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紅紙黑字,翰墨飄香,手寫春聯,回歸傳統。在飄着墨香的春聯中,領略傳統書法藝術的魅力,感受新春喜慶氛圍,傳承中國傳統的春聯文化。春聯的魅力,正在于詩詞藝術和書法藝術的交相輝映,方寸之間,有着詩人的智慧和書法家的匠心,在紅花的紙上書寫吉祥話,不隻是為了喜慶,更有着實驗師生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彰顯着實驗人的文化品位和教育理念。

春聯寄新語,筆墨送祝福
開學伊始,萬象更新
陌上花開,春山可望
在我校主樓前
一副手寫春聯
引得師生駐足欣賞
上聯為“繼絕學修身匡國”
下聯為“擔使命授業解惑”
橫聯為“壯哉實驗”
盡顯師生理想與抱負
對聯對仗工整,用典貼切
書法古樸典雅,凝厚森嚴
筆力雄渾遒勁,古樸大氣
結字緊密内斂,勁峭嚴謹
這幅神交古人
功力老到、力透紙背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師古而不泥古,師心而不師迹
在平正中寓險絕、峥嵘之氣的作品
誰曾想到
竟然是一位高一學生所寫
請欣賞局部
據了解,該對聯及書法作品為我校高370班學生尹麒越所拟、所寫。
尹麒越同學,忻州市岢岚縣人,2021年以631分中考成績考取忻州實驗中學。他從小喜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小期間學習書法,從古典文學中汲取營養。
自去年入我校就讀以來,加入書法社團,在趙康老師引導下,進步很快。課餘時間到播明書院,潛心學問,博覽群書,在孟金松老師幫助下,開始嘗試編寫對聯。
春節前夕,毛遂自薦,主動請纓,為我校主樓撰寫春聯。
圖為尹麒越同學在練習書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近日,我校新媒體中心采訪了尹麒越同學。他暢談了自己學習書法的心路曆程,如是說:
1
喜迎新春佳節,墨韻飄香校園。熱熱鬧鬧的過年,怎能少了紅紅火火的對聯?冬去春來,春至福至。
寫春聯是春節的傳統習俗,象征吉祥如意,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且品類豐富,而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特有藝術門類,是中國5000年來的優秀文化瑰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審美意味,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02
國小二年級,我開始了自己的書法學習曆程,書法老師劉建國領我走上習書之路。一開始老師隻讓我學習硬筆字,但我對軟筆書法更加的情有獨鐘。我眼中的毛筆字,她是無聲的音樂,靜态的舞蹈。正如有人說得那樣:書法,觸發人們對美的感受和聯想,它是審美與實用的結合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快的,我就沉浸在習練毛筆字的成功與喜悅中。
書法藝術的世界,有着最美的中國字!走進古代書法家的寶庫,一代代書家用藝術的語言和他們的人格修養和我訴說。
歐陽詢的巜九成宮醴泉碑》(楷書);巜禮器碑》(隸書);王羲之的《蘭亭序》,蘇轼的《寒食帖》(行書);孫過庭的《書譜》,張旭的巜古詩四帖》(草書);《散氏盤》,巜石鼓文》(篆書)。臨摹這些書法大家的字帖,仿佛完成了一次次文化之旅。
在一般人們的印象中,楷書總是四平八穩,橫平豎直,雖然端正整齊,卻沒有味道和韻緻,是以寫楷書的人往往會被認為書寫得呆闆死滞,沒有表現力。楷書的美,表現在它從平實之中,營造奇崛,造成一種平穩和險絕的尖銳對立,以此來表現書法的力量。
正如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所言,學書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書譜》)這種分法頗類似于那句著名的哲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在這幾年的毛筆字學習中,讓我明白,我們在學習書法的同時,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曝十寒,它是一個長期的細水長流的過程,既要注意人品修養,要不務虛名,不好高骛遠,還要富有刻苦踏實的學習作風,這正是我們民族氣節和公德心的表現,隻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才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登上書法藝術的高峰。
03
今年是我進入實驗中學的第一年,即使隻有半年,卻讓我看到了實驗中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式,在校園文化節中,我的書法得以施展,很感謝實驗中學給我這樣一個平台。
在書法課上,趙康趙老師,以他淵博的書法知識,精美的字型,深深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在書法社團中,他悉心教導學生。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曆程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同樣,孟金松老師以及播明書院,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感受,使我對書法藝術的了解上升了另一個高度。實驗中學将傳統文化引進校園的教育模式,使我們領略古聖先賢的思想文化,提高了人格修養和道德涵養。
同樣還要感謝我的班主任劉鳳琦劉老師,他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管理班級松弛有度,對待每一位同學一視同仁,積極培養我們的興趣愛好,讓我們擁有快樂的高中生活。正如我們的班級口号“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郝玉寶老師,作為我的國文老師,用他淵博的知識,帶領我們一起領略文字的魅力,徜徉在古聖賢的文章中。
04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在實驗中學的這半年,我學到了很多。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春秋。創作這幅對聯的初衷,重要的一點就是今年是第37個教師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是教育人的光輝使命,也是實驗中學老師們永恒不變的初心。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于“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
文以載道。恰逢春節,我鬥膽代表實驗學子,将祝福寄托在自拟的一副對聯----“擔使命授業解惑,繼絕學修身匡國”,以與師生共勉,踔厲奮發,笃行不怠,一起向未來!
尹麒越同學書法作品欣賞
草書
行書
瘦金體
END
新媒體中心出品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為這位習慣良好、興趣廣泛、
身心健康的實驗學子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