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将正式實施對俄晶片出口禁令

作者: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内容來自MoneyDJ。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日本也和歐美同步調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包含将禁止晶片出口俄羅斯。而據日媒指出,日本将自3月18日實施對俄出口禁令、對象包含晶片、傳感器等57項高科技産品,目标借此對俄羅斯軍事、航太等領域造成沖擊。

日經新聞10日報導,日本政府将自3月18日起原則上禁止高科技産品出口俄羅斯,對象包含晶片、通訊裝置、信号處理裝置、傳感器、雷達、導航裝置等31項産品以及26項軟體/技術,合計有57項,目标藉由和歐美合作,對俄羅斯軍事、造船、航太等領域造成沖擊。

報導指出,日本禁止出口俄羅斯的品項,基本上和美國、歐盟(EU)一樣。日本對俄羅斯的晶片出口少、而預估其中大部分都将列入管制對象,而目前已加強出口審查、可應用于武器等軍事用途的先進工具機也将自18日起禁止出口。

據報導,晶片、通訊裝置等品項雖列為出口禁令對象,不過使用該些零件的汽車、智能手機、PC等完成品則不會禁止出口。

日本工具機訂單中、銷俄比重不到1%。根據日本工具機工業會(JMTBA)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1月份日本來自歐洲(銷往歐洲)的工具機訂單額較去年同月暴增89.4%至204.12億日圓,其中銷往俄羅斯/其他地區(歐盟國家、西歐、東歐以外地區)的訂單額暴增175.9%至4億日圓。

新的出口限制,俄羅斯擷取晶片更難?

周四,美國、英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争實施了多項新的出口限制。在高科技産品方面,限制範圍相當廣泛,旨在限制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軍事和情報部門的發展。除了軍事和情報能力外,多個相鄰行業(包括為平民服務的行業)也将受到影響。同時,民用裝置的出口要麼不受限制,要麼監管不那麼嚴格。

美國商務部(通過其工業和安全局(BIS))實施的新規則要求公司從美國政府獲得許可證,以出口半導體、計算機、電信、資訊安全裝置、雷射器、傳感器、導航裝置、航空電子裝置、船舶裝置和飛機部件運往俄羅斯。此外,美國商務部将 49 家被認為是軍事最終使用者 (MEU) 的俄羅斯公司添加到 實體清單中。

所有使用美國技術或元件生産上述産品的公司都必須向美國政府申請出口許可證,包括為俄羅斯實體生産多種晶片的台灣台積電。這些申請将以拒絕的假設進行審查。

事實上,台積電已經表示将遵守新的出口管制規則,這将使俄羅斯沒有可能被其軍方、執法部門和情報機構使用的晶片。據彭博社報道,博世、恩智浦和 X-Fab 等歐洲晶片設計商和生産商也表示将遵守新的出口法規 。這些公司向俄羅斯汽車制造商 Avtovaz 供應晶片,據報道該公司已經在尋找替代供應。

“台積電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規,并完全緻力于遵守宣布的新出口管制規則,”台積電在 路透社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還擁有嚴格的出口管制制度,包括強有力的評估和審查程式,以確定遵守出口管制限制。”

幾年前,中國的華為也受到了類似的限制,不用說,這對公司來說是毀滅性的。如果沒有台積電或英特爾制造的晶片,華為在智能手機、伺服器和個人電腦市場的份額就會崩潰。

台積電為多家将晶片運往俄羅斯的公司生産晶片,包括 AMD、英特爾和英偉達。目前尚不清楚這三家公司是否能夠獲得将其産品運往俄羅斯的許可證。戴爾、惠普或聯想等向俄羅斯實體運送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的公司是否需要申請許可證也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俄羅斯僅占全球晶片采購量的不到 0.1%, 而且在當地建造的産品很少(而且它建造的産品即使在自己的市場上通常也沒有競争力),是以在經濟上,新的出口管制規則不會對其造成傷害。

這些限制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們不會給俄羅斯及其政府帶來任何直接的問題。該國很可能擁有足夠的硬體儲備來維持其軍事、執法和情報部門的運轉。

“最終它們會受到傷害,但可能不會持續幾個月,”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貿易專家威廉·萊因施在與 路透社的對話中表示。“這不是直接的打擊。”

新的出口限制規則包括将逐案審查的類别,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出口許可證申請将獲得準許。逐案審查的 類别 涉及人道主義需求、飛行安全、海上安全、政府空間合作、民用電信基礎設施、政府對政府活動,以及支援俄羅斯夥伴國家公司的有限營運.

