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叛逆的行星與太陽相交

新發現的銀河系高速公路以奇怪的角度橫穿銀河系,将恒星帶到我們太陽系附近。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研究人員說,叛星的道路可能是整個銀河系發散的恒星旁路系統的一部分。

太陽和我們銀河系中的大多數其他恒星都在相當正常的圓形軌道上圍繞銀河系中心運作。但是,天文學家在一項新的調查中驚訝地發現,在距離太陽1000光年的範圍内,大約20%的恒星正在沿着一系列偏離軌道的軌道運作。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一個研究小組檢查了歐洲航天局的伊帕科斯(Hipparcos)衛星收集的10萬多顆恒星的資料後表示,太陽正處于“多條流的十字路口”。這些路線大多朝向或遠離銀河中心,就像輪子上的輪輻一樣。每條道路上的行星在年齡群組成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這表明它們的起源不同,并不總是走在現在的道路上。

比利時布魯克塞爾大學的Benoit Famaey說:“他們更像是普通的旅行夥伴,而不是家人。”

那麼,是什麼導緻了這種情況呢?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法梅伊的團隊認為,這些恒星受到銀河系旋臂的引力攪動。每條旋臂都比旋臂之間的區域充滿了更多的恒星和氣體。天文學家稱之為這些密度波,它們壓縮氣體,迫使恒星形成。它們還可以使恒星的運動偏轉。

法梅伊說:“如果這些恒星被螺旋臂踢開,它們可能會移位到離它們的出生地幾千光年遠的地方。”

雖然這個設定聽起來可能很混亂,但對我們的太陽系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額外的威脅。同樣來自Universite Libre的阿蘭·喬裡森(Alain Jorissen)表示,原則上,新實作的恒星路徑意味着與太陽碰撞或其他互相作用的可能性比之前所知的更大。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但實際上,”喬裡森告訴SPACE.com,“無論如何,恒星之間的平均距離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近距離相遇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最終,大多數叛星将被整頓。随着時間的推移,當恒星離開旋臂,星系的集體引力接管時,旋臂的破壞效應将會消失。

喬裡森說:“這顆恒星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一個更傳統的軌道上。”

目前已知最近的恒星是組成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三顆恒星,該星系距離我們4.36光年,大約6萬億英裡(10萬億公裡)。

與此同時,我們已知的下一次與另一顆恒星的近距離相遇将發生在140萬年後。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一顆名為Gliese710的恒星将在距離太陽不到1光年的範圍内通過,這顆恒星是由依巴谷在1999年發現并報道的。這使得它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7萬倍,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冰冷的物體被認為在被稱為奧爾特雲的地方漫遊。人們認為,過去如此險象環生的彗星曾将彗星從奧爾特雲重新引向内太陽系,其中一些彗星撞上了地球。

喬裡森說,Gliese710“似乎不屬于我們的産品流”。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為了将依巴谷的資料轉換成太陽附近的3D視圖,研究人員添加了法國普羅旺斯上普羅旺斯天文台(Observatoire de Haute-Provence)的瑞士望遠鏡收集的對每顆恒星運動的觀測。

研究結果在本月的歐洲期刊《天文學與天體實體學》上有詳細報道。

相關知識

格利澤710是位于巨蛇座尾部的一顆恒星,視星等9.69等,光譜類型為K7Vk[4],這意味着它是一顆以核心的氫進行熱核聚變做為能量來源的主序星 (尾碼的k顯示光譜中有星際物質吸收的譜線)。這顆恒星的品質大約是太陽品質的60% [6],而估計半徑是太陽半徑的67%[7]。它可能是一顆光度在9.65-9.69之間的疑似變星。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這顆恒星目前至地球的距離是63.8光年 (19.6秒差距),但是依據過去和現在依巴谷衛星的資料指出,以它的自行和徑向速度[9],它将在140萬年後接近太陽至很近的距離 - 或許少于一光年[5]。在最接近的時候,它的光度将達到1等星的亮度,如同心宿二一樣的亮。在目前的距離上,格利澤710的自行非常小,這意味着它幾乎是直接朝向着我們的視線方向移動着,可以與牧夫座的大角星比較。

偏離原有軌道的叛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

從現在開始在±1,000萬年的時間内,結合格利澤710這顆恒星的品質和距離的接近将對太陽系造成最大的萬有引力攝動。

BY: space

FY: 羅導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在作品釋出後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