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俄烏戰事不斷更新,大量烏克蘭難民抵達法國,想要通過英吉利海峽投靠在英國的親人。

然而,英國政府卻是拒絕難民的入境請求,要求難民必須先在法國使館送出簽證申請,之後才能入境。

法國政府痛批昔日的歐盟同伴,聲稱:英國的做法“太不人道”。

似乎,法國希望脫歐的英國能給渴望入歐的烏克蘭留點好印象。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大不列颠島孤懸大海,隔着英吉利海峽遙望歐洲大陸。

今年,為了加入歐盟,烏克蘭甚至主動挑釁俄羅斯,最終引得戰火燒身。

但是,歐盟的官員卻透露:不太可能給予烏克蘭作為歐盟候選國的地位。

歐盟似乎成了一座“圍城”:一邊是拼命脫離的英吉利,一邊是擠破頭也要進去的烏克蘭,而兩者的境遇卻是雲泥之别。

那麼,英國為什麼要拼命“脫歐”,烏克蘭又要竭力“入歐”呢?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英國脫歐)

一、英國脫歐:根源在于英國與歐盟觀念相悖

俄烏戰争爆發後,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議會上強調:

“英國國家主權不可分割,要避免與歐盟在俄烏問題上意外同步。”

事實上,約翰遜所強調的主權問題正是英國與歐盟“分手”的誘因。

盡管同屬于歐洲,但是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分歧卻是顯而易見的。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在曆史上,英國曾是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強國。

在政治體制上,英國是最早實行議會制度的國家。

是以,在英國看來,國家主權是為了保護英國的安全和維護英國的繁榮,“小我”更重要。

而歐洲大陸國家則認為,主權的真正意義是實作整個歐洲的統一,“大我”才是王道。

是以,英國認為歐盟這種淩駕于國家之上的龐然大物會破壞其國家主權,而歐洲大陸國家則認為共同體有助于促進整個歐洲的合作與發展。

約翰遜害怕英國與歐盟在俄烏問題上保持過于一緻的步調,正是因為他認為這會“侵蝕國家主權”。

在歐洲一體化的早期,英國工黨領袖理查德·艾德禮認為:在西歐建立超國家權力是不現實的,這既不符合常識,又不遵循傳統。

毫不誇張地說,這一想法從上個世紀持續至今。

除了約翰遜所提及的“國家主權不可分割”,英國還強調議會主權至高無上。

在俄烏戰争爆發後,英國議會迅速組織讨論,直接決定緊随美國的腳步,對俄羅斯展開制裁。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英美發表制裁俄羅斯的聯合聲明)

而歐盟則是在各個成員國的上司人交換意見、經過協商之後,才慎重地做出了跟随美國的決定。

這一事件反映出兩者對主權問題有着不一樣的了解,兩者在觀念上有着天然的差别。

一方面,英國議會主權觀念認為,英國議會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任何議會通過的法律在英國具有最高效力。

另一方面,歐盟法“最高效力”原則意味着歐盟法優于任一成員國的國内立法。

實際上,民主國家議會享有最高立法權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像英國議會這樣“可以就任何問題通過任何法律”的國家屈指可數。

英國議會在國内享有最高權力,使得英國的議會主權觀念比其他任何歐洲國家都要強烈得多。

也正因為如此,在英國加入歐盟之後,英國議會與歐盟在國家權力上的分歧和鬥争變得越來越激烈,最終使得英國“脫歐”。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歐盟會議)

早在2011年,英國議會就通過了《歐洲聯盟法令》,這一法令不僅重申了英國議會主權至上原則,還在法律上解釋了英國國内法大于歐盟法。

雖然《歐洲聯盟法令》在形式上宣判了英國議會立法權的至高無上,但是它是無法根除英國國内法與歐盟法之間深層次的沖突的,它更像英國議會找回顔面和自我安慰之舉。

在實踐中,英國國内法處處受到歐盟法的制約,歐盟法超越英國國内法逐漸成為常态。

這引起了保守的英國公民的強烈不滿——國内“脫歐”的聲浪漸高,最終使得“脫歐”成為現實。

除去觀念上的差異,英國所奉行的“利己的現實主義原則”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都使得自己與歐盟貌合神離,格格不入的雙方隻能“分手”。

二、英國脫歐:“利己的現實主義原則”和自由放任的自由主義經濟觀

早在19世紀,英國帕麥斯頓勳爵曾道出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帕麥斯頓勳爵)

現實主義原則使得英國的外交手腕靈活多變、反複無常。

如同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在今年年初所說的那樣:“知所進退,往往能夠更好地保住自己的利益”。

