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最近,汪洋又在直播間裡聊拍攝《馬三立》的往事。在這部18集的電視劇裡,汪洋扮演相聲泰鬥馬三立。這是中國第一部反映相聲藝人的電視劇。這部戲能拍成,汪洋得感謝兩個人,其中之一就是郭德綱的幹爹廉春明。

01

在《恭喜你 學會了和生活開玩笑》一書裡,廉春明寫道:“起初,汪洋喜歡馬三立的相聲,也是一個馬三立的模仿者,後來汪洋與天津劇作家桂雨晴搞了一個《馬三立》的電視劇本,汪洋一直運作這個戲。他想演馬三立,本子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婆家。”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坐C位的就是廉春明(前排右三)

其實,最早張羅拍攝這部戲的是天津電視台和北京某影視廣告公司,片名暫定為《馬三立别傳》,由張國立擔任導演。誰知立項後,資金出了問題,擱淺了。該劇由桂雨清和李治邦根據劉連群的同名紀實文學作品改編而成。這裡蕭陶多說一句。桂雨清是天津電影制片廠的編劇,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50歲。

馬三立最初是反對拍這部戲的。聽說汪洋要斥巨資拍攝,馬三立覺得不可思議,一度誤以為有人要打着他的旗号招搖撞騙,于是登報發聲明,稱“《馬三立》劇組任何詐騙行為與我無關,不得到我本人同意,任何個人和機關不得拍攝我的生平電視劇”。

據汪洋說,後來他取得了馬老的諒解,并承諾拍完之後不再靠模仿馬老掙錢,才從馬家獲得拍攝許可,并支付了相應的費用。不過,馬家要求在兩年内開機,否則協定廢棄。汪洋便在北京四處找人,可誰都不看好這部戲。眼看大限快要到了,可汪洋還沒找到婆家呢。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于謙(右)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是《馬三立》

廉春明在書裡寫道:“一天,通過聊天汪洋知道我和天津電視台電視劇中心主任姜申是朋友,就請我和姜申聯系,看看能不能讓他們把《馬三立》這個戲給拍了。”

廉春明跟姜申私交不錯。姜申曾在《天津演唱》雜志社擔任過曲藝、相聲編輯。在書裡,廉春明說過這麼一件事:

“姜申父親年紀大了,那會兒需要一個瓦斯罐。管這個的非要讓姜申幫助他在《天津演唱》發表一篇相聲。為了孝敬父親又要保品質,姜申委托我給寫一段。我看他有一片孝心,毫不推辭就答應了。不就給老爺子弄一個瓦斯罐嗎?我管。我給姜申寫了一段,起名叫《在數字裡生活》,發表在《天津演唱》上,當然不是署我的名字。”

于是,廉春明當着汪洋的面給姜申打電話,試圖說服姜申,姜申答應見汪洋一面。後來,這部戲的導演就換成了姜申。馬三立對姜申并不陌生。在《天津演唱》任職期間,姜申整理發表過馬三立的相聲作品,還參與組織過馬三立複出的首次演出。姜申申請加入天津市曲藝家協會時,馬三立投了贊成票。由姜申來拍《馬三立》,馬三立放心。姜申又安排馬三立的小兒子馬志良擔任副導演,馬三立就更放心了。客觀地說,這部戲能拍成,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就包括姜申和廉春明。

當然,廉春明跟汪洋的關系也非同一般,否則廉春明也不會幫汪洋。跟郭德綱打名譽權官司時,有人說汪洋也是廉春明的幹兒子。廉春明在書裡回應說:“其實不是,隻是疑似幹兒子。汪洋另有幹爹,确切地講他是著名相聲演員于世猷的幹兒子。汪洋剛從天津到北京當北漂的時候,我和白雲海幫助過他。汪洋非常感激我們倆,就跟旁人說他在北京有兩個爸爸,一個是我,一個就是白雲海。”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蕭陶翻拍于廉春明自傳

02

白雲海是廉春明的搭檔,他倆的組合叫做“白蓮”組合。廉春明是北京曲藝團創作員,白雲海是煤炭文工團創作員。兩人合作寫獨幕喜劇搞晚會,白雲海還寫歌詞。《馬三立》主題歌的詞作者就是白雲海。

