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經重錘的全球資本市場,在昨天晚上迎來了全面反彈,其中德法的漲幅飙升到7個點,美國的納斯達克也飙到3.6%,不得不說,真是相當暴力,是什麼讓它們再如此短的時間内,發生了驚天逆轉?

看了一眼大跌了12個點的布倫特,或許就有些明白了,最近半個月,石油因為大鵝小烏的事,直接從93美元飙升到139美元,幅度接近50%,帶來的影響也相當深遠。
長期來看它會推升通脹,壓制消費能力,使全球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 短期來看,如此短的時間内,如此的大漲幅,讓石油産生了吞噬效應,大量的資本舍棄了其它市場,一窩蜂的朝石油沖去,如此的長短共振之下,使全球資本對于經濟走勢越發悲觀,作為表現體之一的金融市場,自然也就不好看了。
當然了,有些小夥伴可能會比較奇怪,你說全球其它擁有較高估值的金融市場,或許會因為石油引發的全球衰退而形成恐慌,那某兔的小A那?
從經濟周期上來看,某兔明顯的是比其它國家快要一個進度,當他們進入衰退時,某兔正好迎來複蘇, 在疊加小A這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怎麼說,也不應該和其金融市場一樣,悲催得臉都有些腫了!
後來我仔細一琢磨,主要也是兩個原因形成的,一個是通脹制約了經濟發展,通脹這東西不論是面對初期的經濟複蘇還是後期的經濟衰退,效果都是相同的,通脹越高就會讓物價越高,而物價越高,就越是會限制貨币的擴充空間,畢竟高物價配合高增長,還算是合适,但高物價配合低增長那可就是滞脹了!
偏偏石油這個東西屬于輸入性通脹,生産型的國家大多沒有什麼特别好的壓制方式,不放水,覺得後面的動力沒了,放了水,又覺得滞脹快來了,以上的種種,就讓市場産生了特别沖突的心理。
如此的久拖不決,又碰上第二個因素,量化模型(個人猜測),結果産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相信昨天在看小A表演的都清楚,市場上其實并沒有什麼突發的消息,稍微有那麼一點影響的,也隻有拜總要限制大鵝的原油進口,但市場明顯對這個不感冒,早已過度消化,原油的波動也不大,但不着這麼為何,突然間就完全止不住的往下掉,明顯不符合常理。
是以個人才覺得是量化的因素,這個東西說出來并不稀奇,主要是通過機器來代替人的判斷,好的時候它會促使資本通過量化模型一起買入,壞的時候資本也會通過量化模型一起賣出,助上助下的特性十分明顯,所幸在下午兩點中附近,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使得市場來了一個超級深V,真是可喜可賀,不過是以也能感覺到量化這個東西,在某兔這邊還是有些水土不服,後面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和諧。
說完這些就來談一談,石油到底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就被錘了12個點?為何又會和市場走勢完全相反!根據現有的資料,主要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 是阿聯酋居然開始呼喊歐佩克+增加石油産能。
要說拜總最近為了石油的事情可沒少拉關系,早期是鼓動着一群小弟在那裡釋放原油儲備,結果這件事除了顯示一下大漂亮的王霸之氣之外,也沒看出其它用,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不曾想,美國為了填補空虛,收割全球資本,硬生生的讓大鵝小烏的事成真,且局勢是至今尚沒有收攏的迹象。
其實關于這一點,各位也可以從兩位的話事人後續言論中,可以看出來,是明顯地想要緩和,斯基甚至已經放言要放棄加入北約,不過美國的收割尚未達到最優,又怎麼會輕易放棄這個來之不易的摩擦?