由此觀之,英國加入歐盟與退出歐盟的決策,并非是因為英國與其他成員國志同道合或者關系破碎,而是因為英國與歐盟始終都未心意相通。

英國“脫歐”正是其遵循現實主義外交原則、攫取現實利益之舉的表現。

上世紀60年代,法國、德國等六國合作加深,直接導緻英國插手歐洲事務的能力大打折扣。對此,英國不得不調整“隔岸觀火”式的孤立主義對歐政策。

選擇加入歐洲共同體是大英帝國日薄西山的無奈之舉。

對英國來說,要低下高貴的頭顱擠進由法德主導的歐洲聯合體系是十分艱難的。

但是在現實主義外交風格影響下,英國又無力抗拒低成本進入歐洲單一市場和維持歐洲影響力這兩塊“大肥肉”。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是以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并非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展現,而是完全出于現實利益的抉擇。

其實,英國始終把自己與美國的關系放在戰略優先地位,而英歐關系卻處于邊緣地帶。

歐洲大陸對于英國而言就像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清楚地洞悉到了英國的如意算盤,他稱英國人對待歐洲無論是态度上還是政策制定上都不是誠心實意的。

事實也證明,歐盟在遭受重大困難時,英國往往會選擇趨利避害、逃避責任,而不是有難同當、抱團取暖。

英國人所奉行的“現實主義原則”使得他們對歐盟并沒有歸屬感,歐盟在英國眼裡更像是一個“取款機”,當歐盟影響力大不如前後,“脫歐”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此外,幾百年來根深蒂固的自由主義造就了英國極其開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英國經濟的開放程度和全球化指數都居于世界領先水準。

根據2015年釋出的“全球化指數”,在全世界經濟規模最大的60個經濟體中,英國的經濟開放指數排名第8位。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歐債危機)

然而,“歐債危機”的爆發導緻英國遭受到異常嚴重的經濟損失,英國面臨重大的金融危機。

英國倫敦一直是世界金融舞台的中心,“歐債危機”的爆發重創了英國銀行業整體的誠信指數。

增加了銀行違約的風險隐患,大部分英國銀行的海外資産和投資大幅度縮水。

英國金融行業損失慘重,英國對歐元區國家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充滿懷疑和不滿,“脫歐”的想法不斷加深。

除去政治經濟上的因素,近七千萬普通英國人内心深處的羁絆是促成“脫歐”的關鍵。

三、英國脫歐:島國心理與“例外主義”

英國人的内心深處,有着深深的“島國心理”——英國孤懸海外,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

長期生活在大不列颠群島的英國人不自覺地形成了以不安全感為核心的島國心理。

英國的島國心理是深受曆史因素影響的:一方面,英國屢次卷入包括英西戰争、英荷戰争以及一戰、二戰在内的諸多重要戰争之中。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英國與歐洲大陸的位置)

對英國來說,戰争既是它登上世界權力之巅的重要台階,也是消耗其國力、迫使它走下權力神壇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英國“島國心理”也與歐洲國家民主制度建立時間的早晚有關。

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德意為代表的法西斯主義極端思想在歐陸橫行霸道。

希特勒和墨索裡尼恐怖的極權統治方式和滅絕猶太人政策尚且曆曆在目,英國人自然對歐洲大陸國家抱有偏見和恐懼心理。

英國社會十分擔憂英國被“兇殘”的歐陸同化。

當俄烏戰争爆發後,英國人認為“歐盟有可能出兵烏克蘭”、“歐盟前景黯淡”,甚至“想起了二戰的慘狀”。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英國特色的島國心理還展現在經濟領域,具體表現為英國一直遊離于歐盟統一貨币歐元之外。

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英國人同意“棄用英鎊會降低民族認同感”的觀點。

英國的島國心理是英國脫歐的心理基礎,其核心是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表現為英國人對歐盟的高度不信任。

在這種島國心理影響下,英國與歐盟的互動表現出“若即若離”的特征——它既不想過多地介入歐洲事務,又不甘願失去對歐洲事務的傳統影響力。

除島國心理外,“英國脫歐”還受到例外主義歐洲觀的影響。

“例外”二字單單從字面上了解,展現的是差異性和獨特性,意思是由于“我”具備了某些特性。

進而與不具備這些特性的“你”有所不同并且互相差別,是以“你”必須受到一些規範和制度的制約,而“我”則不需要。

英國前首相帕默斯頓曾發表講話,他在講話結束時說到:“在過去,羅馬人隻要說‘我是羅馬人’就可以免遭别人輕視。英國人也一樣,無論在哪裡都會感到自信,英國的呵護和強大将保證英國人免遭非難。”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慶祝脫歐的英國群眾)

以自豪感為核心的例外主義觀念深刻地影響了英國與共同體的互動,導緻英國在共同體中常常扮演唯利是圖的角色——它認為憑借自己高貴的身份在歐盟享受優惠和特殊政策是理所應當的。

英國拒絕使用歐元不僅是島國心理作用的結果,也深受例外主義觀念影響——英鎊需要與衆不同。

例外主義觀念可以說是英國脫歐的重要原因。

在目前時代背景下,這種自豪感與自負感糅合摻雜的“帝國情結。”

使得英國在看待和處理歐洲事務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帶有“高人一等”的姿态,并最終導緻雙方沖突深化,英國“脫歐”。

英國拼命逃出了歐盟,烏克蘭為什麼要拼命地加入歐盟呢?

