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清輝:南極電商股價業績雙遇冷現象 說明市場在“用腳投票”

作者:宋清輝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南極電商股價業績雙遇冷現象,說明市場在‘用腳投票’,看衰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
宋清輝:南極電商股價業績雙遇冷現象 說明市場在“用腳投票”

南極電商遭股價業績高管變動“三殺” 投資者喊話“品牌授權+自營”兩條腿走路

證券日報記者 陳紅

3月8日,南極電商釋出公告稱,宋韻芸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的職務。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宋韻芸作為董秘任職公司,到目前也就一年時間。

更值得一提的是,六年時間裡南極電商已換了四任董秘,在高管層頻繁變動下,公司股價也在大幅縮水,業績持續下滑。

針對此局面,投資者也是操碎了心,多次在互動平台公開喊話建議南極電商“品牌授權+自營”兩條腿走路。

股價業績遇冷

六年四換董秘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南極電商前身為南極人,2010年實作華麗轉型,開啟電商服務;2016年3月初,南極電商借殼新民科技成功在A股上市。彼時,南極人授權供應商達到422家,授權經銷商達到1053家,已經成為國内名副其實的“貼牌之王”。

在上市後,南極電商的“貼牌模式”備受資金追捧,股價節節攀升;到了2020年7月,南極電商的股價最高漲到了24.24元,總市值一度達到了近600億元。

然而昙花一現,自2020年7月之後,南極電商股價開始大幅回調。截至2022年3月8日收盤,公司股價報5.13元/股,總市值僅126億元。

不久之後,其業績也開始遇冷。2020年南極電商淨利潤下滑1.50%,2021年公司預計實作淨利潤為4.3億元至5.5億元,同比下降53.70%至63.80%。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随着電商紅利的見頂,南極電商業績下滑也就在情理之中;而股價下跌一方面是因為業績下降,股票必然反應業績表現,這說明公司目前經營模式存在很大問題,不具備可持續性。另一方面,南極人‘賣吊牌’缺乏壁壘,即使業績短期變好,這個領域未來的成長性也很難被看好。”

宋清輝:南極電商股價業績雙遇冷現象 說明市場在“用腳投票”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床頭經濟學 ¥60 購買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南極電商股價業績雙遇冷現象,說明市場在‘用腳投票’,看衰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

而在管理層方面,自上市以來,南極電商已換了四任董秘,分别為張燕妮、劉楠楠、曹益堂及剛剛離職的宋韻芸。其離職原因均為“個人原因”。

對此,南極電商董事長張玉祥曾公開回應解釋稱:“第一,我們走的員工沒有一個有勞動糾紛;第二,我們所有走的人都在不同的場合更好地為公司做貢獻,正在合作;第三,所有走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公司變化了他沒跟上,二是外面有更大的誘惑。”

高管頻繁流失對上市公司有何影響?

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六年四換董秘,更換頻率肯定屬于較高的。雖然董秘在上市公司中屬于高管,但其更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對外部門,其參與經營的程度比較低,處理大量程式性問題和負責治理層溝通,是以應該對上市公司自身經營影響不會太大。頻繁更換董秘可能對投資人釋放企業經營穩定性不佳的信号。”

宋清輝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董秘是公司高管,但大部分并不是核心,其管理業務較少。核心高管流失對公司影響會很大,一方面會影響公司的整體營運。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公司組織文化的塑造以及管理團隊的穩定性等。”

收購标的品質問題頻發

南極電商“貼牌”夢将往何方

經營狀況的不佳,南極電商也試圖扭轉局勢。

2021年12月底,南極電商宣布,将以自有資金3.3億元收購南韓快時尚巨頭TBHGLOBALCO.LTD持有的在中國注冊的部分商标,以及以自有資金1.8億元向百家好香港有限公司收購其所持有的百家好100%股權。截至2021年9月30日,百家好負債總額為12.39億元,淨資産為-3.3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因産品品質問題,百家好多次受罰。記者根據天眼查資料發現,去年8月5日,百家好因生産、銷售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約1.24萬元,并罰款約3.18萬元;去年7月8日、4月21日,因為相似的違法行為類型,百家好還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過兩次,處罰結果分别是沒收違法所得2.67萬元,罰款4.31萬元等。

此外,百家好還因為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十餘次。記者了解到,近日,就有百家好供應商集中前往南極電商總部讨債,百家好最終被強制執行1122.57萬元。

對于南極電商目前現狀,投資者也是操碎了心。《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投資者多次在互動平台隔空支招,建議南極電商“品牌授權+自營”兩條腿走路。

此建議能否行得通?南極電商未來發展方向何在?

宋清輝:南極電商股價業績雙遇冷現象 說明市場在“用腳投票”

對此,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建議對于南極電商而言應該也是切合實際的,因為後者能夠更好地支撐南極電商自身的品牌發展,進而與前者形成較好的互動發展與正向回報。未來,南極電商發展方向,一方面在于品牌聚焦和提升品控、督導能力,另一方面可能也需要走投資者建議的‘品牌授權+自營’兩條腿走路的方向,建議其通過大資料平台打通供應鍊,大力開展線上自營業務,為企業發展賦能。”

盤和林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認為:“‘品牌授權+自營’兩條腿走路,其實也很難走,因為如果使用同一個品牌,授權産品必然将自營産品拉下馬,因為品控和口碑,如果不同的品牌,那麼新品牌缺少流量,也是很難拓展市場。”

“品牌需要有一定調性,哪怕是早年日本的無印良品,雖然是日本經濟蕭條時期的産物,但也要講求一定的品質。如果能夠穩定品質,那麼并不拘泥于哪種形式。南極人可以模仿早年無印良品的模式,以精品的方式納入品牌,而非什麼廠商都授權。”盤和林補充說道。原标題:南極電商遭股價業績高管變動“三殺” 投資者喊話“品牌授權+自營”兩條腿走路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