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作者:行攝周六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黃土崖上的小屋

随着新農村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一些在山區生活的散戶人家都遷到了移民新村,以往生活在人家的偏遠地方幾乎難覓人影,山西省晉南中條山區也是一樣,黃土溝壑中的窯洞人家消失的非常之快,為了留下最後的鄉愁影像,我們這群民俗攝影人幾乎是在趕時間拍攝,周六一行人依舊駕車在大山之間行走,早上10多點鐘在一個山村裡聽人介紹說村外5裡處的黃土懸崖上現在還住着一對老夫妻,他們雖然遠離村子可是生活很悠然,是村民們都很羨慕的世外桃源人家,聽起來感覺有些神秘,一行人不假思索便前去探訪。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路遇大爺

沿着通往懸崖人家的一條水泥道路,幾乎是順着一條黃土大溝邊在行進,轉過一道彎迎面看到了兩位老人帶着一個年輕人正在路邊清理酸棗樹枝條,一直白色的哈巴狗在周圍跑來跑去,“大爺您好,這是忙啥呢?前邊是不是有戶人家啊?”王老師刹車探出頭向老人家打聽情況,大爺停下手裡的䦆頭說道:“對對對,那就是我家,你們有啥事嗎?稍等片刻我把酸棗枝條清理完,車子就不會劃傷了,不耽誤你們事情吧?”“沒事沒事,我們就是來拜訪您老人家的,我們等着,不着急不着急。”

随後我們了解到大爺的孫子今天回家看他,他說閑着無事順便把道路上的棗刺清理一些,這條道路是通往自家也是去山溝裡水庫之道,平時還有村民下地幹活要走,清理幹淨自家孩子回家友善也算是給村民們行個友善。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鮑大爺

大爺姓鮑,今年72歲,他花白的頭發留成平頭造型看上去要比實際年紀輕了許多,臉上戴着一副石頭鏡子流露出不俗的氣質,交流起來自然是相當順利,聽說我們想看看他家的懸崖小院便樂呵呵的說道:“那有啥可看的,現在農村人都是往城裡跑,住高樓大廈,誰還稀罕這山溝裡的小屋子,也就是我有這個雅興,在這山溝裡生活了快70年,對黃土地有很深的感情,這裡呀确實是個養老的好地方,這輩子是不打算離開的。”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山頂小院

鮑大爺幹完活我們相随着走回他的住處,一個不足2分大的小院兩面臨溝,建在很深的黃土懸崖上,旁邊還有一條小道通向一個地坑院子,大爺說下邊的黃土地坑院子是他家的老宅,自己的祖籍是山東菏澤,很小的時候随着父母親逃荒落腳在了這裡,父母便學着當地人的樣子,用了2年時間在這條黃土山溝裡依崖挖出了一個窯洞院子,全家人就一直在裡邊生活,直到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期,自己才在上邊建起了一個2間房子的小院,住在了上邊,這一住就是40多年,轉眼之間自己也成了白發老頭了,其實自家的經濟條件好着,堅守在此就是想圖個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過完下輩子。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小磚門樓

對于自家為了建了這個很小的院子大爺是這樣解釋的,他說:“人生在世過得就是自由和快樂,房子不在大小,吃喝不再壞好,有個安身之所解決饑飽就行了,活的就是一種心情,我家住在遠離村子的黃土崖邊,地坑院子周圍就是我家的承包地,小院就建在果園裡,建的太大還占用耕地,那不是農民的做法。”

小院的門樓很小或者說就是個造型而已,兩邊貼着紅對聯,兩把掃帚分列兩邊,推開院門裡邊2将平房便進入眼簾,房門紅對聯間一個大大的福字更是耀眼,看來大爺是個熱愛生活之人。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大爺家的老照片幾乎記錄了一生

三五步便從門樓走到了房子前,熱情好客的鮑大爺直接把我們讓進了房間裡,按照當地人待客的習慣端出了麻花盤,倒下了熱茶水,賓主落座,繼續聊着老人家的生活。“你們可不知道我是個半工半農的人,在山西這邊長到16歲,就去百裡之外下了煤礦,開始給家裡賺錢,從小就沒上過學,出了門才知道沒有文化的重要,就開始利用下班時間自學,三年之後便能達到現在國中的水準,礦上上司看上了我的才能安排我支農下鄉,幾乎是年年是模範,4年之後靠着自己的表現又被調到了國營林場裡當了技術員,從此我便在農村研究果樹技術,就這樣一直幹到了退休。”

“人常說有技術的人在哪裡都很香,退休後我身體健康,自然選擇了返鄉繼續從事果樹種植,一邊在自己的果園裡繼續研究自己喜歡的技術,一邊還義務幫助村民傳授經驗,雖說沒有做出啥大成績,可實實在在還是給村民們幫了不少忙,自己的生活也是相當充實。”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圈裡的兩隻羊

