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很貴 知網很掙錢

“知識”很貴 知網很掙錢

圖:圖蟲

來源:21tech

作者:陶力

編輯:張偉賢

中國知網,再次站上風口浪尖。

3月9日,針對知網存在的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一司在回複記者網上留言說:“市場監管總局正在核實研究。”

此前,多名學者、教授發聲,針對知網在知識産權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湘能華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研發中心主任苗振林呼籲,相關部委應從國家層面統籌規劃、投入資金,盡快建立共建共享機制,打破地域限制、平台壁壘,實作科技文獻資源的充分覆寫,避免創新資源浪費、重複投入。

“購買一個科技文獻資料資料庫,動辄上百萬元費用,這不是企業特别是中小企業所能負擔的開支,關鍵是單個資料庫往往并不足以滿足需求。”苗振林稱,自己經常向合作高校等機構求援外文期刊資料,但這并非長久之計。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知網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于1999年6月發起。這家國内最大的學術資訊平台由同方股份100%持股,2020年,知網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1.6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93億元,毛利率為53.93%。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96億元、歸母淨利潤1892.70萬元,毛利率為51.30%。

如此高企的毛利率當屬罕見。多名高校科研從業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坦言,知網的付費營運方式,大大增加了科研成本,也違背了科研文獻共享的本質。“販賣科研成果成了第一目的,而不是傳播知識。這是不可取的。”

“碩士論文稿酬60元”

去年,中南财經政法大學九旬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維權一事,經《長江日報》報道後獲得廣泛關注。“把我100多篇文章收錄(到)資料庫,還通過電腦、手機這些端口來傳播,不僅不告訴我,讀者包括我自己下載下傳還要付費,我本人卻從沒拿到過一分錢稿費。”

最終,這位老人選擇了維權,結果是全部勝訴,累計獲賠70多萬元。此後,知網下架了趙德馨教授的全部文章,而并未承擔起文獻平台促進知識公共傳播的義務。

北京知識産權法院二審時陳述認為,期刊通過稿約單方聲明,不足以證明從作者處取得了涉案作品資訊網絡傳播權授權及轉授權的權利。

與趙德馨教授有着共同遭遇的著作權人并不在少數。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尋發現,關于《中國學術期刊(CD光牒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中國知網”所屬公司)的民事判決書高達數百條,均涉及作品資訊網絡傳播權、著作權權屬等侵權糾紛。

事實上,查閱科技文獻,掌握領域的前沿技術、行業動态等戰略性資訊資源,是科研人員的基本需求,也是科研工作者的日常。但是,當下科技文獻資料總量激增、價格高、外文期刊少、服務針對性不強等問題,也令科研從業者頭疼不已。

“我的論文在知網都可以搜尋到,但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收益。知網壟斷整個國内科研的文獻資料庫,小到各高校研究所學生的畢業論文,大到核心期刊論文。資料庫需要通過購買的方式擷取閱讀權限,可以整個資料庫購買,也可以單篇購買。而且需要特殊的軟體閱讀文獻,都帶來了不便。”浙江大學一名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對于那些沒有能力購買完整資料庫的小型學院而言,成了一個文獻獲得的巨大障礙。

因為無論從擷取新科研知識,還是撰寫論文都離不開科研文獻的支援。往往一篇研究型文章,裡面需要大量引用已發表的文獻。同時,對文獻的作者來說,版權收入也是未知的。

與動辄上百萬的使用費相比較,中國知網付給作者的稿費酬勞卻相當低。

該網站上一篇題為“關于向中國學術期刊(CD光牒版)電子雜志社領取學位論文稿酬的通告”顯示,對于學位論文出版後的稿酬,博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面值400元人民币的“CNKI網絡資料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現金稿酬;碩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網絡資料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60元人民币的現金稿酬。

此前,該平台上的碩士學位論文下載下傳費用是15元/本,博士學位論文下載下傳費用是25元/本,這也讓不少網友直呼“用不起”。

就在去年年底,中國知網下調了碩博士學位論文下載下傳價格,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下載下傳費用現在分别是7.5元/本、9.5元/本。

呼籲加強共享

事實上,中國很早就建立了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目前多個省和城市建立了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台,提供資訊檢索服務和情報分析等知識服務。市場上也有萬網、維普論文查重系統可以提供同類服務。但是,由于資源有限,大多數平台并不能滿足要求。

苗振林認為,創新主體難以便利擷取相關資料,主要原因在于各地之間平台還沒形成平台間共建共享,而且随着科技文獻資料總量激增,單個科技文獻資源服務平台,越來越難具備搜集并收藏全部科技文獻資源的能力和财力。

此番,關于中國知網是否涉嫌壟斷的争議再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早在去年12月23日回複網友留言時表示,大陸《反壟斷法》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實施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相關經營者的行為是否違反《反壟斷法》,需要反壟斷執法機構研究、分析具體證據并通過相應的程式作出判定。

是以,其是否壟斷仍然有待相關部門核實研究。湖北省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知網未經著作權人的允許刊發作品的行為,違反了著作權法,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快做出頂層設計,規範、引導中國此類網站健康、有序發展。如果作者本人下載下傳自己的作品還要付費的話,說明這個行業的競争是無序的。知網作為學術資料庫平台,有收集作品的權利,但前提應該建立在征求著作權人同意的基礎上,并且雙方依據合同規範來協商利益配置設定問題。

随着大資料技術進步,使用者對于科技資訊資源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和細化,這也對平台資訊資源的整合能力、資訊檢索系統、情報資訊服務提出了挑戰。多名專業人士呼籲,加強公共科技文獻共享平台的公益性,積極推進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專利、科技成果等科技文獻檢索和文獻擷取基礎性服務功能免費開放、公開服務,更好滿足科研人員、學生和科技愛好者的一般需要。

上海社會科學院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羅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知網是否涉嫌壟斷,需要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調查,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但是眼下,更重要的是知網和同類平台,要進一步降低收費标準,讓知識在更便宜的情況下更容易擷取,也就是知識的普惠化。“知網可以和各個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中國小圖書館展開更多合作,讓更多的市民和學生使用和受益!”

編輯:盧陶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