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作者:Beiqing.com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3月10日,被認為“近年來最難預測的一屆南韓大選”塵埃落定,“政治新人”出身的尹錫悅最終登上權力巅峰。

當地時間3月10日,南韓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公布的大選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在第20屆總統選舉中獲勝,成為南韓新一屆總統。檢察系統出身的尹錫悅沒有當過國會議員,沒有地方從政經驗,也沒有外交事務任職經驗,這樣一名“政治新人”赢下了這場被韓媒稱為近年來最難預測的總統選戰。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在20餘年的檢察官生涯中,尹錫悅輾轉多處辦理了大量貪腐案件。他參與過南韓前總統盧武铉的選舉“幹将”安熙正收受大選資金的案件,以及涉及南韓前總統李明博的“BKK證券公司違規操縱股價案件”的調查。另外,尹錫悅還先後上司了對現代汽車秘密資金事件、釜山儲蓄銀行事件的調查,拘留了現代集團總裁鄭夢九,起訴了李明博胞兄、前新世界黨議員李相得。韓媒指出,在調查案件中,尹錫悅與曆屆南韓最高公權力正面對峙,這也為他在檢察界赢得了正義、剛直的名聲。

2016年,尹錫悅擔任“親信幹政門”特别檢察組組長,将樸槿惠、崔順實和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等人一并拘捕。他又負責了李明博貪腐案的調查,最終逮捕了李明博,并将其送入監獄。辦理兩件涉及前總統的要案幫助尹錫悅打響了名号。遼甯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李家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樸槿惠和李明博的案件都是在尹錫悅的偵辦主持下得到判決。原本籍籍無名的尹錫悅也是通過這兩個案子名聲大振。閱讀全文>>>

今年5月10日,尹錫悅将正式接任現任總統文在寅。而随着進步派陣營的文在寅卸任,保守派陣營的尹錫悅即将上台,在未來5年執掌南韓内政外交,北韓半島局勢的未來走向引發關注。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李枏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尹錫悅的外交安保政策以韓美同盟為出發點,是以他将重拾對朝強硬政策,未來可能會強化對朝制裁、加強韓美軍演、重視所謂“北韓人權”問題、強硬要求北韓棄核等。“當然,不排除尹錫悅也會與北韓對話并開展經濟合作計劃,但在他看來,‘北韓無核化問題’是優先項。”李枏稱。

“尹錫悅政府上台之後,北韓半島局勢的互動格局會逐漸穩定,進而進入一個新的暫時穩定的狀态。在這個新的周期中,半島變局也會不斷形成,這是未來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閱讀全文>>>

當地時間3月10日,尹錫悅在當選後召開記者會,在對華關系方面做出最新表态。

尹錫悅在記者會上表示,在對華關系上,南韓将“基于互相尊重發展與中國的關系”。遼甯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李家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尹錫悅最新的态度表明,他希望未來在發展鞏固韓美同盟的基礎上開展對華關系,他認為這樣一來南韓的對華外交會更加有底氣。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實際上,尹錫悅去年也曾表示:“若當選總統,将努力推動韓中雙邊關系繼續提質更新。”如今他如願勝選,新華社3月10日發表評論稱,今年,中韓建交迎來30周年。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人們期待在新的起點上,中韓進一步深化互利合作,不斷豐富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内涵。

在尹錫悅的競選綱領中還包括促進中韓對話的計劃。綱領指出,中國是南韓的最大貿易夥伴,在解決朝核問題方面,兩國有着共同的目标。是以韓方有必要與中方保持和發展合作關系,并将在互相尊重與合作的基礎上推進對華外交工作。此外,綱領還提出在各領域加強雙邊合作,促進高層交流與對話。

是以,韓聯社指出,尹錫悅新一屆政府将不會向美國一邊倒,也不會在中韓關系上不作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旻認為,對中韓關系未來的發展也不必過分悲觀,保守陣營同樣重視南韓未來的經濟發展,希望南韓在國際經濟舞台上保留一席之地,中韓經濟紐帶非常重要,中韓關系良性發展的基本面仍在。閱讀全文>>>

和“冰墩墩”一樣,“雪容融”因其充滿中國特色且憨态可掬的形象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然而讓“雪容融”大火的形象設計,最初源自一位大三學生的設計作業。

開幕式當天,鳥巢外的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外排起了長隊,每個觀衆憑借開幕式門票和觀演證才能購買一個“雪容融”紀念品。奧林匹克官網旗艦店的“雪容融”也早就賣空了,每天都有一批忠實粉絲蹲點等待補貨。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對于“雪容融”設計團隊的師生來說,那些為了設計“雪容融”而埋頭苦幹、加班加點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雪容融”從一個大三學生的設計作業,到成為冬殘奧會的吉祥物,經曆了三百多天時間,共有三十多套方案、上萬張草稿,團隊光去北京彙報就有二十多次。用“雪容融”創意來源者姜宇帆的話來說,“設計‘雪容融’的這一年,是按了快進鍵的一年。”

