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浪得虛名的埃爾斯特

浪得虛名的埃爾斯特

上個世紀最被高估的學者喬恩·埃爾斯特。

從2022年3月開始,我将開設這個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哲學的科普專欄。我認為,要達成能夠為世界貢獻有用的社會科學知識,服務于大陸以及世界的長遠發展,大陸的社會科學研究總體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長期以來,大陸的傳統都是經史為先,“以史為鑒”“以史為鏡”。每年不同媒體評出來的最佳讀物清單中,曆史(以及文學)作品通常占了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嚴格意義上的社會科學的著作則寥寥無幾,而由中國學者撰寫的社會科學作品更是稀缺。但是,曆史隻是對于了解和管理現代社會,應對當今世界的價值可能是被大大誇大了。

由于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是以,和其他的薦讀欄目不同,我還同時會告訴大家不該讀什麼(或者說,哪些書不值得讀)。我開出這樣的“不值得讀的清單”,可以被視為我為大家節約時間所作的努力。

作為本專欄的第一篇,我今天要做的恰好就是告訴大家某些人的東西不值得讀,或者基本不值得讀,而且這些人都是有相當名望的。

第一個我不建議大家讀的作者是Jon Elster(喬恩·埃爾斯特)。我認為,他是上個世紀到這個世紀初期最“浪得虛名”(over-rated)的學者,至少是之一。截止到2015年,他列出他已經出版了34本書,而且獨著為主,編著占少數。也就是說,他幾乎以每兩年出一本書的速度出版。可以想象,這樣的人的書幾乎一定是不能讀的。(此前我說過,如果一個社會科學家一年發5篇文章以上,那他或者她基本上就是在灌水了。)

浪得虛名的埃爾斯特

喬恩·埃爾斯特著作的中文版之一《邏輯與社會》。

喬恩·埃爾斯特于1940年2月22日出生于挪威奧斯陸的一個“書香門第”。埃爾斯特的爺爺是作家、文學批評家,外公是精神分析師,外婆是劇作家。埃爾斯特的父親當過記者、雜志編輯、犯罪小說家,還擔任過挪威廣播公司的CEO,母親則是精神分析師、詩人和文學批評家。不知道這些家學淵源是否影響了埃爾斯特的文風,他的很多專著的名字很吸引人。

1972年,埃爾斯特在雷蒙·阿隆的指導下,獲得巴黎第五大學(又稱巴黎笛卡爾大學,即今天的巴黎大學)的博士學位。埃爾斯特早年在奧斯陸大學曆史系任教。1984年,他轉戰芝加哥大學哲學系和政治學系,并從1989年起擔任愛德華·瑞爾森傑出貢獻教授。1995年至今,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羅伯特·默頓社會科學講席教授。另外,從2005年到2011年,埃爾斯特也在法蘭西學院任教。

埃爾斯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分析馬克思主義、理性選擇理論和社會科學哲學。他的頭銜很多,1981年當選挪威科學院院士,1988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89年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英國人文社科院通信院士。

但是,在這些頭銜和光環的背後,是一個膚淺的心靈。毫無疑問,喬恩·埃爾斯特是上個世紀最被高估的(over-rated)學者,至少是之一。他的每一本書都是随性的和膚淺的,基本沒有任何價值。這可能和他的訓練有關。他從未做過任何實證研究,對研究方法的掌握除了初級博弈論之外,是“零基礎”。他甚至都沒有學會雷蒙·阿隆對曆史的尊重。對社會科學哲學的了解基本上就是信手拈來,沒有嚴謹的思考,甚至沒有嚴肅的閱讀。是以,埃爾斯特的東西都是“花拳繡腿”,用些俏皮的語言、入門的博弈論知識,再加上某些典故,以此來掩蓋他的無知和淺薄。(令人發指的是,他的書幾乎都在劍橋大學出版社或者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我們可以肯定,他的基本做法就是有一兩個小點子就寫本書!

我們唯一可以佩服他的是,他涉獵很廣,寫得很快。但他的絕大部分書籍(甚至可能是每一本)都是跳躍式的東拼西湊,完全沒法細讀。

最搞笑的是,埃爾斯特在1980年代堅信“理性選擇(或者說是博弈論)”是解釋社會的萬能鑰匙,到了1998-2000年左右,卻又說“他高估了理性選擇的解釋力”(Elster,2000)。“理性選擇不是解釋社會的萬能鑰匙”難道需要花20年才能認識到麼?!

最後,盡管我認為他的書都不值得讀,但我不得不提到他的兩本比較著名而且已經被翻譯成中文的書,以防止大家看了之後大呼“上當了”!讀者朋友,我隻能幫你到這裡了!這兩本書是:

1.《社會黏合劑:社會秩序的研究》(The Cement of Society: Survey of Social Order),(英文版1983,中文版2009)。該書認定:談判、集體行動和社會規範是了解社會秩序的關鍵。整個讨論都沒有明确定義“秩序”是什麼,對為何選擇談判、集體行動和社會規範作為了解社會秩序更是沒有依據,完全是武斷。難道社會權力不是了解社會秩序的核心次元,而且是更加核心的次元嗎?給予一些信手拈來的博弈論模型(初級的),通篇的讨論松散不堪,沒有邏輯,更沒有深度。刻薄地說,埃爾斯特似乎在效仿謝林(Schelling)的《沖突的戰略(1960)》,但是,水準差得實在太多了。

2.《解釋社會行為》(Explaining Social Behavior: More 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英文版2007,本書是他對其1989的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的擴充版。2015年修訂版。中文版2019是根據2007年版本翻譯而成)。他對社會科學哲學的了解基本就是一個平常不好好聽課讀書,卻又因為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而特别自以為是的大學生水準。對于一些核心概念,如“(社會)行為”“機制”的了解完全是經不起推敲的。總之,你讀了就是浪費生命。(他的2015年的修訂版變得更加又臭又長。我也就不再讀了。我想大家也不用讀了。)

唐世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