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美借烏克蘭危機教訓,欲立法提前向台灣提供更多援助

作者:華語智庫

近日,美國企業研究所兩位研究員達斯汀 ·沃克和埃裡克·塞耶斯,在美國防一号網站上發文稱,在為時已晚之前向台灣提供更多援助。沃克是參議院歐洲和印度太平洋軍事委員會的首席顧問(2017-2020 年)。賽耶斯是參議院印度太平洋軍事委員會的首席顧問(2014-16 年)和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指揮官的顧問(2016-2018 年)。是以,他們提出有關汲取烏克蘭危機的教訓,立法提前向台灣提供更多援助的意見,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和重視!

警惕!美借烏克蘭危機教訓,欲立法提前向台灣提供更多援助

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在加利福尼亞與國防一号的塔拉科普交談。 艾略特·李/國防一号

美國必須緊急應對一場危機,同時謹慎行事以防止另一場危機

美國在幕後一手導演助推的烏克蘭危機,讓美國再次領略了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戰鬥意志,俄羅斯絕地反擊的“特别軍事行動”不僅讓全世界震驚,也大大超出始作俑者美國的意料。對此,美媒稱,幾十年過去了,什麼都沒發生。可幾十年的事情會在幾周内發生。弗拉基米爾·列甯可能沒這麼說過。但弗拉基米爾•普京讓它成為了現實。

但美參議院智囊專家認為,美國必須緊急應對一場危機,同時謹慎行事以防止另一場危機。國會在3月11日之前将通過的一項支出法案,該法案不僅應該包括支援烏克蘭勇敢地防禦普京的入侵,而且還應該授權和資助一項新的長期倡議,以加強台灣的防禦并阻止未來的侵略。

為什麼又扯上台灣呢?

從俄烏軍事沖突中美國似乎在“汲取教訓”,認為在過去的八年裡,美國可以而且應該做更多的事情來幫助烏克蘭的事業和需要。本來應該提供更多的安全援助,更多的援助應該是緻命的武器。并且應該更早、更大量地提供緻命武器來防止入侵,而不是對入侵後才做出反應。盡管烏克蘭人打得很好,但他們得到的幫助比他們應得的要少。

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絕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援助滞後導緻了烏克蘭當下的危局。3月3日,白宮提出100億美元緊急補充資金,以應對普京在烏克蘭的戰争。盡管數目可觀,但已無法挽救戰局。是以美智囊專家認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絕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早些時候,美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在加利福尼亞接受國防一号獨家采訪時,就談到台灣問題。他主要強調以外交為主導的方法是五角大樓和白宮“綜合威懾”政策的早期暗示,并講這将是即将到來的國防戰略的基石。預計該戰略将明确擺脫軍事優先的壓力和有利于外交、經濟和國際壓力,并得到軍方的支援。

當時美國認為,這種以外交官為主導的方法可能會在烏克蘭和台灣遇到迄今為止最大的考驗,但這兩個方面美國關于直接軍事幹預的政策尚不明确。實際上,美國早已把烏克蘭和台灣作為這種方法的早期試驗。

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認為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也沒有得到北約第 5 條的保護。但該國确實收到了美國軍隊的定期輪換和武器銷售,以加強其自衛。自 2014 年以來,美軍定期輪換進入烏克蘭,為烏克蘭軍隊提供訓練和建議。然而,當俄軍發起“特别軍事行動”後,美國和北約為避免直接與俄軍作戰,都一再聲稱美軍和北約都不會在烏克蘭作戰。導緻烏克蘭隻能孤軍奮戰。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認為台灣受到《台灣關系法》的承認,根據該法,美國向台灣提供武器和訓練,使其也可以自衛。事實上,美國除了加大向台灣提供武器裝備外,早已秘密派遣軍事人員對台軍進行教育訓練。其做法與俄烏軍事沖突前如出一轍。但是一再聲稱,一旦發生襲擊,美國的軍事保護也得不到保證。

奧斯汀在就台灣問題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不希望看到現狀發生變化,尤其是肯定會單方面改變現狀。我們認為,該地區的所有緊張局勢都應首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但美國參議員裡施和他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同僚提出了“台灣威懾倡議”,該倡議将尋求實施一項由國家主導的台灣軍事融資計劃。霍利參議員的“台灣武裝法案”采取了類似的方法,主要是尋求使用五角大樓的安全援助資金。

欲立法提前向台灣提供更多的援助

鑒于烏克蘭問題的現狀與教訓,美國認為在台灣問題上決不能犯同樣的錯誤。美國近兩屆政府都在緻力于推行印太戰略,并認為推行該戰略最有效的方法是確定台灣能夠自衛。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四十年來美國一直緻力于使台灣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的成因。

但随着美國不斷調整對華戰略,并把中國列為首要戰略對手,美國便意欲通過立法來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援助。一些立法者認為,現在是時候為台灣發起一項新的美國外國軍事融資(FMF)計劃了。去年11月,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最高共和黨參議員吉姆·裡施 (Jim Risch, R-Idaho.) 介紹了“台灣威懾法案”。衆議院和參議院已經提出了一項類似的法案,即“台灣武器法案”。這些法案提出的每年 20 億至 30 億美元的軍事撥款,将使台灣更接近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

是以,作為烏克蘭緊急資金立法的一部分,國會應授權一項長期的台灣 FMF 計劃并支付至少 10 億美元的首付。

達斯汀 ·沃克和埃裡克·塞耶斯給出的理由是:

專門的台灣 FMF 計劃既必要又負擔得起。台灣将以贈款和貸款的形式使用 FMF 資金購買“美國制造”的國防裝置。更重要的是,在印太地區恢複可信威懾的緊迫性以及失敗的後果,意味着唯一比增加對台灣的援助成本更高的事情就是不這樣做。

支援台灣将有助于糾正 FMF 資金的曆史失衡。國務院最近的 FMF預算申請中隻有2%是針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FMF 對台灣的資助應反映其在我們主要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的地位,并受到我們對手的威脅。

新的資金不會減輕台灣在自己的國防上花費更多和更好的責任。相反,這筆資金将成為一種機制,以激勵台灣在強大的不對稱能力上不斷增加投資,這些能力利用台灣的優勢地理并削弱北京的軍事優勢。

現在增加對台灣的 FMF 資金也許會激怒北京。但不比拜登政府去年 8 月提出的7.5 億美元對台軍售更重要。相反,同時加強美國對烏克蘭和台灣的支援,将向北京發出一個資訊,即中國不願或無力限制莫斯科,已使國際社會更加堅定了反對單方面以武力改變現狀的決心。

美國戰略家托馬斯謝林曾警告說,危險源于“個人無法應對時機,直到他們确定時機成熟——這通常為時已晚。” 普京不應該第二次入侵烏克蘭,美國由此喚起似乎終于站穩腳跟的緊迫感、團結、想象力和雄心壯志。現在讓我們本着這種精神采取行動,在數十年再次崩潰為數周甚至更大的危險之前支援台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