把公開的征稿活動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類專業的一個教學傳統,為的是給設計類學生一個學習理論後進行實踐的機會。閱讀全文>>>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最後一場“委員通道”開啟。碳達峰碳中和、一帶一路、綠色低碳轉型……委員們說了這些熱點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金鵬輝表示,過去我們形成了綠色金融體系,通過綠色債券、綠色信貸向風電、光電等新能源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援,促進了這些行業的大發展。現在我們正在建構新的轉型金融體系,将會對包括煤炭在内的傳統化石能源的低碳轉型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援。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表示,實作雙碳目标的信心和底氣不僅來源于我們看到的這些現實,更基于這些現實背後的資料,中國風電裝機在全球連續10年排名第一,中國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基地,而且也是整機和零部件的出口基地,在過去的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已經連續多年增長了4倍,其中海上風電增長超過了百倍,風力發電現在已經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後的第三大主力電源。

面對記者提出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活起來的問題時,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表示,近年來從央視《國家寶藏》的播出到《隻此青綠》的出圈,再到文創産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出人民群衆對傳統文化消費的旺盛需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熱切期待,也促使文博人以更加開放的思維跨界合作,不斷探索讓文物火起來的有效方式,使得文物能夠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閱讀全文>>>

朱鹮曾一度從人類視野中消失,1981年在陝西洋縣被重新發現時,朱鹮僅有7隻。經過40年的保護,陝西朱鹮種群數量已發展到5257隻。

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鹮是如何被保護的?未來它們還将在哪些範圍内野化放歸?下一步的科研方向是什麼?對此,新京報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陝西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昝林森說,從1981年至今,陝西在朱鹮保護上做了大量工作,不斷完善生态環境保護政策措施。在朱鹮保護的初期,種群增長恢複非常緩慢。1998年以來,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濕等工程成效逐漸顯現,為朱鹮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

另外,堅持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同步發展。近年來,陝西還先後在甯陝、銅川、寶雞、西安、渭南等地開展野化放歸。目前,放歸種群發展較好,為朱鹮種群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未來,昝林森建議在國家層面做好整體規劃,持續推進野生朱鹮栖息地環境治理,促進野生朱鹮向秦巴地區自然擴散。在曆史分布地繼續實施再引入工程,加強栖息地管理和野外種群監測。

鑒于朱鹮具有雌雄同形等生物學特征,要加強科技攻關,破解朱鹮雌雄不易區分、影響配對繁殖等難題,建立朱鹮性别早期快速鑒定甄别技術,提高人工繁育效率和野化放歸時的配對精準性。目前,我們也正在開展這項工作。閱讀全文>>>

3月10日,北京故宮筒子河東華門到午門區域宮牆外玉蘭花開放。很多遊客、攝影愛好者紛紛在此停下駐足拍照。

玉蘭俗稱迎春花、玉堂春、木蘭。一年開花兩次,花期為2~3月和7~9月。在陝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多個省份,皆有玉蘭花分布。在故宮的紅牆映襯下,玉蘭花顯得格外嬌豔美麗。閱讀全文>>>

随着《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九季、《非常靜距離》新一季的收官,以及《楊瀾訪談錄—“逐風者”》的播出,近兩年訪談類節目再次受到大衆關注。

作為在中國深耕了數十年的節目類型,從日播、周播收視居高不下、家喻戶曉的狀态,到近些年一些節目相繼停播,熱度逐漸被娛樂綜藝擠壓,訪談節目似乎在經曆着一番市場掙紮。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内容被切割成短視訊傳播。手機一刷,從國際要聞到衣食住行,資訊以秒為時間機關進行傳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到底還需不需要一場深度訪談?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訪談節目的新聞與傳統媒體屬性,決定了其很難進行語态革新,但當下大衆又很難再集中45分鐘注意力,去傾聽深度的思想交鋒。訪談節目市場價值下降最直覺的是,招商開始變得不容易。曾有制作人表示,廣告商甯可耗費上億元在一線衛視投資現象級綜藝,也不願意花幾千萬元在二三線衛視投資一個中小體量節目。很多廣告商也強勢要求明顯的“軟植入”,例如口播等,但這在訪談節目中幾乎無法實作。

近五年有很多老牌節目在努力适應市場。2016年,《魯豫有約》告别熟悉的長沙發,走出演播室,從周播改為季播,以棚外版《魯豫有約一日行》重新出發。2021年,《非常靜距離》走出攝影棚,從明星訪談轉型為明星、達人、素人的多方位訪談。《楊瀾訪談錄》則變成了一個訪談“出品品牌”,打造了諸多系列主題訪談,如《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疫情沖擊下的中國經濟》系列,還有目前在播的《逐風者》系列等。

新聞8點見丨尹錫悅即将接任文在寅,中韓關系将如何變化?

在楊瀾看來,人與人、人與資訊、資訊與資訊之間的聯系方式在改變,但它們的核心沒有變。傳媒人的工作,就是把它們發現并連接配接在一起,這點也沒有變。反而,在社交媒體野蠻擴張的時代,内容會出現本質的理性回歸。“除了好玩、熱鬧的東西之外,需要一些有思考有洞察的内容。就像風浪之下,海底還是有沉澱和基礎的,熱鬧之後,還是會慢慢回歸常識。未來,作為媒體人不要慌,要有定力,去做擅長的事情。”閱讀全文>>>

編輯 劉喆 魏冕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