四、烏克蘭入歐:核武器盡數銷毀,歐洲一體化防務益處多多

90年代初,烏克蘭獨立後就宣布要走上回歸歐洲的道路。

希望通過歐盟的平台加入西方文明家庭并得到歐洲的保護,獲得文明力量進而擺脫俄羅斯的控制。

烏克蘭第一任總統克拉夫丘克采取親西方疏離俄羅斯的政策,他談到“烏克蘭是未來新的歐洲國家,烏克蘭應該成為歐洲大家庭中,享有平等權利的國家”。

為融入西方,烏克蘭不惜自廢武功——簽署《關于拆除烏克蘭境核心武器協定》,承諾在七年内将核武盡數銷毀。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烏克蘭自毀武器)

自此,歐盟消除安全上的顧慮,開始關注烏克蘭西進的程序。

烏克蘭對于歐盟的歐洲防務一體化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對于烏克蘭來說,隻要能成功加入歐盟。

就将獲得足夠的軍事庇護,還能借助歐洲防務一體化來發展國防工業,擷取經濟效益。

歐盟在“聖·馬洛聲明”中明确提出,歐洲的自主防務體系必須包括“一個強大、有競争力的歐洲國防工業與科技基礎”。

歐洲的國防工業水準不僅決定了歐洲自主防務能力建設的上限,亦是歐盟成員國擺脫對北約、美國軍事依賴的關鍵。

這對于國防工業每況愈下的烏克蘭來說顯得十分重要。

此外,歐洲國防工業的改革與更新将為其成員國帶去可觀的經濟效益。

國防工業産業是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歐洲的軍事工業企業憑借突出科研優勢占據了全球市場中的一席之地。

最新一期的統計顯示,全球前100名軍工企業中,有29家歐盟企業入榜。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國防工業作為高科技附加值的工業領域,利潤率極為可觀,是政府眼中重要的經濟問題。

根據歐洲防務局研究資料顯示,歐盟國防工業支出每削減1億歐元。

歐盟GDP将随之減少1.5億歐元,稅收将減少4000萬歐元,成員國社會就業崗位将減少2870個。

是以,對于烏克蘭來說,加入歐盟不僅能獲得軍事庇護,還能與其他成員國共享歐洲的繁榮經濟。

歐盟還緻力于建立共同軍隊,這意味着歐盟可以對防務資源進行高效率配置,通過共同軍隊、統一防務預算發揮每個成員的優勢。

而且,一旦歐盟建立起統一的軍事裝備采購局,歐洲将成為全球國防工業市場的重要買方。

可以憑借手中的軍火采購合同獲得更大的博弈權力和市場話語權。

烏克蘭的地位也将跟着歐盟的強大而水漲船高。

此外,目前的歐盟國防研發合作處于較低水準,大片的合作空白領域意味着成員國有潛力通過合作實作互惠互利。

烏克蘭曾是蘇聯的彈藥庫,擁有着大量的軍事人才,加入歐盟就能以此入手恢複經濟。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烏克蘭景象)

無論是軍事能力的協調互補或國防工業的專門化生産,成員國之間深化合作的每一小步都意味着巨大的經濟效益。

但是,僅僅依靠歐洲防務一體化提升經濟效益是遠遠不夠的,經濟潛力深厚的歐盟自由貿易區戰略對于烏克蘭來說誘惑極大。

五、烏克蘭入歐:國内政客難堪大任,歐盟自由貿易區戰略助力經濟

獨立後,烏克蘭一方面由于中斷了與蘇聯各共和國的經濟聯系,另一方面又處于新舊體制交替之際,國民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建構市場經濟體制、重建國民經濟體系和調整經濟結構是烏克蘭面臨的主要任務。

雖然按西方模式建立了市場的基本架構,但烏克蘭的經濟轉型并不成功。

獨立了30多年,經濟仍然沒有恢複到1990年前的水準。

這就導緻選民對政府機構的不信任和激進化。在過去的幾年中,烏克蘭沒有一個政客在信任與不信任之間取得積極的平衡。

而且,根據民主倡議基金會的一項研究,隻有四分之一的烏克蘭人說他信任管理自己國家的人。

烏克蘭西部群眾迫切希望加入歐盟,接受西方先進文明的管制。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西烏克蘭部在曆史上屬于“天主教圈”,對西方文明天然熟悉和親近。