此外,美國不會将軟體更新限制在民用最終使用者、消費者加密技術(如果它們不是針對政府最終使用者 (GUE) 和俄羅斯國有企業)、消費者通信裝置(同樣,不是針對 GUE和俄羅斯國有企業),甚至新聞媒體使用的項目。

從本質上講,這意味着俄羅斯人仍然可以購買蘋果的 iPhone,繼續使用蘋果的 MacOS 和微軟的 Windows,更不用說購買醫療裝置甚至新聞制作裝置了。

雖然美國政府對向俄羅斯出口高科技裝置和工具實施的新的嚴格出口規則可以進口該國的軍事和情報能力,但他們不會立即這樣做。雖然類似的限制嚴重影響了華為,但它們不會對俄羅斯造成重大傷害,因為它幾乎沒有在當地生産任何先進的基于晶片的裝置。盡管如此,如果像汽車制造商 Avtovaz 這樣的公司因為缺少晶片而不得不停産,這将打擊當地經濟,這将需要聯邦政府進行幹預(或者隻是讓該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不複存在)。

沒有晶片,俄羅斯将何去何從

在俄羅斯稱烏克蘭采取“特殊行動”後,以美國政府為首的許多歐洲國家都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無數大品牌已經離開俄羅斯。更糟糕的是,在技術開發方面,許多晶片制造商也停止向俄羅斯供應晶片。當中就包括AMD、英特爾和台積電,這無疑就讓俄羅斯本就薄弱的晶片産業變得雪上加霜。

雖然俄羅斯的晶片采購總量僅占全球總量的0.1%,但這将對該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産生緻命的影響。例如,俄羅斯的兩個最重要的處理器貝加爾湖和厄爾布魯士是由台積電制造的。

事實上,俄羅斯目前的晶片産業與中國晶片産業的發展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面臨嚴重的進出口逆差、晶片制造技術落後、歐美貿易制裁等問題。

2020年,俄羅斯內建電路、二極管和半導體以及半導體器件的進口總額達到13.9億美元。同時,出口總額達到9400萬美元。更糟糕的是,總産值僅為1900萬美元左右。不僅如此,內建電路的産量較往年大幅下降,2019年約9億片,2020年約2.2億片。

在制造技術方面,俄羅斯的工藝水準也相當落後。俄羅斯最大的晶片制造商米克朗的工藝水準僅達到65nm。在嘲笑這些資料的同時,您也應該知道,其他公司遠不如米克朗。(作為對比,目前的高通骁龍8晶片是用4nm工藝節點制造的。)不管怎樣,米克朗已經開始為28nm及以下工藝建廠了。但由于裝置等原因,一直未能達到預期。

老實說,我們知道制造過程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據俄羅斯專家介紹,在俄羅斯打造完整的晶片産業鍊需要近100億美元。俄羅斯政府曾表示,到2024年,微電子領域的總投資将達到30億美元左右。是以,在不久的将來,俄羅斯可能會忘記競争激烈的晶片産業。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俄羅斯專家認為,俄羅斯在晶片制造領域基本沒有突破的機會。

俄羅斯政府也傾向于支援無晶圓廠模式,給予設計公司非常大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甚至從20%降至3%。是以,俄羅斯在電力、微波、光電子、量子通信等高水準領域仍保持着世界領先地位。

然而,早在2013年,歐盟、美國及其盟國就開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進行各種制裁。當時,俄羅斯政府提出了從軍用航空到商用和民用的“一攬子”進口替代計劃。此外,它還大力投資于國内微電子的發展。但由于技術限制和技術難度,俄羅斯主要投資于設計和封裝領域。不難猜測,大量的制造業務被移交給了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區的 OEM。

日本将正式實施對俄晶片出口禁令

台積電為俄羅斯生産兩個最重要的處理器,“貝加爾湖”和“厄爾布魯士”。“厄爾布魯士”處理器也是俄羅斯國防工業資訊安全的關鍵晶片。是以台積電的斷供對俄晶片制造來說将是“毀滅性的”。

貝加爾電子總經理安德烈·葉夫多基莫夫去年5月曾樂觀表示,歐美制裁不會影響公司的處理器生産。當時,他大概沒有想到台積電會加入制裁。

也許,向中國尋求幫助,會是俄羅斯的出路之一。但有專家認為,由于全球晶片短缺,中國無法在短時間内迅速重建供應鍊,供應俄羅斯。中國私營企業不太可能冒着為俄羅斯市場犧牲美國市場的風險。畢竟,俄羅斯市場比美國和歐洲要小得多。此外,中國擔心美國的二次制裁。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晶片制造技術本身也受到美國的出口管制。” 俄羅斯專家列昂尼德·科瓦契奇認為,在目前形勢下,中國不太可能幫助俄羅斯填補新興的技術空白。

當台積電宣布将加入制裁時,白俄羅斯總統亞曆山大·盧卡申科表示,白俄羅斯準備支援俄羅斯晶片生産作為外國供應的替代方案。然而,白俄羅斯最大的微處理器制造商是明斯克的 Integral。公司最高工藝隻有350nm工藝産品,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内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976内容,歡迎關注。

晶圓|內建電路|裝置|汽車晶片|存儲|台積電|AI|封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