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從少部分廠商的獨占鳌頭,到市場上的百花齊放,真無線耳機的産業發展速度和行業影響力,着實讓人咋舌。不過,雖然現在市場上的真無線耳機産品琳琅滿目,但隻要稍微橫向比較一下,會發現其實産品形态較為單一,不是傳統的入耳式,就是像吹風筒一樣的半開放式。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是以,采用創新式圓環形設計的索尼LinkBuds,讓真無線耳機市場眼前一亮。大家在為索尼碩大無比的腦洞驚訝的同時,心裡應該也會升起一些疑問:這樣的耳機,佩戴體驗究竟如何,聲音效果會是怎樣的呢?

外觀賞析:腦洞雖大,卻是合理

既然如此,我們就先來了解索尼LinkBuds的佩戴體驗。索尼LinkBuds由兩個圓組成,中空設計的圓是搭載着環形驅動單元的發聲部分,另一個圓裡則是搭載了索尼自主研發的V1處理器,以及耳機的其他零件。整個耳機的外殼均采用100%可回收環保材料制成,不僅環保,還通過材料的特性,為耳機表面帶來了一些不規則的點綴,避免了視覺單調。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由于索尼LinkBuds的造型比較腦洞大開,是以它固定在耳朵裡的方式,和常見的入耳式真無線耳機還是有一些差別。常見的入耳式真無線耳機,是通過“導管+矽膠套+腔體内側”三個環節的組合,來保持佩戴穩定;而索尼LinkBuds則是靠弧形矽膠撐架,将耳機卡在耳甲艇(也就是平常說的耳窩)位置,實作穩定佩戴。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實際佩戴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包裝裡配送的5種尺寸弧形矽膠撐架中選擇符合自己耳甲艇的一對,然後在佩戴時有意識地讓耳機後部的那個圓貼緊耳甲艇位置。總體來說,大多數人都需要一點時間來學習佩戴,但隻要記住了正确佩戴的感覺,接下來就能輕松使用。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由于索尼LinkBuds的機身體積較小,單耳機重約4.1克,加上弧形矽膠撐架的柔軟性還挺不錯,是以佩戴兩個小時左右,也不會有太明顯的疲勞感。對比之下,我們認為在使用過程中,最好還是不時調整下佩戴,既可以讓耳朵稍微放松,也能确認聲音狀态是否正确。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了解完耳機的佩戴體驗後,接下來我們再關注一下收納盒的情況。索尼LinkBuds的收納盒同樣是以100%可回收環保材料制成,官方稱它的尺寸對比自家旗艦真無線耳機WF-1000XM4的收納盒要小26%。實際上手的時候,我們認為耳機盒還是厚了一些,不過握在手上還是有小巧的感覺。

技術講解:前端技術,環環相扣

索尼LinkBuds的創新性外觀設計,并沒有嚴重影響佩戴舒适度,甚至還讓我們感覺輕若無物貼合舒适,這很好地展現了老牌大廠應有的産品研發實力。除此之外,索尼LinkBuds還有幾大技術賣點,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首先要介紹的,當然是環形驅動單元。相信在LinkBuds之前,即使是行業内,也不會有太多人會想到,動圈單元竟然還能這樣做。環形驅動單元的出現,不僅是索尼音頻技術研發實力的表現,還是索尼對真無線耳機使用過程中産生問題的一個答案。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日常習慣耳機不離身的朋友應該知道,真無線耳機雖然使用友善,但收納卻有些麻煩。如果不希望耳機丢失,那麼最好每一次摘下後都放回到收納盒。然而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短暫摘下耳機的時候,這時要不要把耳機收好,就成為了尴尬的問題。

為了免除摘下和短期收納的麻煩,某些真無線耳機産品會内置通透模式,即使戴着耳機也能清晰聽到外界的聲音。通透模式雖然友善,但同時會增加耳機電量的消耗,對聲音回放效果亦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是以,索尼專門開發的這款直徑為12mm的環形驅動單元,就是要讓使用者在使用耳機時,仍然能通過中間的圓孔聽到外界的聲音。由于結構的特殊性,索尼不僅精心設計了振膜,還搭配了高性能钕磁鐵,以保證聲音體驗。同時,索尼還在LinkBuds上内置了此前在WF-1000XM4上使用的V1處理器,以實作DSEE數字聲音增強引擎技術,有效提升聲音效果。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此外,V1處理器還幫助LinkBuds實作深度神經網絡學習(DNN)及精準語音拾取技術。這兩項技術可以有效提升LinkBuds的通話品質,讓使用者可随心地享受清晰的語音交流。對應地,與V1處理器搭配的是MEMS麥克風,為出色的通話效果打下堅實的硬體基礎。

