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中有鹿,魚能變虎,有妖氣!

在《山海經》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刑天與帝至此争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

而在另一本叫做《奇想博物志》的書上,也有着相似的記載:“布列密耶斯人沒有頭,他們的口和眼都生在胸上。”有意思的是,在這大學普書中,遍布奇奇怪怪的傳說:

海中有鹿,魚能變虎,有妖氣!

埃塞俄比亞有一種怪獸,生着人面、人耳和藍眼睛。身軀如獅,紅似血。尾似蠍,可刺向敵人。其叫聲如同葦笛和小号的合奏。

印度的海裡有一種有毒的動物,叫海兔。孕婦看到雌海兔,隻是看一眼,就會立刻惡心,最終導緻流産。

印度最東邊的恒河源頭一帶,住着叫阿斯托米的種族,沒有嘴,以鼻孔吸入空氣和香氣為生……

越往後面翻,心中的疑惑也就越來越多:為什麼全世界的神話傳說都如此相似?書中講的這些知識怎麼這麼奇怪啊?書中全篇提及的普林尼又是誰?

雖然冒着問号,但這絕不是一本讓人繃着神經的燒腦書,相反,它更像是一場精彩的脫口秀,在閱讀的過程中,時不時還能達到讓人捧腹大笑的效果。

海中有鹿,魚能變虎,有妖氣!

《奇想博物志》

這本奇幻的科普書由“暗黑美學大師”澀澤龍彥所著,他是日本現代著名作家、評論家。他将法國的“薩德主義”引入日本,其對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等人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海中有鹿,魚能變虎,有妖氣!

澀澤龍彥一直緻力于将西方社會中的文化與思想暗流介紹給日本學界,他深入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領域,以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進行創作,寫出了大批充滿暗黑色彩的幻想文學作品,成為日本傑出的幻想文學先鋒。

而澀澤龍彥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向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所著的《博物志》緻敬。

《奇想博物志》從《博物志》這本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入手,選取迷宮與日晷、埃塞俄比亞的怪獸、性與橫隔膜、海兔與海裡的動物、世間奇迹等二十二個主題,以其獨有的旁征博引、風趣吐槽,不僅将普林尼其人及其人生哲學形象地呈現出來,更是将我們帶入了一個真假難辨、詭谲奇想的異世界。

海中有鹿,魚能變虎,有妖氣!

“詩一般的想象力”

生于公元23年的普林尼撰寫的這本關于世間萬物的百科全書,采集了很多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有事實,也有異常荒誕的内容,正如澀澤龍彥在書中所說,那個時代的科學其實更像是巫學。而這種來自古時代的日常和傳聞,在高科技時代,依舊散發着一種瑰麗的光彩。

普林尼在書中有一段十分有趣,記錄各種人物的“死因不明”,“就像是一首漫長而奇異的荒誕長詩”。

“昆圖斯·埃米利烏斯·雷必達将要外出時,因大拇指撞到房間的門檻而死。蓋烏斯·阿維狄烏斯将要外出前往元老院時,在儀式廣場滑倒而死。在元老院為羅德島辯護的羅德島大使博得滿場喝彩,卻在欲将跨國議事廳的門檻之時猝死…奧盧思·龐培在卡比托利歐山上向衆神表示緻意後死去…法官帕斯比烏斯離開人世時,正在宣判緩刑……”

除此之外,還有一章十分精彩。那一整章中都是各種奇形怪狀來自古時代的畸形人:沒有聲音的人,詛咒太陽的人,膜拜地獄靈魂的人,眼中能噴發怒火的雙瞳人,單腿獨立的人……這些來自北非和印度的畸形人充斥着那個時代人類對于未知的想象。

從普林尼那裡,澀澤龍彥不光得到了一個嶄新世界的藍圖,同時也步入了穿梭到古羅馬社會的羊腸小道。在《博物志》中展現出的自然觀、世界觀,往往并非普林尼獨有的,而是整個古希臘、古羅馬社會自然哲學家之中共有的。他們認為:“偶然才是神,是我們生命的偉大創造者。在偶然之下,我們必須去了解自然,自然是萬物之母,也是我們的教育者。”

一場相隔兩千年的有趣交談

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寫道:“磁石……還有比它更加不可思議的石頭嗎?在大自然的一切領域中,還有比它更加蠻不講理的事物嗎?”相隔快兩千年的澀澤龍彥則在書中回應道:“生活在二十世紀的我們未必是相信神秘現象的神秘主義者,卻無論如何都非常喜歡神秘的事物。”

因為古希臘、古羅馬人對自然知識的缺乏,導緻普林尼在描寫海洋、火山、草藥、鴕鳥、大象等事物時,十分誇張,被澀澤龍彥稱為“詩一般的想象力”。這一切像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更像是兩個相隔兩千年的靈魂知己相逢。

海中有鹿,魚能變虎,有妖氣!

關于“性與橫膈膜”的那一章,普林尼認為橫膈膜具備敏銳的反應能力,且是管理開朗、愉悅情緒的中樞,是以“在戰場或角鬥士的競技場上被傷及橫膈膜的人會笑着死去”。

澀澤龍彥則嚴肅地評論道:“普林尼簡潔地描述了橫膈膜的特性,最後以笑着死去的人這種難以置信的逸聞結尾,甚至有了精湛的短篇作家的筆觸。”到了最後,他又加上了一句:“他所寫的文章已經屬于文學了。”而這言簡意赅的一句卻飽含他對普林尼的欣賞。

此外,普林尼還記錄了裡米尼地區有一隻雄雞能講人話。普林尼在記述最後說“這是我所知的唯一一個案例”。澀澤龍彥則隻給了五個字的評論——“我估計也是。”這更像是一場穿越千年的有趣的對話。

有人說,普林尼是一個愛好收藏奇怪事例的“無用”作家,而他夜以繼日的努力,也隻誕生了一部“無用”的作品。但澀澤龍彥卻不這樣認為,同樣抱着對“荒誕”的喜愛,他在反複閱讀《博物志》之後,寫下了這本書。

普林尼的死亡也是一種荒誕的結局:他意外遭遇維蘇威火山大噴發而死。而對此,澀澤龍彥在書中的後記中寫道:“對自然充滿熱愛的普林尼之死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人生結局,如果可以,我也希望這樣死去。”

Interactive Q&A

你聽過的第一個神話故事講的是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