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變相警告中國大陸:俄烏戰争傳遞了一個信号,攻打台灣要三思

作者:國關大俠客
美媒變相警告中國大陸:俄烏戰争傳遞了一個信号,攻打台灣要三思

3月7日,據美國彭博社報道,俄烏戰争向中國大陸展示了攻打台灣所面臨的可能風險。盡管台灣和烏克蘭在許多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但是由于兩者都是被認為是與美國關系密切的民主國家或者地區,是以它們經常一起出現在西方媒體的頭條位置。美媒認為,就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實施軍事行動的經驗表明,單靠強大的火力不足以保證以最小的傷亡迅速取得勝利。美媒的觀點讓島内的部分“名嘴”和“名流”出現了“共情”,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楚茵認為,俄烏戰争向中國大陸傳遞了一個信号,提醒中國大陸在實施武力統一行動之前需要三思,即便是美國未必能夠向中國大陸發起類似俄羅斯的制裁行動。

美媒變相警告中國大陸:俄烏戰争傳遞了一個信号,攻打台灣要三思

胡扯跑偏成風的西方媒體

西方媒體善于将自己僞裝成軍事或者政治領域的專家,這次美媒将自己裝扮成“軍事教員”來“教育”中國在使用武力統一手段上要“三思而行”。然而,從軍事觀點的角度看,俄軍的此次特别軍事行動之是以進展不順暢,存在多種原因而非美媒總結的那麼簡單。

首先,在俄軍開展特别軍事行動之前,美媒就渲染普京在烏克蘭周邊部署了“100個營戰術群”,而實際上,釋出類似消息的美媒連什麼是“營戰術群”都沒有搞清楚。“營戰術群”的提法出現在2014-2015年的頓巴斯戰争之中,當時俄羅斯從西部和南部軍區的若幹集團軍中抽調精幹作戰力量組成了若幹營級部隊,并且為這些營級部隊提供集團軍級别的各類技術保障。在多類先進技術的“加持”下,這些營級部隊才變為了“營戰術群”。顯然,俄軍方面集團軍級别的保障能力是有限的,按照俄軍目前的實力估計,即便是動用全部俄羅斯陸軍的力量,也隻能組建10個左右的類似2014-2015年頓巴斯戰争那樣的“營戰術群”。此次參與特别軍事行動的俄軍營級部隊達到了100個以上,其中隻有極少的部分具備真正意義上“營戰術群”的指揮控制能力。

其次,與美媒的說法相反,此次俄軍在軍事行動中恰恰暴露了自身火力不足的問題,在2016年前後,俄軍大量退役了旅級部隊編成内的122毫米自行榴彈炮,但由于國内軍工産能的問題,旅級部隊并沒有獲得新型炮兵裝備的補充。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俄軍不得不使用包括2A65牽引式榴彈炮來為部隊提供支援。

最後,俄軍的“新面貌改革”對于俄羅斯陸軍的戰鬥力提升效果非常有限,俄軍此次的作戰依舊展現出非常濃厚的機械化戰争的特點,資訊化等新質元素的運用較少。甚至由于缺乏精确制飛彈藥,俄軍在面對城鎮目标時面臨兩難局面:精确彈藥不夠用,傳統彈藥又不能控制對非軍事目标的附帶殺傷。

事實上,此次俄軍的特别軍事行動像一面鏡子,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從2017年以來實施“脖子以下”軍事改革的必要性和成果的豐碩性,目前的中國軍隊已經不是一支傳統的機械化大軍,而是機械化程度極高且擁有較高資訊化水準的軍隊,用俄軍與中國軍隊作比較,同樣有些“天方夜譚”。

美媒變相警告中國大陸:俄烏戰争傳遞了一個信号,攻打台灣要三思

俄烏戰争或讓民進黨喪心病狂

如果說俄軍在烏克蘭境内的特别軍事行動反而讓中國軍隊強化繼續深入改革,提升現代化水準的信心的話,那麼澤連斯基政府向群眾大量分發武器,将城市變成一個個遲滞消耗對手的堡壘的做法可能讓民進黨當局萌生一些喪心病狂的想法。

2018年後,蘭德智庫在對可能的台灣統一之戰的評估報告中指出,随着台海兩岸軍事現代化水準差距的不斷擴大,台軍已經事實上喪失了在灘頭實施成功反擊的可能性,為了實作“以拖待變”的企圖,機動部署的台軍可以幹脆就地進入附近的城區固守,以巷戰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拖延軍事行動的程序。

從目前烏克蘭戰争的态勢看,澤連斯基采取了類似的政策也的确起到了遲滞俄軍軍事行動的相關目标,那麼在“無下限”方面相對于澤連斯基政府有過之無不及的蔡英文當局,是否會“有樣學樣”尚未可知。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島内輿論目前對于“武裝群眾”的相關話題非常敏感,這也可能使得蔡英文當局不敢采取類似基輔政府的相關做法。

美媒變相警告中國大陸:俄烏戰争傳遞了一個信号,攻打台灣要三思

統一之戰是順民心之戰

美媒在報道之中煞有其事的表示,俄羅斯境内已經爆發了一些反對烏克蘭戰争的抗議行動,是以中國大陸方面也要考慮武力統一手段使用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相關政治風險。這種論調暴露了美媒的“假專業媒體”的本質,這幫西方喉舌既不了解中國,更不了解中國群眾。千百年以來的中國文化讓中國群眾每一天都在盼望着國家統一,如果未來某一天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中國大陸不得不使用武力來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國家完整的時候,中國群眾一定會竭力支援這場勢在必得的國家榮譽之戰。統一之戰不但是順應曆史潮流之戰,更是順應億萬民心之戰,相反,要好好考慮政治風險的恰恰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當十四億中國人發出統一的怒吼的時候,美國敢不敢對中國實施制裁?想沒想過惹翻十四億中國人可能帶來的巨大的政治風險?中國拒絕外來的“教師爺”,更不懼怕威脅與恐吓,台灣問題作為中國内政的一部分,美媒及其背後的操縱者要好好想清楚,台灣不是烏克蘭,中國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意志不容質疑與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