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京遺址西南發現制陶作坊遺址 專門燒制一種炊器

“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制陶作坊遺址專門生産一種炊器——夾砂褐陶分裆疙瘩鬲(lì),不僅表明其制陶專業化水準非常高,也證明了豐京遺址為西周都城遺址。”3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隊副研究員付仲楊告訴華商報記者。

豐京遺址西南發現制陶作坊遺址 專門燒制一種炊器

從2017年3月開始

連續進行5個年度的發掘

付仲楊介紹,豐京遺址為西周都城遺址之一,分布在沣河西岸的客省莊、馬王村、張家坡村、曹寨村、新旺村、大原村和馮村等自然村,現存總面積約8.62平方公裡。大部分位于西鹹新區沣西新城轄區内,小部分屬于西安高新區轄區内。其中大原村制陶遺址位于豐京遺址西南的大原村西南台地上。

2012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隊在大原村西南考古勘探時發現集中分布的29座陶窯,是一處典型的制陶作坊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準許,自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社科院考古所豐鎬隊對遺址進行了連續5個年度的考古發掘。

豐京遺址西南發現制陶作坊遺址 專門燒制一種炊器

發掘面積近2300平方米,發現西周時期陶窯18座、灰坑126個、墓葬29座、水井3座和竈3座,出土陶拍、陶墊、圓形陶器、紡輪、石刀、蚌刀等與制陶相關的小件器物400餘件。

付仲楊介紹,遺址發現的陶窯有豎式升焰窯和橫式半倒焰窯兩種類型。但每種類型陶窯不是集中分布,而是有多種組合方式,其中豎式升焰窯和橫式半倒焰窯共用同一操作坑的現象屬首次發現。其中Y9是最大的一座陶窯,為豎式升焰窯,由火門、火膛、窯箅、窯室和操作間五部分組成。

遺址内發現的陶窯年代應同屬于西周晚期,但不是同時在燒制陶器,而是有相對的早晚關系。

在發現的灰坑堆積中較為普遍地發現了青灰色陶坯、大量可能和夾砂陶摻合料的加工有關的小石子,以及與制陶有關的陶拍、陶墊、圓形陶器、紡輪、石刀、蚌刀、陶丸等遺物。

制坯區和生活區還發現與制陶遺址年代相同的墓葬

“在陶窯東、西分布密集區之間區域,發現有與制坯密切相關的遺迹以及窖穴類生活遺迹,是以這一區域可能是制坯區和生活區。遺址可能是分區制坯和燒制陶器的。如在其中兩個探方内發現與制坯密切相關的水井遺迹和灰坑,附近也有袋狀窖穴。”

付仲楊介紹,另外在這一區域還發現了與制陶遺址年代相同的墓葬。葬式均為俯身直肢葬式,墓向為東西向或南北向。在個别墓葬内還出土有夾砂褐陶疙瘩鬲。

在一個探方内發現兩組成組墓葬,由于人骨儲存非常差或盜擾嚴重,四座墓葬葬式不詳,但其中一座墓的墓主人腳部随葬有疑似泥器的器物。“推測墓主可能為管理制陶的貴族或陶工。”

豐京遺址西南發現制陶作坊遺址 專門燒制一種炊器

另外在一些探方和灰坑中還發現有完整人骨架,未見葬具,隻是簡單修整後埋入的。“這些人骨的主人是否為陶工,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制陶作坊

專門生産夾砂褐陶疙瘩鬲

付仲楊介紹,根據地層關系和出土器物類型學分析,大原村制陶作坊遺址的年代為西周晚期偏早階段。遺址專門燒制夾砂褐陶疙瘩鬲。“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制陶作坊遺址專門生産一種炊具——夾砂褐陶分裆疙瘩鬲,不僅表明其制陶專業化水準非常高,也證明了豐京遺址為西周都城遺址。”

“鬲主要是用來蒸煮食物的一種炊器。鬲可以煮飯,可以做湯,三足下面放柴火來燒。一般來講,炊器多為夾砂陶,就是将砂石拌在泥坯裡燒制,有時候還會加一些蚌料,這樣做可能導熱更快。而盛食器比如盆、豆和簋類等,一般都是泥質陶。這種夾砂褐陶分裆疙瘩鬲因其鬲足形似疙瘩狀,故簡稱疙瘩鬲。”

這些發現不僅為研究西周制陶工藝流程、燒陶技術提供了重要資料,而且有助于深入研究遺址手工業生産的組織與管理、社會形态、功能分區乃至豐鎬遺址聚落布局。“在西鹹新區沣西新城文物局大力支援下,目前遺址已經搭建了臨時發掘現場保護大廳,做考古工作的同時也要考慮為将來制定文物保護規劃提供資料。”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隊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