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作者:露水早讀

巾帼不讓須眉,女子未必不如男。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前期對女子的生活和行為多有限制,但依舊有很多女子掙脫封建的桎梏,加入到革命中去。她們像男兒一樣為了黨的建設四處遊走,她們亦不怕犧牲,是女中豪傑。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1975年,一位下地幹活的農民在開墾土地的時候挖到一具帶着手铐的屍骸,他馬上意識到這裡可能是渣滓洞,立馬跑到警察局報案。政府對這件事相當重視,派人過去核查,因為這裡位于歌樂山,是國民黨關押我黨人員的地方。

剛開始隻能确定是一具女屍,生前慘遭迫害,身份無法确定。為了調查清楚這位烈士到底是誰,專門請來專家進行骨科鑒定,最後結合記載的資料确定這位是楊漢秀烈士。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楊漢秀出生在一個富人家,父親楊懋修是當地的大地主,而她的大伯楊森則是重慶市的市長,大軍閥。楊漢秀作為家中的嫡女自是備受寵愛,她的父母也一心将她培養成大家閨秀,但她受夠了索然無味的生活,她覺得在家中的自己隻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肉體。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有一次她偷偷跑出來,看到的卻是百姓生活困苦,各處都有哀嚎聲,那一次她對軍閥産生了痛恨。等她回到家中就向父母表明自己要去上學,在她的百般請求之下,她的父母才将她送到學校。

在學校楊漢秀學到很多新事物,接受到新思想,她還參與到學生起義當中,大聲呼喊,那一刻她才是鮮活的。但她的父母和大伯自然不支援她這樣做,就從學校将她抓回來關在家中。此時她的年齡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早就訂好的娃娃親也是時候履行。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但楊漢秀對家裡的包辦婚姻極其不滿,而且她已經和共産黨員楊緻和相知相愛,絕不可嫁與他人。在她的哀求之下,她的父母還是将她放出去,畢竟楊漢秀也是他們疼愛的女兒。自那之後楊漢秀就和趙緻和一起奔赴上海,此間楊漢秀為他生了一兒一女,家庭圓滿。

在盧溝橋事變爆發之際,夫妻二人打算參與到前線,但趙緻和卻突發疾病不治身亡,楊漢秀陷入到悲痛之中。但為了革命她還是将痛楚壓回心底,自己一人帶着孩子回到老家,将孩子托付給父母,又獨自一人參與革命。

就在這時,楊漢秀的老師現身為她講八路軍的理念,給她指了一條明路。之後楊漢秀就改名為吳銘投奔到延安的八路軍,她改這個名字就是不希望再與楊家有任何關聯。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在抗日戰争結束之後,楊漢秀就主動回到楊家搶奪自己的家産之後全部投入到共産黨的建設中,私下裡偷偷地購買槍支彈藥。但她一回到楊家就引起國民黨的注意,一直有人盯着她,直到有人叛變,楊漢秀被人指控,才派人抓她。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楊漢秀被關進監獄裡并沒有受到傷害,畢竟她還是楊森的侄女,看守所的人員對她好言相勸,她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意。之後楊森擔保之下才被放出來,但楊漢秀依舊利用身份之便替共産黨買槍支。

當楊漢秀再一次被抓之後,沒有人再顧忌她的身份,對她嚴刑拷打,仍然沒有逼問出任何共産黨的消息。這一次也是楊森出面讓她保外就醫,楊森覺得自己的外甥女肯定會被自己感化的,其實不然。

她出身軍閥家庭,卻投身革命,被大伯秘密處決,26年後才發現遺骸

結語:等到楊漢秀恢複之後又開始聯系同志,秘密執行上級給自己的任務。可就在重慶解放前夕,重慶失火,主謀就有楊森。這一次楊漢秀直接現身說楊森是反動派,堅決反對他的行動。這一做法徹底惹怒楊森,不再顧忌親情,讓人将她秘密殺害,扔到歌樂山。

棄暗投明的楊漢秀就這樣死于大伯之手,她的光輝事迹我們應當一直銘記,身為女子卻敢于和大家族反抗,我們要讓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在奮鬥,而是和萬萬千千的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