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發燒生活六:小投入大回報,兩元不到的電阻,居然帶來大變化

作者:不太HiFi音樂會

這一期我們繼續談談關于電阻的一些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古董碳芯電阻,價格非常便宜,有一些賣家的售價不到兩塊錢,但是素質卻非常不錯。在處理好了電源之後,又回到了内部零件調整的環節。因為是連載,新來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内容可以接得上,資訊也更完整。也歡迎新老朋友們進行關注、點贊和轉發。

以下是相關文章的清單:

《我的發燒生活一:回歸發燒窩,發現膽機輸出牛的位置也影響音質》

《我的發燒生活二:音響器材換了補品電容電阻就一定能立竿見影嗎?》

《我的發燒生活三:怎樣花最少的錢來換取300B膽機最正面的更新?》

《我的發燒生活四:教您如何免費調好發燒音響,用心調音比用錢更好》

《我的發燒生活五:所謂的發燒音響零配件就一定很好嗎?不見得》

我的發燒生活六:小投入大回報,兩元不到的電阻,居然帶來大變化

這一期我們回到了電阻,主角是理研RM電阻。請大家看看下圖,是不是長得很熟悉?長得很像AB電阻吧?但是它不是美國的AB電阻,是來自日本的理研。我之前也買過AB電阻,直到昨天,我才發現了之前買的AB電阻裡面,居然混進了幾個理研RM電阻。從外觀上很難區分,需要對比細節。如何區分AB電阻和理研電阻,我在這裡先不多說,因為我還沒有做好對比研究,待資訊充足之後,我才發文與大家分享。這兩種電阻雖然外觀相似,但是聲音表現還是不一樣的,是以區分開來,還是有意義的。

我的發燒生活六:小投入大回報,兩元不到的電阻,居然帶來大變化

為什麼這一次我迫不及待地發文分享呢?因為這個電阻給我太令我意外了。這個電阻我用在了一個自己也不是很确定的地方,懂技術的朋友不妨幫忙看看這個環節的作用是什麼。這個位置隻用了1歐的阻值,3W的功率,與輸出牛次級的0連起來,也就是接喇叭線的負極那裡。另一頭它與監測和調整偏流的電位器和電流表相接。我個人估計這個地方與監測偏流有關,對聲音的影響應該是微乎極微的。但是為什麼我會去換它呢?因為我在找陰極電阻的時候,剛好看到這個阻值的理研電阻,價格又非常便宜,一個不到2元,一時手癢,就買回來試試了。

我的發燒生活六:小投入大回報,兩元不到的電阻,居然帶來大變化

更換前

我的發燒生活六:小投入大回報,兩元不到的電阻,居然帶來大變化

更換後

我以前在一篇電阻測試的文章裡面,也看過這個電阻的測評,那一篇文章寫得很仔細,我非常推薦給大家,在百度搜尋《試聽二十款發燒電阻》應該就可以找到該文章。這篇文章摘自《音響世界》,這是一本素質很高的音響雜志,我在90年代就開始閱讀和收藏這本雜志,當然也被它“毒害”了不少。作者不知道是哪位,作者是把不同的電阻用在一個非常敏感的環節:輸入信号隔離這一位置,是以它的測評是很有參考性的。我摘錄其中關于理研RM電阻的這段分享給大家,友善與我實際聽感進行對比。

“RM 碳膜電阻聲音柔和、細緻的程度也不錯,音色偏暖,音質較為松軟。量感分布上較平均而低頻段量感豐富,但分析力一般,強弱對比一般,特别弱信号的刻劃能力較一般。由于量感充沛故整體聲音的厚度令人高興。音場表現上,由于聲音較松軟,凝聚力不是很高,故音像立體感和層次分隔度稍弱,但音場深度卻不錯。聲音以舒服為主,未強調聲音的質感。”