使用體驗:驚喜,來源于音質外

創新性的環形驅動單元,目前旗艦級别的V1處理器,兩者疊加,會讓索尼LinkBuds表達出怎樣的聲音效果?為了更好地探知它的表現,我們在将LinkBuds連接配接到手機後,進入配套的Headphones Connect App,確定所有的音效已經關閉,然後播放流媒體音樂平台上的無損格式音樂(包括部分高碼率無損音樂)進行體驗。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在分享音質效果前說個題外話,“播放音樂”這個功能,其實是一個很好地判斷是否正确佩戴LinkBuds的方式。如果佩戴還不夠貼合,那麼LinkBuds将會呈現出較為纖薄的聲音形體,說人話就是,此時LinkBuds表現出來的聲音,會讓人感覺像敲鐵皮。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根據LinkBuds的聲音表現,來更換更符合自己耳甲艇形狀的弧形矽膠撐架。

話雖如此,即使正确佩戴LinkBuds,我們也不會得到在入耳式真無線耳機身上常見的飽滿低音,這和環形驅動單元還是有一定的關系。LinkBuds帶來的初聽感,是類似于對于現在Z世代消費者來說已經比較“古早”的耳機形态——平頭耳塞的感覺。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LinkBuds所搭載的環形驅動單元,讓耳機呈現出開放式設計耳機應有的特點——其聲場邊際感弱,不會産生局促的聽感。它的三頻表現類似平頭耳塞,着重突出中頻,整體呈現出較為“白開水”的聲音風格,比較适合回放中慢闆的人聲流行樂。

的确,LinkBuds的低音不會讓你感覺震撼,高音也未必讓你感覺華麗,但舒展的聲音整體,加上中頻為主的能量取向,的确久聽不累。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聲音實在缺點意思,那麼可以借助Headphones Connect App,進行針對性的聲音風格調整,以實作更有韻味的聲音表現。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因為采用環形驅動單元,是以LinkBuds呈現出類似于平頭塞的聲音回放效果。那麼環形驅動單元想要實作的兼顧音樂和外界聲響,又完成得怎麼樣呢?實際體驗之後,我們發現當音量超過某個臨界點之後,外界的聲音還是會被耳機發出的聲音掩蓋。是以我們必須控制好播放的音量,才能達到兼顧的效果。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對比聲音效果,我們在體驗過程中get到的一些小功能,其實會更有趣。首先是廣域點選,這項首次出現在索尼耳機上的技術,可以将耳機的觸控範圍從觸摸闆延申至臉頰和耳機之間的區域。相信大家觸控真無線耳機的時候,總會覺得多少有點不舒服,有了這項技術,要觸控控制耳機的話,體驗就好很多了。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其次是延續下來的智能免摘對話功能。在App裡打開這項功能後,我們在開口說話的時候,音樂就會自動暫停播放。結合LinkBuds的機身設計看,我們的确能在某些場合中忽略LinkBuds的存在。

我們還體驗了索尼聯手騰訊小微為LinkBuds打造的Quick Access功能。這項功能不僅可以通過騰訊小微App快捷播放預設的QQ音樂歌單,同時還支援快速擷取音樂播放、天氣查詢等語音助手服務。結合上面兩個特色功能看,LinkBuds還真是更傾向成為一款智能穿戴裝置。

最後,讓我們來了解LinkBuds的續航表現。在完整充電之後,我們通過模拟日常使用,确認LinkBuds單次續航時間在5小時左右,總續航時間則是可以達到17小時。雖然索尼稱LinkBuds是一款為重度耳機使用使用者設計的産品,但我們仍然覺得這樣的續航時間足夠滿足這個人群的需求。

總結

任何創新的嘗試,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索尼LinkBuds也是一樣。它的佩戴雖然舒适,但還是會讓人略擔心穩定性。它的環形振膜單元的确創新,但并不會有全能的聲音表現,要同時聽到音樂和外界聲音的話,耳機音量也不能太大。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很佩服索尼的勇于突破和銳意革新,這使得LinkBuds并不是單一的耳機産品,而是索尼所定義的智能穿戴産品。相信經過索尼的繼續深化,LinkBuds的未來将會逐漸被挖掘和呈現。

索尼LinkBuds體驗:降噪趨勢下的“逆行者”,到底表現如何?

結合售價來看,如果你喜歡嘗試新事物,不過分追求音質表現,那麼索尼LinkBuds會是一個不錯的嘗鮮選擇。至于索粉嘛,Just shut up and take your bill ok?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