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數民族的調查報告

有關少數民族的調查報告

  當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門的調查研究,一般會把調查結果彙內建一份調查報告。那麼你真的會寫調查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少數民族的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雲南少數民族的總體情況

  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雲南總人口4144萬,少數民族占38.07%,彜族、白族、哈尼族、壯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諾族、蒙古族、獨龍族、滿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個民族的人口都超過8000人。雲南少數民族人口呈多樣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區,又雜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個地、州甚至一個縣、一個鄉中;有的民族雜散居于城鎮及交通沿線,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鎮。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區的25個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壩地區和邊疆河谷的有回、滿、白、納西、蒙古、壯、傣、阿昌、布依、水等10個民族,人口約450萬;主要聚居于半山區的有哈尼、瑤、拉祜、佤、景頗、布朗、德昂、基諾等8個民族和部分彜族,人口約500萬;主要居住在高山區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獨龍等6個民族和部分彜族,人口約400萬。全省沒有一個單一民族的縣,回族、彜族在全省絕大多數縣都有分布。在各省級行政區中,它的少數民族總人口(1433萬)名列第2位(僅次于廣西)。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3.41%,居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第7位(次于*、新疆、青海、廣西、貴州、甯夏)。其中人數最多的彜族占總人口的11%。

  二、雲南少數民族衆多的原因

  雲南民族衆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為:雲南地處高原,崇山峻嶺,交通阻隔,各地居民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漸發展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統治民族進入雲南,也帶來了一些少數民族人口;一些少數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時期因避難、逃荒或其他緣故,先後從内地遷入雲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雲南成為少數民族衆多的省份。

  三、雲南少數民族分布特點

  雲南25個少數民族分布比較複雜,但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交錯分布、大雜居、個居。全省沒有一個單一的民族縣(市),也沒有個民族隻住一個縣(市),總的說來,在邊疆地區分布居多。二是立體分布,與雲南立體地形、立體氣候相聯系,總的看來,傣、壯兩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區,回、滿、白、納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壩區,哈尼、拉枯、佤、景頗、基諾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區,苗、栗、怒、獨龍、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區。

  四、雲南少數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曆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同樣,民族文化是指整個民族發展曆程中有關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

  根據語言發展的曆史和語言之間語言要素(即語音、詞彙、文法)的異同,可以把語言劃分為語族、語支等各種類别。若把曆史同出一個“基礎語”(即母語)的許多語言歸為一大類,則稱為“語系”;同一語系的語言,根據語言之間的異同,又分為若幹“語族”;語族之下分為“語支”;同語支的語言關系最密切,保留的共同點也最多。語支之下又包括若幹語言。

  按照語言的分類法,雲南境内的25個少數民族語言可劃分為2個語系、4個語族、11個語支。現将這些民族語言系屬分類及其有關曆史文化介紹如下。

  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積累、傳承的。

  雲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樣性、封閉性、鄉土性、邊緣性、相容性以及親和性等等

  五、雲南少數民族文化解密

  1、雲南飲食文化

  飲食是人類生存之必須,人類飲食的變化和發展,是人類在長期勞動和實踐中不斷創造的結果;雲南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雲南民族飲食文化可謂是*飲食文化中氣力奪目的瑰寶,其豐富的曆史遺存和民族調查資料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研究民族飲食文化的生動資料。

  雲南民族飲食文化具體表現可歸為器、形、藝、俗。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餐飲器具,二是民族器具;形主要指餐飲菜肴形狀與用料;藝及民族烹調技術,包括烤、焐、舂、鹽煽、腌熏等;俗指的是飲食具有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雙重含義。

  發展雲南民族飲食文化産業的對策:第一,挖掘、整理、創新、宣傳雲南民族餐飲文化是發展民族飲食文化産業的出發點;第二,品牌經營——名店經營——産業經營是民族飲食文化産業的發展點;第三,實作生産*化、供應規模化、經營連鎖化、管理科學化是民族飲食文化産業的側重點;第四,建立生态餐飲文化企業和培育民族生态餐飲文化龍頭企業是民族飲食文化産業形成的突破點。

