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間》電視劇裡的周蓉與原著裡有些差別,原著裡的周蓉也是不辭而别,隻給母親和秉昆留下一封信,也是讓蔡曉光三天後去家裡解釋。
周蓉不論是在原著裡還是電視劇裡,都是比較自我的女性,她積極努力上進,我們都看到了,但她的自私冷漠無情,我們也都體會到了。
電視劇加了一些溫暖的元素,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周家父母對這個女兒的寵愛和呵護。周蓉在火車站送别父親時,那兩個吻,真正地“算計”了周志剛一輩子。
周蓉知道自己要獨自去貴州,追随自己的信仰,也是她唯一的追求,愛馮化成,愛他的詩歌,愛他的才華。
她明知道父母會失望,會傷心,更會不了解她的叛逆,可她毅然決然地這樣做了。她在父親遠行工作前,用兩個吻讓周志剛寵愛她一生。
送别
周家三個子女,在那個年代,家裡隻能留一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大多會留下最小的孩子,周家父母卻決定留下女兒周蓉。
因為高中畢業的周蓉,不僅是個才女,還是光字片最為出衆的女孩子,是很多男孩子心中的女神,其中就有某技校造反頭目蔡曉光,他是周蓉的高中同學,父親是高官。
周家人一直以為他和周蓉在戀愛,也就沒有多說什麼,相當于默許了。
周父把全家照每人發一張,還說也許是最後一張了,因為他要去重慶工作,秉義要去兵團,而小兒子還不知道去哪裡下鄉,再相聚就太難了。
火車站感人的那一幕,不是父母送秉義,而是周蓉對遠去工作的父親的兩個吻。說實話,第一遍看的時候,我感動得流淚了。
憶起當年老爸去野外小隊施工的情景,一走半年甚至一年,每每那個時候,内心都特别舍不得,也想擁抱一下父親,可還是做不到的。
再刷第二遍的時候,我看到周蓉精明的親吻父親的臉頰,還告訴父親,一個是母親的,一個是她的,真的是别有用心。她希望自己這兩個吻,能夠抵消她日後的不孝。
不辭而别
周蓉從初二就喜歡北京詩人馮化成的詩詞,還特意去了一趟北京相見,用蔡曉光的話說,周蓉對馮化成是一見鐘情,自己隻不過是周蓉假裝的男朋友,隻為她檔身邊的追求者。
周蓉對馮化成從崇拜到愛慕,為了心中的愛情,也是她的信仰,她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跟父母不辭而别,也不管周母為她哭壞了眼睛,周父為她責怪周母,踹了秉昆。
崇拜是愛情的基礎。當秉昆告訴周蓉,父母為她的不辭而别生氣時,她寫信給秉義求支援,她說,當下,愛情是她唯一的信仰,希望秉義支援她。
周家父母跟這個叛逆女兒生氣,好幾年都不理她,可哪有父母能夠拗過子女的呢?尤其是周父,每每想起那兩個離别的吻,她早就原諒了周蓉,這個他一生最愛的女兒。
幾年後周父看望周蓉
周父在幾年後,到貴州支援大三線,知道自己貴州的機關離周蓉不遠,就想着去看望自己這個叛逆的女兒,不僅是心疼,更多的寵愛。
周父心疼周蓉的胃不好,省吃儉用的為周蓉帶了20斤白面,幾塊香皂,還有幾雙膠鞋,跟農家老鄉手裡買了臘肉,搭便車,走山路,一路跋山涉水去看望自己幾年沒有見過面的女兒。
當周父看到周蓉的時候,她跪下了,為自己的任性和叛逆帶給父母的傷害。但她卻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對的,如果父母不原諒自己,或者怕馮化成帶給家人不好的影響。
周蓉願意為了馮化成跟父母家人劃清界限,周父卻無限感慨地跟周蓉說,雖然你這個女兒可以不要我們,但我這個做父親卻想要你這個女兒。
父母什麼時候都是愛自己的孩子,隻有狠心的子女,沒有狠心的父母,人世間裡的父母與子女間的感情,從來都是父母主動認輸。
周蓉大學畢業後離婚
周蓉因為馮化成被抓走後,她讓周志剛的徒弟郭城幫自己把女兒玥玥送到母親家,自己追随馮化成去了。
在等待馮化成出獄的時候,她為了心中的理想,繼續在貴州山村裡教學,自己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很快在恢複聯考後,以優異的成績,跟秉義都考到了北大。
當周蓉為了自己的學業,把女兒放在母親家,即使母親還在床上躺着,她也要去讀書,這讓很多人,感覺她的不孝,一心隻為自己,
當時周蓉違心地跟周母說,自己不讀研究所學生了,回家來陪伴父母,周父一臉嚴厲地說,北京好,讀書好,你安心地讀書,家裡有他呢?
其實呢?周蓉的安心讀書,不過是累着鄭娟,秉昆。在周父的眼裡,那是他們應該做的。尤其是馮化成的“養口體,養心智”的孝道,讓周父更加寵溺周蓉。
這也是當初周蓉那兩個吻,讓周父記得一輩子,自己的女兒最優秀,需要享受最好的生活,是以,周父才會說秉昆,即使沒有腦血栓後遺症的媽,不養周蓉的女兒,你也考不上大學。
周蓉畢業後回到吉春大學裡做了副教授,也沒有把女兒接回家,一直跟着父母,在周父的心裡,隻要自己的女兒過得好,他們可以幫女兒養孩子的。
周蓉用兩個吻,算計了周志剛一輩子,不論她在貴州深山,還是北京校園,甚至做了大學副教授,周父都對她寬容大度,包容她的一切。
馮化成出軌後,周蓉哭倒在蔡曉光的懷裡,周父看到那一幕,原諒了周蓉,卻給了馮化成一記耳光,他寵愛一生的女兒,怎能受如此的傷害。
周父臨走時的寬容
電視劇裡,周父病危的時候,周蓉在外地拍電影,坐飛機趕回家的。結果剛進家門,就對秉昆發火說,如果老爸有啥事,跟秉昆沒完。
雖然周父替秉昆解釋了,可心裡嘴上依然寵溺着周蓉。那夜,一家五口人躺在大炕上閑聊的時候,周父說周蓉帶給自己的都是驕傲,最後還對周蓉說謝謝,說她給自己長了臉面。
周蓉也是開心地接受了,這就是被寵愛的恃寵而驕,也是周蓉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後盾,因為她一直是周家最被寵愛的孩子。
周父到最後,也是和稀泥,沒有給秉昆最肯定的答案,但秉昆已經知道父母的心,知道自己做得好,子女的孝道盡到了,内心是安穩平和的。
周蓉用臨别時的兩個吻,算計了周父一生的寵愛,也讓自己有了獨自闖世界的勇氣和底氣。是以說,被父母寵愛長大的孩子,都會活得很好,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麼。
周父對自己的三個孩子都愛,但對于有出息的孩子,父母表現出來的愛,讓子女能夠感受到,而父母對沒有出息的孩子的愛,表現的是在争吵和别扭裡。
心理學家羅傑斯說:“真正的愛,是深深地了解和接納,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和要求的。"周家父母對周蓉就是這樣,才會讓她這一生過得精彩幸福。
作者:華貴禅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