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爵B面:新潮之外的"實力派"

作者:钛媒體APP

當智能、科技成為汽車行業的關鍵詞後,主機廠也逐漸陷入到了該領域的激烈競争中。雷射雷達、高算力晶片、輔助駕駛等成熟或未經成熟的方案,被一股腦地砸進各個品牌的汽車産品裡,标榜着該品牌在科技道路上取得的成功。

但是,在科技内卷愈發嚴重的汽車行業裡,市場該如何去評價一家車企的科研成熟度呢?一個簡單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其技術層面的硬名額能否被量化、統計且評估。

剛剛過去的2021年,作為最早提出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主機廠之一,上汽乘用車最終通過了CMMI-DEV V2.0 5級評估,也是全球首家通過CMMI-DEV V2.0 5級認證的整車企業。

【CMMI 5級證書】

所謂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就是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內建,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于1991 年正式釋出并在全球推廣實施的一種軟體能力成熟度評估标準,主要用于指導軟體開發過程的改進和進行軟體開發能力的評估。

“CMMI是國際公認的衡量企業軟體業務研發能力成熟度和軟體項目管理水準的權威标準。同時,CMMI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內建,是目前全球公認的軟體産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也是全球軟體領域規格最高、難度最大的認證。”

上汽乘用車資料及資訊系統部總監楊敏對钛媒體APP表示,CMMI共有5個等級,5級為最進階。據統計,全球進行CMMI評估的企業中僅有不到10%通過了CMMI 5級評估,在中國這個數字僅為5%。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CMMI-DEV V2.0 5級模型打造的名爵MG ONE,也在2021年底迎來正式上市。這讓這家以新潮為底色的汽車品牌,有了更為豐富的B面人生;潮流之外,MG ONE有了“科技實力派”的底氣。

MG ONE,不止于好看

作為MG品牌年度最重磅全新車型,MG ONE一經出道,就以其顔值吸引了市場的關注。

基于上汽全新平台架構SIGMA打造,MG ONE整體外觀和名爵之前的車型差别非常大。采用“一體兩面”的設計方式,MG ONE-α前臉設計立體犀利,所有線性和型面在視覺上都指向格栅,更加突出前臉主題中格栅的立體感;MG ONE-β則沿襲富有進攻性和強調運動感的基調,獵鲨式的前臉讓視覺沖擊力更好凸顯。

可以說,MG ONE這款新車幾乎成為了同級車型的潮流顔值天花闆;好看、動感,成為了MG ONE的關鍵詞。不過,在新潮的顔值之外,MG ONE以及整個名爵品牌還有着全球領先的科技實力。

“基于CMMI 5級标準,MG ONE是首個搭載斑馬智行最新洛神智能座艙系統的車型。”楊敏對钛媒體APP表示,在更為嚴苛的标準下,汽車的軟體實力強弱才有真正直覺、準确的參考體系。

據報道,最新洛神智能座艙系統幾乎打破了所有服務之間的壁壘,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組合服務。支撐這種服務架構的是斑馬智行一個名為Fusion的SOA架構。在這個架構下,汽車上所有的系統就像秦始皇統一了語言,可以互相溝通聯系,協同合作,各個子系統之間有了溝通管道,整台車被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接近一個智能機器人的水準。

在智能互動上,洛神智艙可以取消喚醒詞喚醒,隻要主駕上車就可以随時發送指令,并且連續對話。達摩AI語義會根據上一條資訊自動判斷下一條指令的語境,進而提供更加主動的服務。MG ONE洛神座艙甚至可以識别來自四個座位上不同的指令甚至于不同方言,互不影響。

同時,MG ONE還是首個搭載上汽SIGMA架構的車型,能夠實作車輛遠端的故障診斷、遠端問題的修複,同時賦予車輛持續更新進化的潛力。

不過,MG ONE的這些創新功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按照楊敏的說法,上汽乘用車的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內建,此前隻能達到CMMI-DEV V1.3 3級的水準。為了能夠達到CMMI 5級評估的标準,上汽乘用車從2019年就決定按照該标準,去調整整個公司的研發業務。這些調整涉及到從軟體研發、到建設測試再到傳遞落地所有環節的全部要素。

