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本周一雙海賽(Tirreno-Adriatico)正式開賽,S1賽段是計時賽,在Lido di Camaiore的沿海公路上進行折返。不出所料的,世界計時賽冠軍 菲利波·甘納(Filippo Ganna)摘得了S1賽段的桂冠,雷姆科·埃費内普爾(Remco Evenepoel)落後甘納 11秒獲得第二,而萬衆矚目的環法冠軍塔代伊·波加查(Tadej Poga ar)則以落後甘納18秒的成績位居第三,這個成績也達到了他在白路賽賽後釋出會上的預期,當時他計劃把秒差控制在10-20秒之内。

然而,人們除了這位意大利車手職業生涯中第17次計時賽勝利的實力之外,一些目光敏銳的觀衆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跟在他身後的隊車頂堆滿了備用車輛。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快步車隊(QuickStep-AlphaVinyl)跟随在雷姆科·埃費内普爾(Remco Evenepoel )和賽段排名第四卡斯珀·阿斯格倫(Kasper Asgreen)後方的隊車也采取了類似的操作。與此同時,反觀跟在兩屆環法冠軍塔代伊·波加(Tadej Poga ar)和賽段排名第五的亞曆克斯·多塞特(Alex Dowsett )的隊車上卻僅僅隻按照正常放了一台備用車。

而在巴黎-尼斯賽S4計時賽段,奪得賽段冠軍的沃特·範阿爾特(Wout Van Aert )身後的隊車亦是如此,緊跟他身後的隊車上方裝載了多輛備用車。并且我們發現越來越多車手後方的隊車頂上都開始堆得滿滿當當,似乎這已經是一種正常操作了。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我們查了UCI相關的規定,發現這種做法并不違規,UCI對隊車頂上攜帶幾台備用車隊數量沒有明确的規定,并且這個操作似乎也并非是新加盟英力士車隊的空氣動力學專家丹·比格姆(Dan Bigham)為車隊所做出的改進。經查證,從2021年環意的最後一個賽段開始,甘納身後的隊車頂上已經從一兩輛備用車改為了堆滿自行車。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事實上,他在近期參加的四次計時賽中,有三次他身後的隊車頂部都堆滿了自行車,分别是貝塞日之星(Etoile de Bessèges)、環普羅旺斯(Tour de la Provence)和本周一的雙海賽。

那麼,這種操作是否真的對甘納赢得比賽提供了幫助?當車頂堆滿備用車的隊車跟在車手身後的時候,它能獲得何種收益?這其中的科學原理又是什麼呢?

外媒為此采訪了阿德萊德大學的兼職副教授理查德·凱爾索(Richard Kelso),他的專長是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和體育工程學。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澳洲自行車隊自2008年以來一直因凱爾索的空氣動力學專長而與他合作,并且還受邀參與到了KASK和SCOTT幾款頭盔的設計制作中。他表示,除了跟随車輛所獲得的衆所周知的尾流效應外,讓汽車緊跟車手也能帶來空氣動力學上的收益。

凱爾索說:“我認為通常的解釋是,任何在空氣中移動的物體都會推動空氣。在本案例中,汽車向前移動時改變了前方的空氣壓力分布,導緻騎車前方的空氣被輕輕向前推。”

"這意味着車手後方跟随的車輛實際上将與車手一起把空氣推向前方,車手周圍的空氣阻力将會随之變小,雖然這個效果很不明顯,但依然可以産生一定的作用,能夠對前方的車手産生一定程度影響。"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像任何在空氣中運動的物體一樣,車手和後方跟随的車輛都會産生壓力場,前面是高壓區,後面是低壓區。高低壓區之間氣壓差就是産生阻力的原因。

理論上來說,當一個物體(在比賽中,UCI規定隊車可以跟在車手身後10米左右的位置)跟随另一個物體時,隊車前方的高壓區将對車手的後方低壓區産生影響,進而幫助車手減少空氣阻力。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根據車手與隊車的距離,車手會被隊車前方的空氣所推動,"凱爾索解釋說。

"效果最明顯的是車輛的正前方,空氣基本上與車輛一起移動,而最小的影響是在車輛前方無限遠的地方。是以,在前方10米處,會有一個非常小的推動力與車手一起移動,雖然這個推動力很小,但也足以對前方的車手産生影響,減少車手前進的阻力。"

凱爾索引用比利時教授貝特·布洛肯(Bert Blocken)的話,他針對車手後方10米處跟車會給車手帶來何種收益這個課題做了大量的研究。

"他發現一輛在後方10米處跟随的汽車,能幫助前方車手減少0.23%的阻力,相當于騎行50公裡能帶來3.9秒的收益。對于這個14公裡的賽道來說,換算下來大概能節省1秒。"

那麼,這一秒就是波加查和多賽特在比賽中有可能獲得的收益。盡管在甘納和埃費内普爾身後隊車上面的自行車 "牆 "隻會産生額外的一絲收益。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凱爾索說道:"由于自行車堆積在車頂,車輛實際上看起來更像一輛箱式貨車,從廣義上講,這實際上就像擁有一輛高度翻倍的隊車。如果自行車堆得足夠滿,并且它們之間的縫隙也足夠小,那就會對通過的氣流造成很大的阻礙。

"基本上,如果你想獲得最大的效果,你需要的是一件類似長方體形狀的物體來産生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影響,最理想的狀态是正面平坦,邊緣尖銳,諸如此類的物體,以此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後方車輛的阻力,對前方的空氣産生最大程度的影響。" 凱爾索補充道,以此來回應以色列博泰車隊性能教練格雷格·亨德森(Greg Henderson)的玩笑話,他曾開玩笑說将來會用一輛車隊大巴來跟随多賽特。

凱爾索總結道,對于甘納和埃費内普爾來說,讓他們的隊車堆滿自行車也許會讓他們比對手多争取到幾秒鐘的時間。

追求極緻的邊際效益?計時賽中部分隊車上為何堆滿備用車

"考慮到上面有所有的自行車,也許這個時間可以算作2秒,"凱爾索說。"也許這樣操作能為車手争取幾秒的時間,但那是理想狀态下,事實上,隊車不可能全程都跟在車手身後10米處。是以我認為其實這麼并不會真的影響到比賽的結果,當然,在比賽結束之前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什麼。"

英力士車隊和快步車隊的初衷是為他們的車手獲得了一點優勢,哪怕隻是一絲未必能改變最終結果的收益。不過他們的這種做法讓我們在未來的計時賽中又多了一個看點。

英力士車隊在計時賽中甘納提供了10輛備用車的選擇,這到底是為了迎合他不同尺碼的車輛需求還是車隊的車想在比賽結束後能夠快速地帶着車離開賽場,如果是後者的話,那也許就和空氣動力學完全無關了。

編輯:Johnny

圖檔來源:雙海賽@巴黎-尼斯賽官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