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作者:江陽沽酒客

本文圖檔部分來自網絡,表示感謝。

泸州相鄰的兩座城市,顯然自貢與泸州更親近一些,因為有一個富順縣。富順縣原為古代江陽縣所轄管的地方。當然那是當時曆史的劃分,後來富順跟泸州沒有行政關系,但是兩處的人卻比較親近。

别看富順的口音和泸州口音明顯,長灘壩割不斷兩地的交流。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自貢跟泸州一樣是曆史文化名城。泸州有酒,自貢有鹽,你可以不喝酒,但是你不能缺了鹽巴。因為河流運輸的關系,川鹽跟泸州交流的機會非常多。

而今天,沽酒客想給大家介紹一處自貢富順縣的古鎮,它也被稱為是自貢井鹽的發源地,是自貢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共井古城重要區域,也是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構成區,素有鹽運第一灘、“八裡秦淮”發端處的美譽。這裡就叫艾葉鎮。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翻閱曆史資料,在大陸的北宋時期,當時這裡的人們發現鹹水,水鹹飲用不合适,但是通過草木煎熬後,卻意外擷取了食用鹽,于是便用大口凼取鹵制鹽外輸。也開啟了它川鹽東運的水路第一堰,又是巴鹽西運的陸路啟運地。

别看鹽巴這個小物件,卻是民生大計,此地因鹽而名,因灘而盛,久而久之車水馬龍,商賈雲集,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之鎮。這一延續千年更疊,直到清末民初,一直是曆代鹽運商旅的集散地。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有了鹽巴,不僅讓艾葉鎮人的生活有滋有味,也讓這座鎮充滿了川南水陸風情。四川人懂生活,不僅展現在省會成都,川南這邊也不算差。隻是風格不一樣而已。因為巴蜀之地,巴山蜀水的分别不一樣,性格性情自然也不一樣。

中國的建築哲學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是以這座古鎮也保留有川南穿鬥木結構明清傳統民居,而水、陸路鹽運石灘、船槽、堰閘、古驿道、古橋、古轉鹽碼頭等,這些過去的經濟脈絡,如今則成為文化之旅的最好觀賞之所,本地或者外地的朋友,到了這裡,完全可以去追憶當年鹽業生産、運輸盛況。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而且跟泸州類似的是,這座艾葉古鎮也是三面環水,自然、生态、人文景觀獨特,是一個集自然生态、曆史文化、民俗風情為一體的天然避暑勝地,是井鹽文化旅遊和井鹽之都—自貢的一顆璀璨明珠。

沽酒客覺得,古鎮在川南能夠保持下來的其實還有不少,隻是每個地方重視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地方,徒有其名,有的地方合理利用,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人文的傳承需要保護也需要有人氣,不能夠墨守成規,為了保護而保護,為了文化而說文化。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如果隻是簡單地做一些濃縮景觀,畫一下手繪,而沒有實物和遺迹可以參觀甚至體驗,那麼都是自欺欺人的一種表現。

當然川南人那麼聰明,相信不會有人會贊同和去幹這樣愚蠢的事情。

要不是疫情的原因,沽酒客真的希望好好打量一番川南這些古老的城鎮,做一些文字圖檔和視訊工作,并且給大家一一介紹。

因鹽而名,因灘而盛的富順艾葉古鎮,有何魅力值得前往?

比如這個艾葉鎮,你應該有所收獲吧,中有古道橫街、鹽運第一灘、鹽運碼頭、梯級水道第一堰、平康古橋、大槽口、四海井、胡家大院、天宮堂、陽興廟、漢墓群等遺址、遺迹。還有如同泸州納溪頭脊梁的艾葉灘,它是旭水河中一條長約一百六十餘米,寬五十餘米的巨大石碛灘,是旭水—釜溪河上第一大石灘。

當然不僅僅隻有這些東西,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留給以後大家有時間來發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