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3月11日)亞洲時段,美油現報107.05美元/桶;油價周四下跌超3%,俄羅斯承諾履行能源合同義務,一些交易商表示,對供應幹擾的擔憂過頭了;以及美國通脹率至40年新高,令市場擔憂油價飙升可能導緻需求更早受到破壞。
日内重點關注:美國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周六2:00公布美國截至3月11日當周全美鑽井總數、周六4:30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周度持倉報告。
影響油價利空因素
【俄羅斯承諾履行能源合同義務】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在政府會議上表示,俄羅斯會完全履行歐洲内和歐洲外的能源義務。在國有電視台Rossiya24TV播放的演講視訊中,他說“我們會滿足主要買家一切需求,我們必須這麼做,價格是在上漲,但那不是我們的錯”。
AgainCapital合夥人JohnKilduff表示,“我認為一些‘戰争焦慮’正從市場中消退,”“我們本周兩次未攻下130美元,人們開始問供應問題真的那麼嚴重麼,俄羅斯的供應仍然充足。
【OPEC+正積極保持油市平衡】
伊拉克石油部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伊拉克石油部長IhsanAbdulJabbar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一緻認為,OPEC和盟友組成的OPEC+聯盟正積極實作供需平衡,確定市場穩定。聲明補充稱,兩位官員是在休斯頓一次行業活動的間隙會面的,會上他們讨論了烏克蘭戰争之際石油市場的發展。
【俄羅斯即使被制裁也能找到足夠多的能源買家】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周四表示,盡管西方國家及其盟友對俄實施制裁,但俄羅斯有足夠的石油和天然氣買家。拉夫羅夫周四在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會說服任何人購買我們的石油和天然氣,如果他們想用别的來替代俄羅斯産品,請自便,我們有可供應的市場,我們已經有了”。
作為俄羅斯能源的最大買家,歐洲正在考慮如果俄烏戰争持續,歐洲發生天然氣供應中斷的可能性。歐洲大陸消費的約30%天然氣依賴從俄羅斯進口,目前正試圖通過增加新供應,提高能效和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來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
【俄羅斯副總理與印度石油部長讨論能源合作】
根據俄羅斯政府的一份聲明,俄羅斯副總理AlexanderNovak與印度石油部長HardeepPuri?通話時讨論了能源合作。Novak稱,“我們的關系享有特權戰略夥伴的地位,”印度根據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協定擷取液化天然氣,繼續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合作;雙方正在發展薩哈林1号和北極液化天然氣2号項目的夥伴關系。
俄羅斯認為未來将增加對印度的原油和燃料出口,以及有望在印度Kudankulam核電廠建立合作夥伴關系。
【美股科技股領跌大盤通脹擔憂升溫且俄烏戰事無緩和迹象】
美國股市下跌,美國2月份消費者價格連續第六個月加速上漲,并且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打擊沒有緩和迹象。标普500指數收跌,不過較盤中低點已顯著回升;科技股領跌,通脹擔憂之下美國國債全線下跌,10年期收益率升至2月25日以來最高水準,30年期收益率升至10個月高位。
美國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飙升7.9%,通脹率創40年來最高水準,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市場劇烈波動,美國股市本周經曆了2020年以來最大漲幅和跌幅。
摩根士丹利E*Trade投資政策董事總經理MikeLoewengart表示,“市場可能已經消化了高漲的通脹資料,焦點轉向俄烏戰事以及大宗商品上漲對下遊的影響,投資者應該準備好迎接動蕩的市場,要保持理智,不要情緒用事。”
Oanda進階市場分析師EdMoya表示,油價“開始小幅走低,因為投資者開始擔心滞脹風險可能對原油需求短期前景造成重大沖擊,最新的通脹報告顯示,一切都變得更貴,發生在烏克蘭的戰争可能會令價格漲勢持續到夏季,這可能會導緻原油需求遭到破壞。”
影響油價利多因素
【俄烏外長自開戰以來的首次親自談判無果而終】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周四在土耳其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大約90分鐘會談後表示,俄方表示将繼續進攻直至達到目标。庫列巴說,“他向我傳達的總體信号是,他們将繼續侵略,直到烏克蘭滿足他們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最起碼是投降。”
