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大動員“迎戰”

“俄羅斯還沒有反制,莫斯科的回應措施尚未出爐。”俄外交部9日表示,正在醞釀針對西方制裁的反制裁措施。俄官員還明确稱,俄方回應将是“迅速、全面和感覺明顯的”。與此同時,為應對制裁壓力和西方企業撤離,一半的俄聯邦主體正在動員起來。自烏克蘭危機更新以來,美西方對俄頻頻制裁,最新的大動作是美英的能源進口禁令。不過,這次德國、法國及歐盟沒有跟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就此表态稱,中方堅決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動辄揮舞制裁大棒,換不來和平與安全,隻會給相關國家的經濟和民生造成嚴重困難,帶來雙輸或多輸局面,進一步加劇分裂和對抗。

美英石油禁令“效果有限”

當地時間8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拜登同日簽署相關行政令。英國迅速跟進,表示将在年底前逐漸停止進口俄石油和相應産品。對此,德國外長稱,不打算效仿美英。法國表示,在采取任何進一步措施之前,必須與歐盟進行協調。不過,歐盟9日宣布新的制裁措施——決定将白俄羅斯的3家銀行排除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對160名俄寡頭和政界人士實施制裁。歐盟還将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海事相關技術。

有媒體注意到,白宮釋出的制裁俄羅斯能源的簡報中沒有提及俄羅斯的鈾。美國核電廠大約一半的鈾依賴俄羅斯及俄盟友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的供應。英國的禁令給本土企業留下了尋找替代進口來源的時間,且禁令不包含天然氣。

美國“石英”網站稱,與其他由多國聯合實施的制裁不同,石油禁令隻有美英支援,這限制了它的效果。盡管如此,石油占全球經濟的3%左右,這意味着,任何價格上漲都會波及從汽油、化肥到服裝等所有其他商品。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去年美國進口的石油和成品油中約8%來自俄羅斯。美國還從俄羅斯進口少量煤炭。截至周二,美國普通汽油均價過去一周飙升55美分,達到4.17美元/加侖,打破2008年夏天創下的4.11美元/加侖紀錄。

路透社稱,拜登預計,由于“普京的戰争”,能源價格将進一步上漲,他承諾竭盡全力将美國人民受到的影響降至最低。他還警告美國天然氣企業不要借機牟取暴利。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克裡斯·庫恩斯對美媒說:“我們将看到美國天然氣價格上漲,歐洲天然氣價格将會急升。這是捍衛自由和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的代價。”

俄大動員“迎戰”

拜登 資料圖

實際上,由于擔心美國本已高企的通脹被進一步推高,白宮此前對制裁俄羅斯能源猶豫不決。這也是拜登為什麼強調禁令得到兩黨尤其是共和黨支援。有意思的是,在拜登釋出相關禁令後,共和黨表示支援,同時迅速轉而指責拜登造成天然氣價格上漲。“共和黨人認為,拜登可以兩者兼顧……”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寫道。

“俄羅斯警告西方”

麥當勞8日宣布将暫時關閉俄羅斯境内的850家門店,同樣引來聚焦。有類似行動的還有星巴克、可口可樂、百事、百盛等。法新社9日稱,這些公司是美國在世界上文化影響力的象征,其中幾家此前在社交媒體上成為抵制呼籲的對象。根據耶魯大學一個團隊的研究,已有約290家公司宣布撤出俄羅斯,約30家跨國公司仍在與俄有大量業務往來的名單上。

9日中午,《環球時報》駐莫斯科記者前往當地一家麥當勞餐廳探訪,發現它仍在營業,視窗點餐、汽車點餐、外賣等服務也正常開展。對于關店計劃,從業人員表示暫不知情。有俄媒稱,一名麥當勞員工釋出的資訊截圖顯示,俄境内的麥當勞餐廳預計3月14日起暫停營業3個月。

俄羅斯《生意人報》9日稱,在制裁壓力增大及西方企業大規模撤離的背景下,一半的俄聯邦主體正在動員起來。在聯邦一級,“反制裁”總部于3月1日成立。一些地方上司人已禁止下屬休假,有的在考慮調整現行預算,并向聯邦政府提建議。聖彼得堡政治基金會負責人維諾格拉多夫稱,各地區正努力減少社會焦慮情緒,監控問題并幫助解決最緊迫的問題。

8日,俄總統普京簽署有關在對外經濟活動領域采取特别措施以保障俄羅斯安全的指令。普京訓示,在年底前實施特别經濟措施,禁止進出口部分産品和原料,相關清單将由政府确定。普京還責成政府在兩天内确定禁止出口的國家清單。9日,俄總理米舒斯京表示,政府制定了一項行動計劃,以在制裁加重的情況下穩定經濟。

俄大動員“迎戰”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警告西方:我們的制裁将傷害你們。”路透社稱,俄外交部經濟合作司司長比裡切夫斯基9日表示,俄所有領域都在制定回應措施,還将制定對西方有針對性的報複性貿易和金融限制措施。“有關經濟對策的工作正在各條戰線上進行,起草階段大多屬非公開性質。但任何人都不該懷疑,俄羅斯的回應将是迅速、全面和感覺明顯的。”

“美國當然已經對俄羅斯宣戰,他們正在發動這場戰争。”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用“經濟戰”形容美國的措施。他說,為戰勝美國,俄羅斯必須做一切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當天,就是否在認真考慮将撤出俄市場的外國企業生産國有化這一提議,佩斯科夫表示,暫時無可奉告,在這一問題上尚無明确立場,政府正在緊急研究和制定各種方案。

華沙讓華盛頓“措手不及”

關于俄烏局勢,8日晚,烏總統澤連斯基在視訊講話中再次呼籲進行談判。7日晚,他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不再強求加入北約,準備就集體安全保障、頓巴斯地區和克裡米亞的“未來”等問題與俄方進行對話,但他強調不會向俄妥協。9日,普京與德國總理朔爾茨通話讨論了烏克蘭局勢。據報道,烏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若夫克瓦稱,基輔正在與朔爾茨溝通,請他協助組織烏俄最進階别會談。

俄大動員“迎戰”

澤連斯基資料圖

過去十幾天,澤連斯基多次呼籲西方設立“禁飛區”,提供烏飛行員可以駕駛的戰機。8日晚,波蘭表示可以“立即和免費”将其所有的米格-29戰機移交到美國在德國的拉姆斯坦空軍基地,以供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波蘭還呼籲其他擁有米格-29戰機的北約盟國采取類似行動。據統計,波蘭有28架米格-29戰機,斯洛伐克有14架,保加利亞有11架。

但波蘭的提議迅速被美國拒絕。五角大樓發言人稱,該提議“風險太大”“站不住腳”,并強調美國和北約都避免與俄羅斯爆發全面沖突。美副國務卿紐蘭更是感到“意外”,表示波蘭事先并未與美方溝通。多名消息人士對CNN說,拜登政府被波蘭的提議弄得措手不及。

9日,澤連斯基催促西方對波蘭的提議做決定。“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美波雙方正在讨論。但我們感到波蘭的提議沒有得到支援。”他說。當天,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表示,決定權掌握在美國和北約手中,“我們不同意獨立提供飛機,因為這應該是整個北約的決定”。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所有決定都得考慮到不讓沖突蔓延到北約。

9日,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警告說,俄羅斯已經通過俄駐所在國大使館向幾個國家發出通告,它們将為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武器和派遣雇傭兵的行為承擔責任。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隋鑫 柳玉鵬 任重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環球時報 隋鑫 柳玉鵬 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