  2、雲南的建築文化

  雲南少數民族民居建築各具特*,各式和樣。雲南民族建築具有多樣性、豐富性、原生性及景觀獨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與自然的*,反映了各民族曆史上不同的社會形态和家庭結構,還反映了各民族文化類型、文化差異、審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融。雲南民族建築是各民族智慧和創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

  3、雲南的交通文化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業各部門、各機關在長期的建設、運輸和管理等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為廣大交通員工所普遍認同并自覺遵守的,具有現代意識和行業特*的使命、願景、精神和價值觀,以及各部門、各機關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展現各自外在形象所遵循的價值理念。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業信奉并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價值理念,而且是交通行業各部門、各機關信奉和倡導,并在交通建設、運輸和管理實踐中得到貫徹和落實的價值理念。是以,交通文化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是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交通文化的構成:交通文化主要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構成。也就是說,交通文化是交通行業各部門、各機關在交通建設、運輸和管理實踐中産生的各種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各種文化要素處于不同的層次,發揮着不同的作用,互相之間關系密切,共同構成交通文化。

  4、雲南的節慶文化

  雲民族節目也豐富多*,有的民族有許多節日,有的節日則是多民族所共有。大緻分為宗教祭祀性節日、生産活動性節日、紀念慶祝性節日、社交*性節日。較著名的節日有:彜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納西族的三朵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僳僳僳族的*杆節等。

  5、南少數民族藝術文化

  在雲南豐厚的文化土壤上,不同的曆史積澱形成了每一個民族自己獨特的藝術。雲南省有25個少數民族,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近20年來,随着人們對雲南少數民族藝術的關注,掀起了一股追尋民族文化的熱潮,雲南25個少數民族形态多樣、絢麗多姿的藝術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關注和探究。本文對雲南少數民族藝術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進行了初淺地探讨。其主要特征有:明顯的地域特征、鮮明的人文特征、混融的多樣特征、鮮活的生活特征、獨特的個性特征、多元融合性特征和複雜變異性特征等七個。其主要外部主因有:特殊的地理、生活環境是雲南少數民族藝術特征形成的自然條件。

  六、少數民族文化遺産發展的現狀

  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現狀不盡人意。

  一是傳統的康樂活動如山歌、民謠、民間舞蹈“三穿花”、“六穿花”等一般都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參加多,40歲以下的年青人參加少,很多年青人聽不懂山歌,更不說會唱了。調查顯示,一些民間團體在組織舉辦山歌大賽,在參賽300多名歌手中,40歲以下的僅有27人,40歲至50歲的有80人,50歲以上的有210人,觀衆60%以上都是40歲以上的人。流傳中的壯族山歌對唱(當地叫唱家),40歲以下的人80%無法聽懂。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民間藝術出現後繼無人或面臨失傳的危險。

  二是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由民間自發組織舉辦多,*行為少,經費不足,發動面不夠廣,進而造成規模小、比賽項目少、品質不高。三是留下為數不多的文物遺産沒有落實好相應的保護措施、人員、經費。四是壯文的進校、推廣、應用效果逐年減弱。可見,少數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不容樂觀,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産的搶救與保護亟待加強。

  七、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産進行搶救與保護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各級*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搶救、整理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和采取相應有效措施。

  (2)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産搶救與保護工作在縣、鄉、村沒有落實相應的*人員、資金、交通工具等,現在的文聯、文化職能部門的辦公經費極少,對搶救與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産力不從心。

  (3)文物部門對一些珍貴的文物保護措施沒有廣泛地進行調查,保護意識欠強,缺乏科學的保護措施。把文物弄得斜塔面目全非,令人心痛不已。

【有關少數民族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1.新疆少數民族節慶文化的保護

2.有關市場的調查報告

3.有關春節的調查報告

4.有關調查報告的格式

5.有關近視的調查報告

6.有關旅遊的調查報告

7.有關企業的調查報告

8.少數民族幫扶工作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