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賣“茶頭”,是在某寶上,便宜得很,八塊錢一斤,還買二送一,當時不知“茶頭”為何物,想當然的認為,既然是“頭”,必是極好的。況且十六塊錢買三斤,就是樹葉子也虧不到哪裡去,于是下單。貨到打開包裝後,才明白此“頭”非彼“頭”也,這種茶的主料是大茶梗,夾雜着幾片大葉子,乃茶中之最粗劣者。

早年學《語言學概論》,隻知道在漢語裡,有時候,“頭”與“屁股”是一個意思,比如“煙頭”和“煙屁股”是一個東東;有時候“勝”和“敗”是一個意思,比如“中國隊大勝美國隊”與“中國隊大敗美國隊”的意思,都是中國隊赢了。沒想到,今天又收獲了一個注解,“頭”和“尾”一個意思,當然也可以當“屁股”講,“茶頭”就是做茶剩的下腳料,實際上就是“茶尾”“茶屁股”。
看到這貨的時候,心理上的落差還是比較大的,但買都買來了,硬着頭皮嘗嘗呗,洗茶洗了好幾遍,怕這“茶頭”不幹淨,氣味随水蒸汽飄蕩在空中,撲鼻而來的居然有超乎想象的“茶香”。滿上一杯,細品,有從未體驗過的味道,與幾百、上千的茶葉不同,裡面少了那種做作的香氣,入口是濃烈的原始的鄉野味道,瞬間便沁滿了整個胸腔。“物賤無僞”,意思是東西便宜了,超出了造假的利潤,成本太高,得不償失,造假的人便不再去造假。忽然間明白了過去老父親為什麼隻喝一塊錢一瓶的當地白酒,隻抽幾毛錢一盒的便宜煙,老人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便宜,假的東西少。”原來認為是為節儉圖便宜找借口,沒想到這裡面還蘊藏着“大羹無和”的人生智慧啊。
以此悟到,“茶頭”乃真茶也!雖為下腳料,但未經揉搓炮制添加香料,出自天然,暗合了“無用之用”之妙,恰能保其品質之真;因未經篩選炮制等多道工序,故而人工費用、添加劑費用、包裝費用、請大師做廣告的費用皆可省去,本應當作垃圾扔掉的廢物,給錢既賣,也算是廢物利用,讓人放心的是,沒有那個傻瓜會為此“垃圾”去造假,故“茶頭”能以真面目示人,得茶之原味真味也。
似我等芸芸衆生,普羅大衆,有喝茶之習,卻囊中羞澀,實無消受高價茶之實力,價位不上不下的更難保其真,故求其最賤者,價最低,卻最能得茶之真之醇者。即如與人交往,有認衣服不認人者,有認人不認真人者,故影視劇中常有化妝混入敵方者,亦有化妝混入我方者,直播間中更如過江之鲫,比比皆是。化妝即包裝,隻為掩蓋其真面目,讓人真假難辨、誤認錯判而已。
其間有化妝以示弱者,所謂“自賤人不欺”,動物界中有以裝死示弱以逃避天敵者,影視劇中亦多有化妝成出殡以糊弄敵人者,有化妝成收大糞、傳染病者以蒙混過關者。欲自強而故示弱,此種“自污自賤,以求自保、圖再起”的方法,曆史上亦多有人用之,如商朝箕子,裝瘋避禍;春秋勾踐,嘗便裝忠;戰國孫膑,吃屎裝瘋;西漢蕭何,借貪自污。至于文學作品中,宋朝的濟公、曹雪芹筆下的瘋僧跛道,更是裝瘋賣傻,遊戲人間,教化世人;更有孫叔敖之為子孫謀的人生三件寶,“醜妻薄地破棉襖”,“井泥無食,舊井無禽”,以至低至賤而人不食,以荒野廢井而鳥都不去拉屎,即便子孫沒有多大學事,也會因無人惦記侵奪而得長久安甯,保其人身财産無虞,全其自然之性,終其天年。
有真弱以示弱者,唐朝元結守城,以“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而一城百姓得以保全;東坡煮肉,以“黃州肉價賤如泥”而獨得美味;即如民間亦有“嬌兒不起好名”,以狗剩子、狗蠅子等命名以求長命的,亦所常見。然世亦多有化妝以示強者、美者,動物界多以色彩、聲音、硬撐等方式示強,而人世間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者,明朝的劉伯溫已論之甚詳,而其亦如動辄天價、實則粗劣的茶葉。
有一同僚,退休後與村内老農閑聊,皆對城裡人喝瓶裝酒抽過濾嘴煙羨慕不已,同僚對他們說:“那些成棒子(酒瓶,俗稱“棒子”)的酒有什麼好喝的,涼淡巴咕的,還不如咱們地瓜幹子零酒好喝;那些過濾嘴的煙也沒有勁,不如咱們的旱煙好抽過瘾。”老友們以此話為證,找回了滿滿的自信,老同僚在老友們中間也更受歡迎。此正與茶頭之真之賤相發明,亦飲“茶頭”之類也;但話又說回來了,有錢誰不願意買貴的買好的享受,此亦為喝不起天價茶者以解嘲也。
壹點号 悠然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