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作者:知鑒明史

毛主席是大陸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毛主席的思想也是中國思想史中耀眼的文化瑰寶,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财富。

毛主席思想中展現客觀,實踐,發展,統一,沖突,聯系等一系列理論,一直指導着中國共産主義事業的建設。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毛主席

高瞻遠矚,首次提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理論

大革命失敗以後,國民黨公然背叛,中國共産黨上下成員全都籠罩在白色恐怖當中。面臨國民黨軍隊大肆搜刮逮捕共産黨員,廣大勞動群衆深受荼毒的局面,毛主席最先看到事态發展的本質:勞工階級手裡沒有政權。

若想取得戰争的勝利,隻有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中國人民才有話語權。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圖檔源于網絡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武漢召開緊急會議,這次會議除了總結革命失敗的原因以外,毛主席首次提出了“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實踐理論。毛主席高瞻遠矚,準确意識到無産階級隻有自己掌握武裝力量,才能帶領中國群衆走出困境。

在影片《建國大業》中,毛主席在與張瀾的談話中這樣說道:“說句誅心之論,若不是我們手上有幾十萬杆破槍,老蔣願意坐下來跟我們談麼?”可見政權武裝如毛主席預想的一樣,是中共有資格說話的先決條件。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後來中國共産黨在毛主席這個思想的帶領下,組織武裝鬥争,打土豪,分田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最後一步步戰勝敵人。即便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人民迎來了嶄新的生活,“槍杆子裡面出政權”仍然為今天中國的和平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毛主席的遠見眼光,不僅表現在大革命時期,在抗戰期間,也同樣閃耀着光輝。抗戰期間,毛主席多次發表前瞻性理論文章,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持久戰》等。他總是能事前看透事物的本質,提前知曉事态的發展,好多理論成果就是放到今天,也不過時。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唇亡齒寒,援朝解除領土安全問題

1950年,北韓内戰爆發,随着戰争态勢的不斷深入,美聯軍的幹涉插手,北韓上司人帶領的北北韓軍隊直接退敗到三八線以北,嚴重威脅到了中國的領土安全。

8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探讨北韓内戰問題,毛主席在會上就表明态度:“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提防美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在适當的時候,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兵北韓”。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與會者展開了激烈的讨論,有人提出了異議:

第一,美國并沒有直接出兵侵犯大陸領土,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先出兵赴朝,局面就很被動。

第二,我們剛剛建國,社會主義政權根基還沒有穩固,全國工農業發展百廢待興。同時國民黨反動派特務,間諜,土匪等一切叛亂都沒有肅清。當務之急,是我們更應該休養生息,恢複國力,而不是貿然出頭,得罪美國。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與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相差太遠,特别是二戰期間,美國首次将原子彈這種新型武器用在了作戰中,如果美國再次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那給中國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

毛主席針對以上三點疑問一一做了答複,他認為,正是因為美國現在還沒有侵犯到大陸領土,是以我們才有機會搶先一步,北韓是大陸的門戶,戶破堂危。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如果美國突破了北韓,将來從越南,台灣,北韓三個方向同時出兵,互成犄角之勢,那我們将極其被動。是以援助北韓也是為了新中國将來能有一個更加穩定的生存環境。

從後來的态勢發展看來,毛主席的論斷是正确的。他的先見之明為中國換來了幾十年的穩定發展。

至于最後一點,一些人擔心美國的原子彈問題,毛主席也微微一笑,坦然處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着你打,最後打敗你。”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果然,在這次會議結束的一個月以後,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警告,多次侵犯中國領空,挑釁大陸領土主權。

1950年10月,中國志願軍整裝待發,奔赴北韓,捍衛國家主權完整。

抗美援朝戰争持續了3年,中朝聯軍最終克服萬難,在雙方實力相差十分懸殊的情況下,取得了戰争的勝利。抗美援朝運動更進一步說明了毛主席的判斷:啥硬也不如自己的拳頭硬,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毛主席在多次會議當中強調過此觀點,隻有自己強,才能站得住腳。新中國成立之初,大陸面臨内外憂患的局面,使得中國的發展步履維艱。

一方面大陸持續了幾十年的戰争剛剛結束,正處于岌岌可危的虛弱局面,人民生活物資匮乏,條件艱苦,即使人民有了穩定的生産條件,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漸恢複。

另一方面,國際社會對共産主義的包圍和孤立,使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十分低下,幾乎沒有發言權。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在這樣的條件下,原本應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産建設和經濟恢複上面來,可是毛主席再一次顯露出獨到的眼光---我們要搞核武器。

“驚世一爆,炸得雲開見月明”

1945年,美國向廣島和長崎相繼投放兩顆原子彈,舉世震驚,一方面人們歡呼反法西斯戰争勝利的到來指日可待,另一方面,人們震驚于原子彈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這一炸,也讓大陸的上司人深刻體會到了掌握先進武器的重要性。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毛主席在了解了事情經過以後,表面上不動聲色,并鼓舞大家說道:“我們不要被美帝國主義的嚣張氣焰吓到,原子彈的威力不過如此,而且報道很有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嘛。”

可話是這樣說,但是這其實是主席在給大家吃定心丸,他内心深刻意識到,我們要想在國際社會上赢得一席之地,必須搞核武器。即使經濟再難,也要搞出來。

不久之後,毛主席應斯大林之邀,去了一趟蘇聯,在蘇聯參觀的過程中,斯大林陪同毛主席一起觀看了原子彈爆炸的紀錄片,看到以後,更堅定了主席要研發原子彈的決心。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毛主席回國後,一直在籌劃此事,但是苦于當時的社會條件,既沒有經濟支撐,又沒有科技經驗,是以整個原子彈研發幾乎毫無進展。

