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則墓志》,刻于北魏孝昌二年(526)閨月七日,志石高52厘米,寬52.5厘米。志文共13行,行20字,正書。據郭玉堂《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元則墓志于民國十八年三月初三(1929年4月12日)洛陽城北安駕溝出土,洛陽市文物工作隊藏拓本。

《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第一冊著錄志目(總目序号八七),并對“懿公”有考釋說明,第三冊附有志文圖版(編号八七);《洛陽出土北魏墓志選編》(一○八頁)著錄志文亦附圖版。此志與《元宥墓志》可補正史,拓展北魏宗室譜系。
釋文:魏故齊州平東府中兵參軍元君墓志銘君諱則、字慶禮,河南洛陽人也。大宗明元皇帝第二子、樂安宣王範之曾孫,樂安簡王良之孫,左衛将軍、大宗正卿、營州刺史懿公之第二子。性聰敏,有孝弟,好風慕義,才行,恬谵寡欲,超然自得。弱冠為齊州平東府中兵參軍。孝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官,春秋三十一矣。粵二年閏月七日窆于景陵。
釋文:之東北。迺作銘曰:樞光流慶,弱水開源,昭利見,三後在天。本枝斯茂,載誕英賢,出岬、若隋曜淵。丱日有成、觽年通理、愛仁尚義,敦詩悅史。結轪名駒,方駕才子,豈曰連城,抑亦兼市。千秋雖一、百年有程,如何哲人,秀而不成。行雲暮結、悲風旦驚,儀形閟矣、餘烈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