是以這兩家的事,怕是不會輕易結束,當然了,美國自身也遭受到反噬,發了瘋似的上漲的石油,讓美國後續的通脹飙升到兩位數以上,成了一個大機率的事,本來美國經濟動能就快不行了,基建還拖拖拉拉,再通過石油把通脹這麼一推,美國和走鋼絲也沒啥差別了。
誰也說不好,美國會不會陷于它國直接爆了,前兩天美股跌幅達到20%,陷入了技術性的低迷的市場,應該就是一個最直覺的展現了,弄的美國急吼吼的又重新開機了美伊談判,目前來說,談的也不是很順利,美國想要的太多,給的太少,某伊雖然也想賣油緩解下幹枯的口袋,但明顯也是想趁着這難得的機會,多咬下幾口大漂亮的肉。
就這麼僵持期間,3月9号美國突然又去跑去找沙特和阿聯酋,讓他們擴充石油産能,這兩個倒是難得的霸氣側漏了一下,直接拒絕了白房子的電話,畢竟這個節骨眼,隻要是經常看新聞的都知道,這是擺明了,要讓他們壓油價下去。
不過可惜,這年頭身為大地主的美大漂亮都沒了餘糧,需要靠獻祭小弟才能回血,更何況其它的小地主,這些産油國能夠賺錢的路子基本上都是石油,開采的成本是很低,但如果結合運輸包裝,再結合靠福利堆砌出來的忠誠,花的銀子可一點也不少,據推算,整體油價在80美元以上,才可達到收支平衡,奈何過去十來年來,油價大部分是在五六十美元徘徊,弄得小地主的日子,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過的是甚至艱難!
相信不少人應該看過這個東西,這玩意本質上可以說,高昂的體制成本早已讓産油國無力負擔,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開源節流,現在油價好不容易上了,讓他們莫名其妙的放棄坐享其成,去吃力不讨好的擴大産能,幾乎是太可能。
為啥要這麼說?石油上升到如今的高度,本身就是大鵝小烏的事攪動的,并不是需求真的有那麼旺盛,石油的生産周期也不像一般的産業鍊那麼急速,即使此時立即擴産,前後折騰下來起碼也得一年半載,在加上這期間石油即使停下或繼續上升,全球通脹都得進一步飛升,過高的通脹,又會制約貨币的施展空間,貨币空間又會制約經濟的持續增長。
幾個因素加起來,指不定到時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都來了,哪裡還有那麼多需要石油的,如此的前期後果下,還不如穩穩的躺下來靜待它飛升呢!
畢竟眼前這個檔口,美國的石油精英都能躺着賺?我大沙特就躺不得?
本以為這事也就到此為止了,結果僅僅過了一天,突然有傳出歐佩克+遭遇了來自阿聯酋的背刺,如此短的時間内,說法轉變的如此之快,應該是發生了我們想象不到的事,但是就從言論來說,能明顯的看出,是相當的滑頭。
因為它所謂的增産是指别人快速增産,而自己卻沒有明确地說出到底要不要增産,這是明顯的既不想得罪美國,又想坐收油價之利,雖說說這個事情還沒有成為定局,但明顯的已經在歐佩克+中撕開了一條口子,後續到底如何,還得看美國的手段到底如何了!
第二個 是高盛那邊傳來德法國開始有意放棄碳中和,重新開機其他能源來保證能源安全
關于這一點,我在在網上查來查去,并沒有在哪個網站上看到有明确的說法,是以隻能歸咎為高盛在放風,大概的意思是說,俄歐的事情已經成為定局,造成的長期沖擊,将會影響歐洲的能源規劃,是以歐洲有必要更改之前的方案,适當的通過更多的碳排放來保證能源安全,這其中就包括可以提高對,煤炭,核能,和天然氣的依賴。
要說這種事有沒有可能呢?隻能說還是有一定機率的,歐洲的疙瘩是缺不了能源取暖的,既然缺不了,又打算減少大鵝的份額,要麼就隻能買更貴的女神牌,亦或是在這期間多準備一些,備用能源在關鍵時刻替代,其實說到底,還是和銀子的多少有關系,選擇權一直都在歐洲自己手裡!
寫在這裡基本上也快結束了,正好在此時也看到了,在油價下跌的同時,某兔的小A也在今天來了一個極限翻轉,客觀的說,不論從個人的荷包還是從全球經濟的來看, 大鵝小烏的事都應該盡快地得到解決,快上天的油價也理應得到抑制。
咱們在這一輪周期中,雖說已經是處于對通脹控制得比較好的一群,但我們也不得不考慮到後面的事情,過高的油價會讓我們畏首畏尾,難以施展,在這個不知道啥時候就會突然爆發全球危機的時間,能夠給予充分的想象空間,才是最好的!
最後再多說一句,經過這次的重錘,小A完全打開了上升空間,不爆發者則已,一旦爆發可能會遠遠超乎之前的想象,真的是越來越像2014年了!
全文完,如果喜歡,請點個贊,幫忙轉發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