1954年,赫魯曉夫代表團通路中國,參加新中國成立5周年慶典,毛主席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契機,于是他當面向赫魯曉夫提出了中國需要研究核武器的要求。

在一番交談以後,赫魯曉夫當即表示反對,而他反對的理由也是國内大部分反對者内心的真實呼聲。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認為:一方面,中國目前的情況不适合将大量人力物力放在軍事建設上,在他看來,這是“勞民傷财”之舉,原子彈的研發和制造還在其次,光一個儲存,就非常的消耗财力,他覺得中國沒必要這樣大費周章的做無用功。

另一方面,鑒于中蘇的友好關系,雙方早有成文條約,一旦其中一方遭到侵略,另一方要給予全力以赴的支援,這種情況表明,隻要中蘇當中有一個國家有核武器就足夠了。

毛主席此時内心是清楚的,所謂的中蘇友好關系的前提是“友好”,是因為“友好”雙方才能維持目前的關系,而如果有一天中蘇不再友好了呢?國際關系社會當中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利益,别人有不如自己有。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而且毛主席還意識到,中蘇之是以能維持目前的友好關系,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在日益強大,如果有朝一日中國被蘇聯遠遠地甩在後面,那兩國的關系很可能破裂。

1955年,中共中央正式下發決定:發展原子能事業,研究原子彈。而此時毛主席也勸服了赫魯曉夫,讓他同意援助中國的原子彈研究。當然,毛主席是有先見之明的,在研究之初就制定了方針思路:“以我們自主研發為主,以蘇聯的外援支援為輔”。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事實證明,毛主席的決策是對的,1958年,中蘇關系破裂,蘇聯科學家帶走了所有原子能研究的相關圖紙和材料,盡管蘇聯的行為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影響,但是中國人民仍然克服萬難,最終于1964年成功實驗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這一聲巨響,炸開了籠罩在中國人民頭頂的層層陰霾,炸開了世界第三國家人民的心扉,也撼動了美蘇等國家在世界範圍内的核壟斷。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從此西方列強再也不敢小觑中國,美國也不敢輕視這個曾經給他以沉重打擊的東方強國。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關系開始緩和,這一時期,中蘇關系也逐漸冰釋,大陸所有這一切主動局面的到來,都跟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密不可分,正如毛主席說的一樣:啥硬都不如自己的拳頭硬。

隻有自己變得有實力,才有更多的機會在世界上立足和發言。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北韓戰争的重要性與烏俄局勢的重要性如出一轍

最近看過電影《長津湖》的觀衆,心中一定有所感慨,戰争到底給人類帶來了什麼?為了争奪寸土門戶,死這麼多人到底值不值得?

我們來看今天的烏俄局勢就知道了。可以說今天蘇俄局勢的演變,更加直接地印證了毛主席提出的這一理論。如果不搶先掌握主動,将來就會變得被動。

可以說今天的烏俄局勢,就恰似當年的中朝局勢。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澤連斯基(右)

烏克蘭這個國家,之前作為蘇聯共和體成員之一,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才從蘇聯下逃出升天,自立門戶。

但是從曆史淵源上來看,烏克蘭和俄羅斯始終有着不可分割的糾葛。

烏克蘭與俄羅斯分道揚镳以後,雙方對黑海戰隊的處理态度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因為烏克蘭南部緊鄰黑海,如果俄羅斯将艦隊駐紮在這個區域,那會直接影響烏克蘭的國土安全。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可是從俄羅斯的角度看,如果不在此處建立強大的軍事基地,那就意味着放棄對黑海的控制權,所謂的控制黑海,其實是更好的跟歐盟共和體分庭抗禮罷了。

是以說烏克蘭對于俄羅斯來講,正像當年的北韓之于中國,烏是俄羅斯面對西方的“門戶”。

如果這個“門戶”跟自己一條心倒也罷了,可是烏俄之間的嫌隙由來已久,烏克蘭頻頻向西歐示好,又長袖善舞的搭讪美國。對于俄羅斯來講,烏克蘭這個“門戶”随時有叛變的風險。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一旦烏克蘭叛變,那對于俄羅斯來說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在自己家大門口建了戰場,會直接波及本土的安全。

我們再來看一下北約近年來的發展趨勢:1996年開始,北約研究了向東擴進的報告,1999年波蘭,捷克加入,2004年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相繼加入,2013年黑山加入......

盡管北約一再對俄承諾,不會向東擴張,可是事實表明,這隻是歐盟的掩飾之辭罷了,西歐共和體和俄羅斯的聯合體的交叉點,就在烏克蘭。烏克蘭必定是北約東進的最後一站。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是以,這裡我們就應該明白為什麼俄羅斯要先下手掌握主動,因為普京如今面臨的局勢,跟70年前,跟主席面臨的局面如出一轍。

俄羅斯如今的做法,再一次印證了毛主席當年的高瞻遠矚。又一次顯現了“自己拳頭硬”的重要性,還有目光放遠,掌握主動權的必要性。

在世界強國屹立之林,已經有中國的一隅之地了,近年來,我們國家不斷貫徹“兩彈精神”,悉心研發航空航天技術,在科技和軍事領域求突破,謀發展。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

一路走來,雖然遭遇了不少艱難險阻,但是中國人民不畏犧牲,勇于向前的精神,永遠支撐着我們的繼續前行。

曆史的經驗教育告訴我們:落後是要挨打的,隻有不斷提高大陸的綜合實力,才能使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70年前中朝局勢,恰似今日的烏俄局勢,毛主席的判斷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