【普京或沒有任何停戰意願】
在俄烏外長會談未取得進展後,愛沙尼亞總理KajaKallas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他的政府沒有任何結束戰争的意願。Kallas周四在巴黎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說,“他們希望造成盡可能多的傷害,如果用打撲克類比的話,普京已經把手上的籌碼都押上了,是以他要麼赢,要麼輸。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確定不讓普京赢得這場戰争。”
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既是歐盟成員國,也是北約國家。對于俄羅斯及其入侵行動,愛沙尼亞一直是批評最嚴厲的國家之一。Kallas說,雖然美國已經阻止了俄羅斯的石油進口,但歐盟不太可能跟進能源禁令。
【俄國石油禁運下原油價次季可能見150美元/桶】
投行摩根士丹利發表中資股政策報告指出,預計今年第二季原油價有可能見15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認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地緣政治緊張為油價帶來了風險溢價,比起市場吃緊的影響更大,該行預測今年第二季原油價基本在每桶110美元及牛市為125美元,但尚未反映歐美國家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的影響;在原油流通出現重大中斷的情況下,超逾150美元/桶是可能的。
該行指,原油價的曆史高位為2008年的147美元/桶,按通脹調整,相當于今天的182美元/桶。美國衆議院周四以多數支援票表決通過,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其他能源産品,以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伊朗外長稱美國提出新的過分要求妨礙維也納談判】
當地時間10日,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在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利通電話時表示,對于維也納談判,美國近日提出了一些過分的要求,這妨礙了維也納談判的程序。阿蔔杜拉希揚表示,美國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合理性,跟美國此前提出的、旨在快速達成一個恢複遵守伊朗核協定的立場背道而馳。維也納談判中的主要議題以及有效解除對伊制裁,不應該受到美國過分要求的影響。報道稱,美國提出的一些要求,包括拒絕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移出美國政府指定的“恐怖主義名單”。
【美國2月通脹率創40年新高】
在汽油,食品和住房成本上漲的情況下,美國2月消費物價同比漲幅升至40年新高,而随着俄烏戰争的持續,通脹率還會進一步走高。美國勞工部周四釋出的資料顯示,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9%,1月份為同比上漲7.5%。因汽油,食品和住房成本上升,2月CPI環比上升0.8%。這兩項資料均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中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6.4%。
這份資料報告表明,即使在俄烏戰争引發大宗商品價格飙升之前,美國的通脹問題已經在經濟中深深紮根,零售汽油價格達到了史上最高水準。大多數經濟學家原本預計年通脹率将在2月份見頂,但俄烏戰争的爆發意味着未來幾個月的通脹資料還會更高。
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Gapen表示,“通貨膨脹不太可能再過幾個月就會下降,我們需要看看這場沖突會持續多久以及制裁措施的實際破壞性。”為應對持續升高的通脹壓力,美聯儲下周料将自2018年以來首次加息。但地緣政治形勢給未來一年的升息周期帶來了更多不确定性。
如果能源價格沖擊導緻通脹持續保持高位,美聯儲官員可能會采取更鷹派的立場,但若戰争延燒,消費者信心和實際工資的下降将開始對增長造成壓力,美聯儲也可能會采取更謹慎的态度。
總體來看,盡管俄烏外長會談未果,但俄羅斯繼續履行能源合同義務,為原油供給不足擔憂降溫;OPEC+也稱緻力于平衡油價,油價短期上行勢頭或将暫歇,或重回100關口;臨近周末,一般地緣局勢相關消息頻發,警惕關注。
本文源自彙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