、很奇幻,但一不小心,其中這句“金錢甲馬果通神”,是個什麼鬼?
那麼高端的法術,咋跟俗不可耐的金錢,有了關系?這才叫大俗大雅,筆者隻能如此解釋了!
但不論怎樣,顯然戴宗施展神行術,是離不開“金錢甲馬”的。而且更要命的是,這種東西,還是一次性消耗品,不能反複使用。在施法完畢後,必須要“解下甲馬,取數陌金錢燒送了”(出自《水浒傳》)。
提錢雖俗,奈何戴宗想施展出高端的“神行術”,就必須要用金錢——這是沒跑了!
如今,需要先岔開下話題,戴宗除了神行術外,還有啥标簽?沒錯,正是貪财!如他見到宋江後,便公開索要錢财:“新到配軍如何不送常例錢來與我!”
宋江由于手握吳用的書信,是以就是不給他,戴宗大怒罵道:“賊配軍,安敢如此無禮,颠倒說我小哉!那兜馱的,與我背起來,且打這厮一百訊棍!”(出自《水浒傳》)
瞬間,筆者非常了解戴宗為何這麼貪财了——沒金錢,哪來的“甲馬”,沒“甲馬”,他又何談,日行八百裡的神行術呢……再聯系公孫勝找晁蓋,去劫持那“十萬生辰綱”,都是因“方孔兄”橫行,給害的。
《水浒傳》奇幻嗎?但這奇幻的背後,是不是異常現實——名著就是名著!
傳回頭來,我們繼續談戴宗這哥們,明白了他貪财和神行術之間的關系,那麼最終戴宗臨死前大笑,也就顯得極其特殊了。
三、戴宗臨死前為何大笑?
先看下原文:(戴宗)後數月,一夕無恙,請衆道伴相辭作别,大笑而終!後來在嶽廟裡累次顯靈,州人廟祝,随塑戴宗神像于廟裡,胎骨是他真身!(出自《水浒傳》)
前面說了,征讨完方臘後,戴宗活着回來受封,随後便辭官,去“泰安州嶽廟裡,陪堂出家”了。那麼戴宗出家前見了誰?正是宋江!
當時宋江很奇怪,問戴宗為啥不當官,非要辭官出家?這不科學!戴宗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兄弟夜夢崔府君勾喚,是以發了這片善心。”
第一個問題,戴宗辭官出家,為何要告知宋江?因為辭官的梁山好漢有不少,比如柴進、李應、朱武等,沒有一個通知宋江的。可戴宗為啥要這樣做?
答案《水浒傳》已經給出了。宋江受封後回家鄉葬父完畢,準備去楚州上任時,曾給出這樣一首詩:衣錦還鄉實可誇,承恩又複入京華。戴宗指點迷途破,身退名全遍海涯。
顯然戴宗這是,特意趕來指點宋江迷津的。意思就是說,你别去楚州當官了,不如跟着我出家逃離得了。卻又不好意思直說,便拿自己辭官說事。結果宋江卻不了解。看那意思,又想逼着戴宗重新當官。
故而戴宗這才來了句,我夢到崔府君來喊我!讓宋江閉了嘴。這相當于是,戴宗給宋江送來最後一次活命機會!
第二個問題,崔府君是誰?為啥一提崔府君,宋江就表示戴宗有仙緣?
崔府君是唐朝人,名珏,字子玉。是道家系統内的神仙之一,《西遊記》中李世民夢有地府的章節内出現過他。同時,據《重修崔府君廟記》記載:安祿山造反前,李隆基曾夢到崔府君,嚴肅說道:“駕弗别往,祿山必滅矣。”等于救了李隆基一命。
如今,再看戴宗夢到崔府君,明顯也含有救人意思。戴宗領悟了,連忙點化宋江,可宋江卻隻求富貴,不要命——神仙也救不了!故而戴宗臨死為何大笑?就是在笑,宋江、盧俊義這種癡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