以上段落摘自《試聽二十款發燒電阻》,作者不詳。

這個評價已經很全面了,但是在我的系統裡面,聲音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我的測評也可以作一個補充。首先我要明确一點,不同的電阻有它不同的個性,但是把同一個電阻接在不同的機器裡,甚至是接在同一個機器的不同位置,所表現出來的聲音都會不同的,當然總體的個性還是一緻的。我使用的系統是:英國音樂傳真TUBALOG膽解碼,國産歐博R5.5MK2的300B合并膽機(已摩過),英國思奔達BC2的BBC監聽音箱。

我的發燒生活六:小投入大回報,兩元不到的電阻,居然帶來大變化

言歸正傳,理研電阻的聲音表現如何呢?當我換好電阻開聲的時候,讓我“耳前一亮”的,是它非常圓潤的聲音,不論是小提琴還是人聲,多了一份非常潤滑的聲音。如上文測評的一樣,它的聲音是非常溫暖的,聽起來很平易近人,不像我用在其他環節的日本國寶電阻那麼桀骜不馴,還需要去馴服。這裡插入一個資訊,理研的RM電阻和國寶電阻,用在一起應該是很搭配的,理研的潤可以與國寶電阻靓麗的高頻很好地互補。換上這個電阻之後,聲音平衡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說明它的聲音平衡度還是不錯的,和上文測試的也是非常一緻。關于該電阻的細緻度,測評裡說到其細緻度不錯,我也是有同感,它還算細緻。但是也是相對的,相對于國寶電阻來說,它的細緻度還是略微欠缺;相對我換下來的普通碳膜電阻,它的細緻度是更好的。上面提到的都是好的方面,當然它也是有不足的地方,如測評裡面提到,它的強弱對比一般,特别是弱信号的刻畫能力一般,這點我的聽感也是一緻的。它的聲音雖然圓潤,但是有一點點鈍,少了點靈氣,不像國寶電阻那樣,聲音活靈活現。在小提琴的揉弦、在吉他的換指、在鋼琴的高音泛音的延伸,都展現出了它的微弱信号對比欠佳。假設您的機器裡面用了很多理研RM電阻,那麼這種表現就更突出,整機的聲音會變得非常慢、不通透、且分析力欠佳。但如果您隻使用一兩個,也可以帶來一些正面的互補的,特别是針對一些現代的零件,加上它會有許多正面的幫助。最後我也說說和測評文章裡面不同的地方。測評提到這電阻的低頻量感豐富,但是在我這邊,并不覺得它的低頻量感是豐富的。如果借用一些幾何圖形來輔助,我們把低頻量感豐富看成一個正三角形,那這個使用這個電阻後的聲音是一個底邊的内角大于60度的等腰三角形。可能這和上文作者測評使用的器材有關系,筆者使用的測試系統是法國米格(MICROMEGA) PREMIUM20 20比特CD機,馬蘭士MODEL66合并式膽機,英國樂爵士(ROGERS)LS3/5A音箱和美國TAD TSM—300小型号角監聽音箱。35A的低頻本來就是一個短闆,需要“做”出來的。而先鋒TSM-300也是一個小口徑的箱子,是TAD裡面最小的一個書架箱,低頻想必也是有限。是以在測評中對于低頻的測試并不是特别敏感。總而言之,這麼平價的電阻,表現出來的聲音這麼耐聽,可以讓人靜靜地聽音樂,已經是非常值得推薦了。

當然,鑒于理研RM電阻的價格,我們是不可以對它特别苛刻的。也因為它低廉的價格而發出這麼精彩的聲音,我才忍不住立即發文推薦給大家。如果朋友們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考慮理研的RMG電阻,藍色外殼的,相信它的素質會更好。我估計在細膩度、在微弱信号的刻畫上,會有一個大的進步,但是它的身價就高了十幾倍了。日後我也想買兩對理研的RMG電阻用在陰極上,測試後再發文分享。今天到此為止,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用。也歡迎新老朋友進行關注、點贊和轉發。下來還有更多心得分享,包括一些又平又正的器材測試,我們下一期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