歐盟也認為烏克蘭屬于近水樓台,地理上符合歐盟東擴的要求,在其境内有大量群眾對西方文明持歡迎和接受态度。

歐盟峰會通過《歐盟對烏克蘭共同政策》,明确歐盟對烏克蘭的政策。

認為歐烏關系對于歐洲和平和繁榮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将幫助烏克蘭實作民主轉型。

歐盟非常希望将烏克蘭納入天主教文化圈,進而阻止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文明影響,徹底剝離東正教的世界。

為了能從政治上拿下烏克蘭,歐盟決定先從經濟上俘獲烏克蘭的心。

在烏克蘭獨立之初,歐盟就向烏提供3億真金白銀的美元,幫助烏克蘭改革經濟體制。

尤先科執政時期,烏克蘭對外政策完全“一邊倒”向西方,在加入歐盟上更加積極。

制定加入歐盟的“三步走”戰略,并且得到歐盟積極回應。

此後,歐盟釋出了新的全球貿易戰——歐盟将與擁有較大潛在市場的國家進行雙邊談判,促進所有成員國的經濟發展。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這一政策将緻力于促進歐盟就業、提高消費者福利和經濟增長服務。

經濟疲軟的烏克蘭對這一戰略垂涎不已,迫切想要曾為其中的一員。

此外,歐盟對金融風險的管控能力也是烏克蘭單單一國難以達到的。

加入歐盟就意味着成員國共擔風險,受到影響最大自然是德、法這些大國。

相比之下,烏克蘭所受的沖擊将會微乎其微。

如果沖擊過于嚴重,烏克蘭甚至可以直接從德、法之流的大國直接拿錢,這就是歐盟的援助政策。

2016年,歐盟推出加強版的“東部夥伴關系”計劃,支援烏克蘭按照歐盟标準進行政治、經濟改革,推動與烏克蘭建立自貿區,擴大對烏财政援助等合作。

烏克蘭的心早已飛向了歐盟,是以擠破頭也要加入歐盟的舉動就不足為奇了。

結語:

英國是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民主國家,其政治制度、外交風格和主流的政治意識形态都有其鮮明的特點。

一方面,英國是實行議會制的國家,議會在英國政治體系中的至尊地位是毋容置疑的,議會既是英國國内最高立法機構,又掌握更疊政府的實際權力。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可以說,議會是英國權力的基礎,議會主權觀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英國在對外政策上長期奉行現實主義外交原則,在内政上則深受自由主義的影響。

現實主義的外交風格表明,英國“脫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僅僅出于攫取現實利益的考慮。

英國格外重視對自由經濟和自由市場的保護,而“歐債危機”後歐盟加強對成員國的财政監督政策,無疑違背了英國一直堅守的貿易自由和财政自由原則。

這都直接或間接地表明英國實際上并非歐盟的鐵杆夥伴,而更像是窮途末路的投機者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最終使得英國通過一場全民公投脫離歐洲聯盟,遠離了“圍城”。

“圍城”之外的烏克蘭在獨立之初就面臨着深重的危機。

西烏克蘭希望通過建立烏克蘭-歐盟自貿區實作烏歐經濟一體化,最終使烏克蘭加入歐盟;東烏克蘭則擔心遭受經濟損失、政治打壓和語言文化歧視,對烏歐經濟一體化持謹慎态度。

英國限制烏克蘭難民入境,難怪當年脫歐!烏克蘭擠破腦袋入歐值嗎

烏克蘭獨立不到30多年間,竟然有20多位總理輪流當政,政府效率低下,朝令夕改。

A錢腐敗任意橫行,投資環境難有好轉。

烏克蘭獨立後,國家的政治經濟大權掌握在少數幾個寡頭手中。

寡頭們或在幕後操縱議會和總統選舉,或直接參與競選,自上而下的腐敗已經達到了空前嚴重的地步。

由于缺乏明确的國内和外交政策,以及政治精英們不斷改變的路線。

烏克蘭已經習慣性的依靠外部力量幹預國家内部事務,烏克蘭寄希望于加入歐盟而穩定政局。

對于烏克蘭來說,加入歐盟似乎迎來的是“海闊天空”,但是,如今的現狀卻是表明:歐盟“出爾反爾”,無意接納烏克蘭。

一時間,烏克蘭外被歐美抛棄,内陷戰争泥潭,進退維谷,盡顯尴尬。

參考資料:

《政治文化視角下英國脫歐的原因與影響探析》 鄒積銘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學院

《英國脫歐:破局但絕非終局》 王楚天 光明日報

《國家身份、國内政治與地緣博弈——烏克蘭地區一體化政策探析》 王志 西安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國别研究院

《外媒:歐盟官員透露不太可能給予烏克蘭候選國地位》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