說什麼撂地的肚雜貨鋪

仰天長笑也當哭

說學逗唱催人老

當鋪裡的青春誰去贖

這幾句歌詞看似信手拈來,卻反映出過去相聲藝人的艱辛。據說李娜在錄這首歌時被歌詞所打動,哭得死去活來。

說回到“白蓮”組合。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56度工作室。之是以叫這名,是因為廉春明和白雲海都愛喝酒。這二位的酒瘾有多大,蕭陶這裡舉兩個例子。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相識之後,廉春明和白雲海第一次喝酒,雙方都有互探對方酒量的意思。他倆一邊喝酒一邊聊,喝的是啤酒,聊的是創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聊完,也都醉了。兩人打了個平手。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有一回,廉春明去央視排節目,一腳踩空掉到樂池裡,白雲海急忙把廉春明送到積水潭醫院救治。候診時,白雲海去外面的小賣部買了一瓶二鍋頭。回來後,他對廉春明說,酒能舒筋活血。說完,兩人就在醫院的走廊上喝上了。

都說小酒怡情,大酒傷身。白雲海楞是把自己喝死了,死的時候才66歲。廉春明也曾因為喝酒而去過醫院。大夫對廉春明說:“你不要再喝藥酒了。”廉春明問大夫:“那我喝什麼?”大夫說:“喝藥!”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方清平跟付強一起上電視訪談節目

廉春明跟白雲海合作四年多,他倆散夥不是因為分錢不均,而是因為廉春明想搞電視劇,而白雲海想繼續搞晚會。有能耐的人從來就不缺好幫手。此後,廉春明又有過幾位合作者,其中就包括方清平。方清平跟随廉春明學習創作,他倆一起寫過《小房東》《閑人馬大姐》等電視劇。廉春明是海青,沒有師承,不能收徒,就收方清平為義子,合着方清平才是郭德綱的幹兄弟。

03

方清平也愛喝酒,尤其愛喝二鍋頭,酒量驚人。付強曾跟方清平搭檔,他倆都是李金鬥的徒弟。據付強說,有一年他倆出去演出,為避人耳目方清平把二鍋頭倒進大号的雪碧瓶裡,演出7天,方清平喝了7天。後來方清平也把自己喝進了醫院,這才開始戒酒,但據說一直在戒酒的路上。

很多人都認為喝酒對身體有益,朱時茂還拍過一部電影《戒煙不戒酒》。其實,喝酒過量後患無窮。相聲界就有人喝酒把眼睛喝瞎,把嘴喝歪,喝中風,甚至喝死。于世猷死于酒精中毒,師勝傑、馬志存的死也都跟長期喝大酒有關。洛桑和牛振華就更慘,都死于醉駕。

這些相聲名家的死都跟喝酒有關 要能跟馬三立一樣自律 悲劇不會發生

2012年相聲演員劉惠醉駕被查

至于何為喝酒過量,專家給出了量化名額,高度白酒不超過二兩半,啤酒不超過三瓶,黃酒不超過一斤半。這種量化名額其實并不科學,喝酒過不過量應該因人而異,而不應該有統一的标準。

馬三立也喝酒。他給自己定的量是一盅。馬景雯是馬三立的三女。在《我和爸爸馬三立》一書裡,她寫道:“爸爸謹遵飲酒‘少量有益,酗酒傷身’的名言,平時不喝酒。或過力受寒或心喜心煩就喝上一盅。既不過量也不可能成瘾。爸爸說一輩子大小場合從來沒有過醉酒失态、更無貪杯誤事。”

蕭陶記得馬三立跟王鳳山合說過一段對口相聲《酒不過量》,裡面逗哏有一句台詞:“酒不過量,氣死人參”。馬三立活到89歲,自律應該是他長壽的秘訣之一。

如果都能像馬三立一樣自律,白雲海、于世猷、師勝傑等人的悲劇就不會發生。師勝傑去世後,他的結發妻子宋豔直言,她最懊悔的就是沒有逼迫師勝傑戒酒。

結束語

結束語其實蕭陶已經寫完了,下面算返場小段吧。馬三立說過一段單口《老頭醉酒》,蕭陶就來說一說這段單口的故事梗概。

有個老頭,兒孫滿堂,但老伴去世了。老頭過生日,孩子們都回來給他祝壽,老頭多喝了幾杯。幾杯下肚,老頭覺得不對勁,借口上廁所,就在廁所裡吐了。吐完後,他不想掃大家的興便回自己房間歇息。

見老頭一直沒回來,兒子就去廁所找,沒人,才發現老頭正躺在床上呢。老頭閉着眼不說話,姑爺就開車送老嶽父去醫院。

急診科的大夫拿起手電筒,扒開老頭的眼皮看眼底,然後說,回去吧。閨女問,拿什麼藥呀?大夫說,甭拿了,回去吧,不行了。閨女頓時就哭了起來,邊哭邊問,這是怎麼了?大夫說,眼底一點反應都沒有,眼睛凝固了。這時,兒子對大夫說,我爸爸有一隻假眼。

(蕭陶原創。圖檔來源于網絡,注明的除外。嚴禁轉載,盜用者必受追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