鮑大叔回到了農村,沒有因為自己有終身俸而純純享受生活,在種蘋果的同時又養了10多隻羊,甚至還承包了10多畝的山地,種上了玉米小麥,過起了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這樣一年下來糧食夠吃喝,蘋果能賣2萬元,養羊能收入1萬多,加上還有自己的終身俸三四千元,和老伴過得有滋有味。大叔說過了古稀之年,他在繼續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态的同時,又适時調整生活,把蘋果園減少到了現在的一畝,羊兒隻留下2隻,純粹就是為了老有所樂。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大爺的果園

一畝大的蘋果園裡栽種的大部分是紅富士蘋果,既是大爺的實驗園地又是他的水果基地,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果樹的專家特長,在園子裡還種植了葡萄,梨子,山楂,紅柿,大杏和櫻桃,還有甜瓜,西瓜,黃瓜,草莓,到了季節就有時令水果,并且采取無公害化生産,都是綠色産品,自己吃不完都留給孩子們回家摘,村民們幹活經過也是随便摘,大家把這裡叫做百果園。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大爺沒吃完的早餐

大爺和老伴生了4朵金花,3個女兒都在外地工作,隻把小女兒留在了當地,小女兒一家住在縣城,原本是要把老兩口接過去一起生活,可是大爺認為人老了能動最好不要和子女在一起,生活習慣不一樣,還給孩子添麻煩,雙方都累,住在鄉下大山裡,空氣新鮮,吃喝随便,山裡早都是村村通公路,就是我這一家人也是水泥路,無論下雨下雪都能走車,一個電話孩子就回來了,相當友善,是個很适合老年人要老的好地方,是以無論4個孩子誰來勸說大爺老兩口始終不願意離開。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說了一會話大爺起身從廚房裡端出一篦子金黃色的餅子送給我們品嘗,看到大家再三推謝,他介紹說這是山裡才有的地方特色美食,是用去年秋天采摘,存放了一冬天的紅柿制作的柿子馍,吃着軟甜可口,柿香濃郁,讓你們吃一口一輩子忘不了。其實這個柿子做馍是個傳統美食,從前的人好吃好喝很少,大家就變着法的制作美食,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反而很懷念從前的生活,品品柿子馍也是一種生活的回憶。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車庫

大爺家的主房有兩間,按照當地人的習慣建在了小院的北邊,南方則是兩小間的簡易棚,裡邊放着一輛電動三輪車還有一輛山地車,他介紹說山路硬化交通友善,我出行自然很暢通,煩悶時候就用電三輪拉上老伴去5裡外的小鎮轉轉,趕集上會看看老朋友,一個人出行就是孫子送給我的山地車,既能鍛煉還能遊玩,騎行在田林間,放松心情,山溝裡還有一個大水庫,能夠垂釣,隔上幾天我都要下去釣魚,自己能改善生活還能打發時間,吃不了就送給村民做好事。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奶奶和過村民聊天

和鮑大爺聊天的時候奶奶一個人出去了,走出小院子我們才看到了她,大爺介紹說老伴也是山東人,他18歲那年已經在山西這邊參加了煤礦工作,為了好找媳婦就回了一次山東老家,那邊親戚很多就介紹了個媳婦,娶回到了這邊,老伴性格很好,人也賢惠,兩人感情也極深,過了一輩子紅臉的時候都是有次數的,現在一起到老就是幸福。

奶奶人很好,隻是耳朵有點笨,身體還是很健康,我們看到她拿着鐵叉不停地整理路邊的雜物,原來這條通往山溝水庫的水泥路也是村民下地的道路,經常會有人駕駛三輪車經過,把道路打掃幹淨才會有安全保障。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改造中的黃土溝

小院子的東邊就是三十多米深的大溝,老院子那個地坑院依崖而建,雖說大爺早已不在下邊住人,可是依舊保留完整,現在裡邊種菜養雞養鵝,黃土大溝去年已經給改造成了梯田,大爺說這是運城市一個大老闆投資改造的,要在這裡開發現代農業,面積很大有500多畝,将來建好他家就成了好地方,看來自家這塊風水寶地還是有人慧眼識寶的。

7旬老人住懸崖小屋40年,種1畝蘋果養2隻羊,自言神仙光景

小院子北邊是一個大大的麥場,這是地坑院子上邊的面積,按照當地人的習慣可以作為麥場來使用,一來可以友善碾場收麥子,二來還能加強地坑窯洞。包大爺和老伴住在這黃土崖邊的小院裡,過着自由自在的慢生活,自得其樂,他說蝸居要遠比城裡高樓大廈好過千倍,生活品質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最高的境界就是活出好心情,他認為自己就活出一份好心情,自比神仙光景。各位您怎麼看?【想看到更多的百姓的故事請點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