2020年4月,上汽乘用車開始搭建4級體系;2020年11月,完成4級項目試點和預評估;2021年10月30日,完成5級項目的正式評估。前後18個月的時間,上汽乘用車最終通過了CMMI-DEV V2.0 5級評估,技術實力得到了本質上的提升。

“簡單地來講,在CMMI 5級的評估标準下,公司整個技術研發的過程、效率、結果都要求能實作資料的可量化統計。”

楊敏進一步解釋稱,比如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是在以一些“比較好”、“非常好”這樣模糊的概念,來形容自己的研發實力。但是,在CMMI 5級評估中,企業将商業目标(BO)拆分成品質和過程性能目标(QPPO),如“千行代碼bug率”、“人均每天代碼開發數量”等,而這些QPPO均散布在軟體研發過程的各個階段的活動當中,以便度量各項活動的開展效果,并依據這些度量資料實施過程改進。

更細化的标準和更準确的方向,讓更多的創新功能落地成為可能。

CMMI 5級标準,讓MG ONE更懂使用者

“長期以來,傳統主機廠都是以4S店作為車輛傳遞的主要管道,通過市場調研去找到潛在的消費者。但是,這樣的方式會讓主機廠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被拉得很遠,産品端與需求端的溝通變得冗長且複雜。”

楊敏對钛媒體APP表示,但是基于CMMI-DEV V2.0 5級标準,除了讓軟體研發的成熟度得到提升,更為重要的是當各個環節都實作資料可量化統計後,産品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也變得更加親近。換言之,就是産品更懂使用者;同時,基于更全面的資料分析處理,産品的疊代周期也将進一步縮短。

MG ONE,就是基于CMMI 5級标準做出的産品。

按照楊敏的說法,以MG ONE的首個無感藍牙手機鑰匙為例,它支援30多款手機自動感應開門。更重要的是,當該功能實作資料的标準化、可量化統計後,開發人員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使用情況來去進行相應的疊代,快速解決bug、疊加最新且最實用的功能。

此外,MG ONE推出的首個RPA手機遙控泊車功能,可以讓車主像操作遙控汽車一樣操控MG ONE,實作各種複雜場景下的泊車。基于使用者和車輛的具體案例和資料分析,賦予車輛持續更新進化的潛力,讓消費者永遠可以體驗新鮮的用車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CMMI 5級标準下的快速疊代除了為MG ONE帶來産品效率上的提升,也讓産品的疊代成本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

“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使用者對于産品技術疊代速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疊代快慢也會直接影響到後端成本與産品品質的把控。疊代過快,成本增加的同時,産品品質也會難以把控。”楊敏稱,但基于CMMI 5級标準,疊代速度與成本、産品品質的三角關系,将得到更好的平衡。

比如以座椅按摩功能為例,通過資料挖掘充分了解使用者在開車過程中,包括公裡數、路線圖、天氣狀況等多元度資料後,為其推送一套适合該使用者的按摩程式,以此博得使用者的喜歡。這樣的局部功能投入,帶來的成本風險也會相對較小。而當越來越多使用者喜歡上産品,産品自然也會越來越懂使用者,整個汽車銷量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實作正向循環。

再比如,随着資料的更加豐富和技術的更加成熟,MG ONE的自動泊車之後還可以通過OTA更新,去适應包括斜坡場地、異形停車位等更複雜的停車場景。

“總而言之,在CMMI 5級标準的大邏輯下,MG ONE在後續的功能疊代上還會有很多新穎的玩法。”楊敏表示,CMMI 5級标準實際上為車企提供了一個方向。按照這個方向走,車企包括生産研發、車後服務、售後服務等環節都會得到快速提高,使用者的體驗自然也會越來越好。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